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仁话中的“得”字可以作动词、介词、助(动)词。安仁话的“得”字双宾语、兼语句以及被动句都很有特点,与普通话对应用法有差异。安仁话“得”字用法为双向动词提供了方言例证,也进一步验证了给予动词的虚化轨迹。  相似文献   

2.
考察安徽芜湖话中“得”的虚词用法和构词语素用法:一、相当于普通话介词“在/到”;二、相当于普通话动态助词“着/了”;三、相当于普通话语气词;此外,“得”还相当于某些构词语素。与早期白话文进行对比,其中某些现象是历史遗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南昌话中作为语气词的“是”很有特色,在普通话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语气词来表示,因而南昌人在说普通话时常常会无意中冒出一个用普通话读音去读的语气词“是”。本文从描写的角度对南昌话语气词“是”的用法作了归纳:一、用于不出现疑问代词的特指问句,表示原因、结果等;二、用于陈述句或感叹句,表示原因、假设、提醒、责备等;三、用于固定搭配“就是”,表示鼓励、警告、评论等  相似文献   

4.
你会说普通话吗?你的普通话说得标准吗?你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吗? 近日,笔者(下称“笔”)走访了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室主任丁迪蒙教授(下称“丁”),全面了解了普通话之“国测”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 潮州话动词或处所名词前面的“来”,用法与意义十分独特,很有进行研究之必要,然而至今尚未有人作专文论述,笔者不揣浅陋,试抒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6.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的“着、了、过”,是词、词缀、形尾,还是动词的“体”?如果是词,是动态助词,还是时态助词?这些都不属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为了行文方便,本文概以动态助词称说;但引述时则直录原文,不作改动。扬州话有动态助词“过”,读音为ko,轻声。“过”的用法和普通话同,不赘述。关于动态助词“了”和“着”,袁家骅先生在《汉语方言概要》中就一些方言点作了比较,扬州也在其内: 动词的“体”,表示完成的“了”(吃“了”饭)和表示持续  相似文献   

7.
贵州榕江一带属北方方言区,但是,榕江话与今普通话相比,有不少词存在着差异,或同实而异名,或同名而异实。这些词,往往能在古籍中或其他方言里见到用例。据《贵州古代史》(周春元等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春秋时代,榕江属楚黔中地。而楚国语言文化与中原诸国同出一源,所以,榕江话与古汉语是流与源的关系。黄侃先生也说过:“三古遗言,散存方国。”(《黄侃论学杂著》P413)据此,我搜集家乡(黔东南,主要是榕江)话与普通话相比有差别的词得二十六个,试作考源,或许从中能见到语言发展演变之一斑。  相似文献   

8.
重叠是普通话和方言中较普遍的现象。但重庆话单音词(或语素)的AA式重叠的分布,正好和普通话呈相反的格局:从总体上说,普通话动词、形容词、量词能够重叠,名词不能重叠;而重庆话名词能够重叠,动词、形容词、量词不能重叠。这一点,前辈学者,特别是范继淹先生《重庆方言名词的重叠和儿化》一文曾作过深入的研究。但是,前人多把重庆话名词重叠看作一种表示小称意义的修辞性的构词手段。有鉴于此,笔者作有《重庆话名词的重叠构词法》,对前人成说有所补正。文章的结论是:AA式重叠是重庆话名词复音  相似文献   

9.
<正> 《潮州史事三题》(载《韩山师专学报》1990年1期)一文,在初唐潮州的地域与人口一节中,所论错误颇多,而福建、长汀州即其显著者。文章说:“潮州的地域和人口均与漳州、长汀州有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初以为作者一时误把汀州作长汀州,及再阅下文,始知非是。因为作者一再提到长汀州——“建议在此置州获淮;这样就建立了长汀州(因长汀溪而得名)。为此,潮州北部又割去了相当的地盘给长汀州”。两唐书《地理志》说汀州建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治所在长汀县(今福建长汀),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临汀郡,乾元元年(758  相似文献   

10.
在成都话的“AP/VP 很了”句式中,“很”的用法不同于普通话中作补语的“很”。而与作补语的“极”相似,但无论从语法形式,还是表达意义上看,“AP/VP 很了”都与“AP/VP 极了”有极大差别。本比较成都话“AP/VP ”很了”和普通话“AP/VP 极了”句式的异同,目的是揭示“AP/VP 很了”句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0.1神木话属晋语方言陕北片。该方言有两个表时制的助词:过去时“来”(音[|ε-|]),将来时“呀”(音[ia·|]、轻声)。本文描写“来”的用法。0.2神木话“来”的性质和用法很复杂,有趋向动词、表祈使的语气词和时制助词。趋向动词“来”不必举例,表祈使语气的如: ①去我们家去来。①  相似文献   

12.
江海漫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3):62-63,157
结合《朴通事谚解》这部作品时。去来”现象作共时研究.并对散见于其他作品或方言中的。去来”用例作历时研究。从中得出结论.在近代汉语中。“去来”是一个固定下来的词语。在近代汉语中.“去来”有三种用法。即实义动词、逆趋向动词和助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去来”用法基本消亡,仪在方言中还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3.
训诂又叫故、故训、诂训。毛亨给《诗经》作传注,写了《毛诗诂训传》。孔颖达解释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描述)物之形貌以告人也。”讲通俗点:诂是用普通话释古话、地方话,训则更推广到对字、词、句、段、篇的全面探讨。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于把“训诂”当成一个概念、一个词,把“训诂学”等同于“语义学”。是黄侃先生说的“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学问”。《毛诗诂训传》是专门解释《诗经》的训诂专著。《尔雅》、《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辞源》等,是收集群书故训,分类(或依词义、或依语音、或依笔形)编排的训诂词典。 下面谈第一个例,“去”的各种词义。 去:许慎据篆形,解为“人相违也;从大,声”。段玉裁注:“人离,故从大;大人也”。《说文》去部另收“”、“”,均从“去”得义而训“去也”。考近出土甲骨、金石、盟刻,字皆上从“大”,下从“”、“”或另增笔符,没有作的;明许“声”说还值得商订。但许说“去”本义是“人相违”,即“人离去”,这却是验诸古书出例而可信,是历代训诂学家、文字学家公认不疑的定训。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共时平面的角度,立足于现代汉语普通话,观察分析普通话“给”字用法、“给”字句在闽东古田话中的复杂的对应表现。  相似文献   

15.
“所”字是古汉语中用得既广且繁的一个词。《说文解字》云:“所,伐木声也,诗:伐木所所”。然而《诗经》今本皆作“伐木许许”。这是描摩伐木声音的象声词。今人康殷先生的《文字源流浅说》说:“所,金释所,象用斤锛斫门户之状,户亦声。本为动词。”这是说“用斤锛斫门户之状”是“所”的本义了;古书中又有“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这个“所”是表概数的数词;还有“爰得我所”(《诗经·硕鼠》),这个“所”是表示“处所”意  相似文献   

16.
从共时角度出发 ,通过与普通话进行比较 ,描写石门话中“把”、“给”、“让”的意义和用法 ,重点突出其与普通话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湖北天门话有四个疑问代词:谁、那、n(?)ng.S(?)ngdi(s(?)ng)。“谁”的用法跟普通话一样,读音也差不多,没有什么可说的。“那”的读音和用法也跟普通话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它和指示代词“那”在读音上的差别。大家知道,普通话的疑问代词“那”和指示代词“那”靠声调来区别。前者唸上声,后者唸去声。在天门话里,这两个代词的区别却在韵母上。前者唸nǎ,后者唸nuó。在这一点上,天门话显然不同于普通话。天门话把指示代词“那”唸成nu(?),虽然不合于普通话的标准音,但是从汉语音韵演变的历史来看,却是合乎规律的。指示代词“那”在广韵里属于上声哿韵,注云:“俗言那事。本音傩。”(广韵平声歌韵和去声箇韵也都有“那”字。歌韵的“那”是“何”、“都”、“于”、“尽”等意思,箇韵的“那”是语气词,都不是指示代词。)可见指示代词“那”本  相似文献   

18.
《汉书》问世后即称难读。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汉书》,吸收了前人研究该书句读的成果,并有较大的提高。但标点古籍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汉书》卷帙浩繁.要求尽善尽美就更难了。况且,其中还有见仁见智的问题。现在我谨将平日发现该书标点不妥的例子选取一部份,分类说明,以就商于点校者。 一、当断未断之例 (1)《卫青传》:自是后,青日衰而去病日益贵。青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2488页) 上古汉语中的“去”是“离开”的意思,绝无后来“去看戏”、“去找某人”之类的趋向动词用法。故“事去病”前的“去”字后面应加逗号。 (2)《郦商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若寄父为功  相似文献   

19.
贵阳话两字组有连读变调,涂光禄《对<贵阳方言的语音系统>一文的几点意见》(《方言》1982年第3期)曾有论及。本文具体说明AA式叠音名词的各种变调现象。贵阳话有四个单字调:阴平[55],阳平[31](实际调值是21,为了醒目写作31),上声[53],去声[13]。贵阳话阴平字(古平声清声母字,普通话阴平)和上声字(古上声清声母和次浊声母字,普通话上声)构成的叠音名词不变调。例如(举例先标明调值,例词只标声韵):[5555]包包pau粑粑pa杆杆kan刀刀tau单单tan车车ts'e猫mau缸缸kan弯弯uan钉钉tin哥哥ko烟烟iaη杯杯Pei梯梯t'i…  相似文献   

20.
陕北方言称谓语“强强妈妈的”中的“的”的用法值得人们探讨。某人家有个孩子叫“强强”,别人在交谈中就会称强强的母亲为“强强妈妈的”。普通话同样的称呼为“强强的妈妈”。这两类称呼的指称义是同一的 ,而表达形式则完全不同。也就是说 ,在表义上 ,“强强妈妈的”=“强强的妈妈”,形式上只不过是将两种表达形式中的“的”语序作了调整而已。如果这样来看 ,这两种格式中的“的”似应同属一类词 ,即均是结构助词。但实际情况是在陕北话中 ,“强强妈妈的”绝少用“强强的妈妈”来替换 ,如“强强妈妈的上班去了”等 ,除非是要强调整或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