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层改革与多元化发展,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流行音乐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近年来不仅仅得到社会各界及音乐教师的重视,并逐渐成为音乐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一般认为流行音乐进课堂只是流行歌曲的简单听赏,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不能从文化教学的角度准确审视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流行音乐进入课堂对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与素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阿卡贝拉是一种典型的无伴奏合唱声乐艺术表演形式,是从13、14世纪的意大利教会合唱组织发展衍生而来的一种声乐艺术。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音乐艺术也获得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音乐乐器上,同时还体现在音乐表演形式上。上世纪90年代,音乐进入了电声时代,阿卡贝拉作为一种新型的无伴奏合唱表演形式受到众多音乐艺术家的关注,这种声乐表演形式被陆续应用于流行音乐中,为流行音乐增添了许多新的生机活力与音乐元素。本文将对阿卡贝拉的产生与发展做详细的介绍,并列举了流行音乐中阿卡贝拉的常用音乐风格,最后对其在流行音乐中的价值做探讨。  相似文献   

3.
音乐治疗音乐曲目的选择和使用,对疏导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心理学和音乐学的交叉知识,尝试分析不同类型曲目和不同心理问题之间的联系,筛选适合作为青少年音乐治疗使用,疏导其不同负面情绪的音乐曲目。包括轻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校园民谣和中国民歌。此外,研究在不同音乐治疗方式、方法中选择使用音乐应注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戏曲音乐元素在流行歌曲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我国流行歌曲中融入戏曲音乐元素的现象很受听众的欢迎,让人耳目一新,当现代与传统、流行与古典激情碰撞,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得以丰富,流行音乐的意义深度更加提升,流行音乐也更加具有审美性和民族性,又显示了戏曲音乐艺术的精湛魅力。  相似文献   

5.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执著十灵感赐予了他成功的甘露,是鼓励十信任扬起了他希望的风帆,是职责十使命使他步入了另一座永恒追求殿堂。音乐之谜对有的人来说,也许听音乐只是一种消遣而已。然而对于酷爱音乐的卢强来说,音乐则是陪伴他走过这漫长人生旅途的不可缺少的“伴侣”。因此,当他1986年从美国留学归来时,为自己添置的唯一的“奢侈品”,就是音响和许多唱片。在众多的音乐中,卢强尤其偏爱古典音乐,虽然他并不反对流行音乐。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他总是喜欢让贝多芬的《命运》来提高自己的“土气”,激发和鼓励自己继续逆水行舟,…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行音乐在创作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民族音乐,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形式,这使得我国当代流行音乐在世界音乐领域中具有独特存在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中国流行音乐创作方法、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分析,阐述民族音乐为流行音乐创作带来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发展使得高校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推广,为高校音乐教育带来了一次机遇。受传统教学思想和社会流行音乐的影响,当前高校音乐教育需要更加积极、主动的顺应改革的潮流,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从而顺应现代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笔者简单分析了当前高校音乐教学情况,并提出几点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个体进入青少年期后,伴随着生理和智力发生的变化,他们开始要求去探索外部世界,开始自己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和同伴亲密关系,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着社会适应性的实践。本文从青少年的依恋角度分析其对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对国当前大众文化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的需要等几方面,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这一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青少年学习文化、掌握知识的主要方法和渠道,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内在需要和应有权利,过早、过多地从事体育专项训练,在实践上缩短了他们的阅读时间,重训轻文的评价标准,从兴趣上影响了他们的阅读,教练注重体育比赛成绩,对运动员的阅读、学习基本不闻不问,使青少年走向只训练不学习、不阅读的错误方向。建议教练员、文化教师、班主任通过合作、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拿出专门时间让青少年阅读,形成阅读氛围,产生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青少年流行文化"流行"在《辞海》中的解释为"迅速传播或盛行一时"。从语词角度分析,"流"、"行"都包含运动变化的态势,通常隐喻着某种不确定性和参照的相对性,语用色彩为中性。流行文化就是一种具有社会普遍性的大众文化,一般说来,流行文化是与高雅文化相对而言的。青少年流行文化出现在互动和迁移的情境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青少年从"个体人"转变为"社会人"的第一场所,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从本文主要研究家庭环境的对青少年时期发展的影响的因素,先论述青少年时期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目标,在从家庭环境中的软环境、硬环境、内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对青少年时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这就导致了我们这些活在当下的人只关注现在和将来,对历史文化没有更多的关注。尤其是青少年,他们不懂得感恩,不知道如果没有历史文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历史课对我们的文化、物质、学习还有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那么本文就来分析一下如何让感恩教育渗透到历史课堂里,让学生学习到如何做一个在思想上、品格上、精神上都做一个健全的独立的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音乐博大精深,不仅是民族艺术的精华,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音乐逐渐被人们遗忘,尤其是青少年。民族音乐也是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学教育中如何弘扬民族音乐,让青少年正确充分认识并且感受喜欢上民族音乐是当代中学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笔者就这方面提出了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5.
情绪智力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进行识别、调控,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社会技能和情绪技能,是个体的积极发展的基础。美国的社会情绪能力旨在安全、支持性的环境中让儿童青少年习得社会技能和情绪技能,从而减少行为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业成绩,使个体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本文主要综述了美国社会情绪学习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攻击性、抑郁、吸毒、心理健康、行为问题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社会情绪学习的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音乐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养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和情操的陶冶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音乐欣赏,它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的告诉我们在幼儿音乐欣赏教学中要从孩子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出发,循循善诱,让幼儿通过自己耳朵听、身体动、手指画、嘴巴讲,来主动学习与探索,更好的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音乐中获得快乐及发展。本文将体验学习与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学对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艺术素养培养有着重要影响,若音乐教师能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就能让学生的空间思维得到自由发挥,使学生学习状态变得积极活跃,全面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提出几点关于构建音乐课堂教学氛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对人一生的幸福和成就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心理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有生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本文通过一例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的分析,从家庭方面的因素来思考,希望青少年的家长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孩子、认识自己的家庭。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了在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师范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必要性,对于促进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发展,促进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播,促进师范音乐教育更好地发展,促进音乐教育人才有效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所有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类把握和认识客观事物有三把钥匙:一是文字、二是数字、第三便是音苻。可见,欣赏音乐对人类认识世界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鉴赏的教学,无论采用何种行式和方法,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性感知和体验。这是针对青少年在成长期,如何从艺术教学的角度上,正确培养他们积极向上、文明高雅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上好音乐课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