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国学经典装点校园,营造文化育人的环境:国学经典进入课堂,打造文化育人课程平台;国学经典活动纷繁,检验文化育人的成果;国学经典凸显礼仪,提升文化育人的境界;国学经典亲子诵读,拓展文化育人的空间."五个方面阐释了南川隆化六小本着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寻求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逐步形成"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润泽人生"的学校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十年浩劫曾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受致命打击.近年来,西学在我们的社会又有渐成主流之势,在一些国人的眼中,传统国学文化无疑是"糟粕"、"落后"、"过时"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十年浩劫曾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受致命打击。近年来,西学在我们的社会又有渐成主流之势,在一些国人的眼中,传统国学文化无疑是“糟粕”、“落后”、“过时”的代名词。现在孩子越来越多地被一些非文化形式所吸引,如何突破以前强制教育方式,利用现实世界的诸多文化载体,利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贯穿传统国学文化教育,让一些国学文化精粹在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广博精微,它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入选初中教材的文言文皆是国学教育的经典,它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吴黎静 《领导文萃》2013,(20):15-17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整党、"三讲"、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持先进性"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改进作风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结历次活动的做法经验,可以为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历次活动都把学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解决群众观念这个"总开关"问题。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过:"一切问题,由文化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我国是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集权历史的国家,官本位文化沉  相似文献   

6.
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教育、研究与传承,历代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国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国学迅速升温,从高等学府到市井民间,从大学中的国学院延伸至中小学。匡正人心、教化青年是它们主要的办学指归。  相似文献   

7.
陈婕 《办公室业务》2022,(2):112-113
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践行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推动文明礼仪教育的吐故纳新,提升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效率。为了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应发挥教师示范作用,积极组织文明礼仪活动,开展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马飞  刘东梅 《经营管理者》2013,(7X):283-284
校园网络文化己融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日益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资源。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宗晓麟 《决策探索》2007,(13):89-90
民族音乐是我国文化之魂,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美育价值.2000年9月,沿着"全面发展,争创特色"的改革思路,郑州市二七区汉川街小学开始实施民乐艺术教育,以民乐教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形成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植于5000多年中国文明发展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最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员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干部教育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涵养治国理政之道、提升治国理政之术。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探析地方干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并基于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体现了深刻的“立德”情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价值导向,创造了话语环境。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存在着理论渗透不够、针对性不强、融入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坚持理论导向、突出中国特色、深化夯实文化根基、传承文化基因、营造良好氛围等措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学大热。《领导干部读经典》、《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之类的书籍纷纷出炉,甚至在中组部举行的部分国家部委干部培训中,有45%的干部在自主选学时选择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国学。那么,国学究竟是什么呢?目前学界尚无定论。单从字面上看,国学是指中国固有的学问,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相似文献   

13.
程广沛 《办公室业务》2021,(4):66-67,69
中国的教育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之一,建设新时代教育智库人才管理文化需要综合考虑新时代的时代背景、教育智库的专业属性和人才管理文化的文化特征。从实践上,立足思想文化、物质文化、特色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基本点,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深化新时代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精心选拔、重点培养和有序使用人才,构建四位一体、相对稳定的文化体系。通过思想引领、物质奠基、特色建功、制度保障,逐步形成新时代教育智库的特色人才文化。  相似文献   

14.
王丽英  刘慧 《经营管理者》2013,(31):245-245
探讨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的方法,这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入手,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开展世界观教育;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根据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容,开展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根据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道德观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在各地得到了蓬勃发展,读经诵经活动得到了广泛开展.从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并没有与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有效衔接,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国学资源也没有得到有效运用,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詹小洪 《领导文萃》2010,(20):15-31
<正>韩国与中国一样,同为深受儒教伦理影响的东方国家,有重视教育的传统。类似"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政策,在韩国比中国贯彻执行得更好。"学历是门面、是进入上流社会的通行证"等观念深入韩国国民的骨髓。  相似文献   

17.
浩如烟海的中国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成果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繁衍、进步、团结、统一的纽带,是我们重新崛起的力量源泉.国人都应该努力学习国学经典,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为建设国强民富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贵在从中挖掘出强国富民的要义.笔者以为,诸如国家治理要法治和德治并用、教育是强国富民的第一要务、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等等,是国学精华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优化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减少学生与社会对接的时间的有效教育模式。这种合作教育体现出"一核心、两空间、三层面"的基本特征。"一核心"是指教育以学生为核心,"两空间"是指学生接受教育的范围即学校空间和社会空间,"三层面"是指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共同参与。虽然会计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面临缺乏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不能满足产学研合作教育需求等困难,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展开、高校教学理念的转变、社会、政府力量的参与,会计专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思路会越来越清晰,效果会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称之为"国学"。"国学"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作为主干的重要部分是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深邃而旷达、精妙而通俗;其外延包括先秦诸子之学,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被称为"枝叶"的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武术、医学、建筑、民俗、菜肴等,如群星闪烁、熠熠生辉,都是"国学"的组成部分。儒学儒学作为国学的主干,两千多年来在政治、教育、处世等方面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许多名人名句早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具有优秀文化历史的大国,而这些先人所留下的历史文化是需要一代代青年人传承下来的。在学生的教育生涯中,学习语文知识就是对历史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教师需要了解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并且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基于此,本文从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阐述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以期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初中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是核心部分,主要对深挖传统文化意义、针对传统文化设计教学、将传统文化因素贯穿课堂、推荐传统文化的相关书籍四个具体策略进行了探索;第四部分是总结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