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
进入本世纪以来,伴随着越南女性的大量涌入,中越边境跨国婚姻日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对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从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的现状、跨国婚姻建立的基础、存在的问题、越南女性配偶的主动身份建构等方面,分别介绍近期的研究成果。随后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影响我国非农产业就业的三种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非农产业是拉动就业的主要部分,非农产业拉动就业可以划分为三种效应:增长效应、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种非农就业效应的分析,得出发展经济是促进就业的主要手段和改善就业结构促进就业的结论,并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扩展效率工资理论以更好地解释自然失业率,本文建立一个同时考虑到绝对工资、相对工资、失业率和监督成本等影响因素的、具有均衡解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工人对失业、工资和监督的重视程度等几个特征值为依托,显示了自然失业率的决定机制及实践含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人口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两个方面分析了人口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指出:维护生态平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努力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7.
人口流动使完整家庭分离为结构不完整的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其程度需要定量分析。本文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人口流动对家庭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我国家庭结构类型中核心家庭仍然占主体地位,近半数家庭是核心家庭;三代直系家庭和一对夫妇家庭所占比重比较接近,各占约五分之一;单人户和隔代家庭比重有所上升。人口流出即家庭成员的外出使得家庭结构类型向更小更简单的家庭结构类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人口红利的视角对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从劳动力市场、产业结构、专业设置、就业理念等不同层面揭示出产生就业难与用工荒的影响因素,提出社会层面要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国家层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学校层面进行专业调整、学生方面则要进行观念调整等多种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可有效解决就业难与用工荒的问题,而且还可因制度变革获得内涵式人口红利,实现社会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康建英 《西北人口》2009,30(3):41-44
通过人口普查资料重新构建了年龄别人力资本存量。利用28个省份1983—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年龄别人力资本对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人力资本对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存在着阈值效应.只有高存量的年龄别人力资本才会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Drake M 《Population studies》1966,20(2):175-196
Abstract Malthus visited Norway in 1799 and his impression of the country's demographic experience was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 of the second edition of his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He relied for the most part on non-statistical sources. This led him to exaggerate, e.g. the size of households, the number of unmarried farm servants and to miss important features, e.g. differences in marital age patterns, regional variations in fertility and nuptiality. The bias of his itinerary and of his main informants is also apparent. Statistical material not available to Malthus indicates that he was right to stress the late age at marriage in Norway but wrong to ignore the operation of the positive check. Mortality was frequently high in late eighteenth and early nineteenth-century Norway, much higher than Malthus ever realized. This destroys the symmetry, as well as the morality, of Malthus's exposition.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龄政策体系框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老龄问题是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各个领域的综合性问题。老龄政策是国家干预人口老龄化过程,调整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发展的矛盾而采取的公共政策的总和。中国老龄政策虽然有一定基础,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长期看,老龄政策的目标应全方位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各项准备,使整个国家平稳度过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平台期。为此,应该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老龄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养老、医疗等各种老龄制度安排以及其他操作性政策等方面构建中国老龄政策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2.
消费—环境研究和人口—环境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并给我们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很多启发。但是由于二者研究的背景不同,其研究框架和研究成果均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本文在考察消费—环境研究和人口—环境研究各自优势及其缺陷的基础上,梳理出二者融合的衔接点,提出把二者融合起来的理论框架及其研究重点,并找出其中具有杠杆意义的支点———消费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人口现代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合理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理论,对中国与德国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考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口现代化进程中德国人口的性别与年龄结构分别趋于合理与恶化,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相反,从而明确指出人口现代化具有正负两方面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首先对美国经济学家乔治·亨利等人的人口乐观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口越多越好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批评;最后,本文提出了自己的三个观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人口规模、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动量着手,建构了含24项具体评价指标的人口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运用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与聚类分析对2006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适用于人口竞争力整体评价,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数据转换方式的选择会影响精度.按照人口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分数,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聚为七类;人口竞争力呈现北强南弱、东优西劣的梯次格局.  相似文献   

17.
基于比较研究的上海人口规模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几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大城市规模表现出明显的扩张,根据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形势,学者们对特大城市上海未来的人口规模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采用比较研究的新视角,参照国际经验,以完全开放的系统观,分成几条线分别对上海的人口规模等进行研讨,然后再适当考虑约束条件,把这几条线加以整合,得出未来上海最大人口规模为2600万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
人力资源开发能有效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就业能力及其有效贡献,具有多重扩大效益型就业的积极机制。在当前我国企业冗员多、结构性失业和城乡潜在失业大量增加的关键时期,人力资源开发更是扩大效益就业和根本缓解这种双重压力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当前我国应采取倾斜性人力资源开发政策,重点提升人的就业能力、效率(效益)与敬业精神,扩大效益就业的规模与领域并以此促进"效益就业大国"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