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及其语形辞格的象似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象似性理论对网络流行语言进行分析。语形辞格的象似性分为语音象似性、字形象似性、词汇象似性、语义象似性以及结构象似性。网络流行语的修辞效果来自于修辞形式和修辞意义的象似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9,(8):234-239
模因论是一种主要用于阐释文化的进化过程与规律的新理论,这一理论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严格意义上说,其本身就是模因。青年是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主体,青年流行文化的正义感催生了具有挑战精神的网络流行语模因,青年流行文化的创新性催生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网络流行语模因,青年流行文化的身份认同催生了具有角色定位感的网络流行语模因,青年流行文化积极向上的精神催生了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模因,青年流行文化的娱乐性催生了具有戏谑性的网络流行语模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社会语言学、社会学为理论依据,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不同时代青年流行语变化特点的分析,探索青年流行语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关系,认为青年流行语是时代价值观的表征,从时代流行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价值观呈现出从价值一元到价值多元的转变、从国家利益至上到个人利益为主的转变特点,同时青年流行语的变迁折射出社会文化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网络语言中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着力于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树异于人的先锋意识、反映了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和社会心理的表达诉求;此外,网络流行语对个体社会化存在着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文化的交流作用重大.网络流行语用词新颖、形式丰富、背景文化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如何翻译好这些网络流行语是翻译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大量比较流行的网络词汇为研究文本,利用音译、拼缀、直译、意译的翻译方法,分析网络语言特性,总结翻译规律,目的是给今后的网络语言翻译提供借鉴,同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友好交流.  相似文献   

6.
当下网络空间道德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网络空间道德问题的治理兼具必要性与可能性。在价值旨归上,网络空间道德问题的社会共治具有以共治求共建、以共治求共享、以共治求善治的目标追求。在现实诉求上,网络空间道德问题的现实治理困境迫切呼唤社会共治。但是,网络空间道德问题的社会共治目前还存在着公众参与网络空间道德问题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科学技术支撑网络空间道德问题治理的能力有待提升以及网络空间道德问题社会共治的协同保障机制缺乏等现实困境。因此,网络空间道德问题的社会共治需要从巩固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激发公众的主体性意识、加强媒体的监督性效能、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性作用和推进制度的系统性支持等方面入手,推动有机互动、联防联控的网络空间道德问题社会治理共同体尽快形成。  相似文献   

7.
杨永红 《学术界》2023,(10):37-59
尽管国家并不以域名为由主张网络空间主权,而是通过宣称物理领土主权扩展至网络空间行使网络空间主权,但是域名领土却是网络平台为遵守各国网络空间主权管理网络空间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网络空间主权边界的国际规则,网络空间主权的行使范围模糊不清,地缘政治强力介入网络空间,网络空间碎片化严重,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无序竞争导致网络安全遭受重大挑战,网络空间充斥着脱钩、监管、军事化、不信任和武器化。全球性网络巨头行使着准政府的权力,它们简单地采取基于域名方式与地理过滤方式管理其网络平台,加剧了网络空间的碎片化。无论是域名模式还是以物理存在为基础的分层划分网络空间及过境通行模式都难以在反映网络空间主权现实的同时去网络空间碎片化。将域名与物理存在相结合的模式可明晰复杂的网络空间主权与全球性的迷宫,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同时维护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当前中国应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的造法活动,可通过域名与物理存在相结合的模式明确网络空间各区域,在解决网络空间权力划分的基础上构建网络空间秩序,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进行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确保网络空间造福人类社会,消除或降低其对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流行语的流行性迫使其突破原有指称对象的束缚,容纳更多对象,导致其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的变异。流行语概念意义的变化有类指化模式与类比模式。流行语附加意义变化的规律为:流行意义的变化整体呈强——弱——消失的趋势,感情色彩的中性化趋势及跨语体流行导致的语体特点模糊。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流行语汇产生了.流行语的传播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流行语汇的字体设计方法是流行语汇具体应用问题的研究.在设计这类语汇的字体时要分析字词的产生背景,明确设计风格.提炼字词的显著特征,赋予时代特色.尝试多种书写工具,弘扬民族文化.吸取中外文字的优点,强化视觉力度.配合流行色彩的发布,形成时尚气息.  相似文献   

10.
网络空间的二元交叠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空间是对物质世界的抽象,网络空间是纯粹的信息王国,网络空间实质上是一种虚拟的存在。网络空间具有虚拟化、数字化、流动化及弹性化等特点,还具有虚拟与真实、身体与心灵等二元交叠的特征。网络空间与现实物理空间相互信赖、相互影响。网络空间模拟现实物质世界,现实物质世界受网络空间影响。网络空间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影响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空间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还将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1.
潘苏悦 《学术探索》2013,(12):106-109
流行语是一种典型的语言变体,因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大,且相当部分与特定社会事件相关,正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本文以2009至2012年十大流行语为例,先总结流行语的来源,再从语音、语法和语义三方面探析其语言变异现象,以期为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大量网络流行语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地丰富了现有的汉语词汇,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践领域。通过对这些流行语的特点进行分类和研究,并选取若干网络流行的热门词汇进行试译,以探讨翻译网络流行语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网络狂欢"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社会成员的"第二生活",网络狂欢现象也显现为网络社会生活的重要景观。在以网络事件、网络流行语等为核心凝聚纽带的网络狂欢中,人们聚到一起,享受狂欢活动带来的群体同在感与共同感,形成网络狂欢共同体。包括狂欢共同体在内的诸多网络共同体的出现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社会成员的共同体需求,反映了个人与共同体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在传统共同体逐渐消解的形势下日益原子化个体寻求的网络团结,是风险社会视域中个体群体归属感在网络空间中的显现。同时,这些网络共同体的出现,也反映了互联网时代中共同体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撑和维系。  相似文献   

14.
从网络流行语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化时代传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剧烈的冲击与挑战,以网络流行语为窗口,观察当代青年的社会心理需求与语言喜好特点,是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性的重要路径与前提.分析近年的网络流行语发现,当代青年在调侃、戏谑等娱乐化表象背后实际传达了渴望宣泄情绪、获取娱乐快感、争取话语权、展现个性、寻求群体归属以及寻爱求暖等多面需求,网络流行语的创造和传播折射出当代青年对简洁性与快捷性、内涵性与可再造性、幽默性与解构性、现实性与通俗性的语言风格的喜爱.契合当代青年的时代特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与转型应注意调整话语格局、关照现实问题、吸收流行话语资源、转换话语表达方式,不断推进教育话语的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从网络空间的基础、主体和内容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网络空间的本质提供了三个维度:网络空间植根于现实社会,现实社会始终是网络空间繁荣的源头;网络空间的主体是受现实社会中的人操控的,现实社会中的人才是网络空间的真正主体;网络空间的内容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反映,网络空间的治理必须立足于改变和调整现实社会关系及人的行为。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观的认识维度和思想精髓,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认识网络空间的存在基础和发展趋势,消解人们面临的主体性危机和困境,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的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与智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日常生活媒介化,并衍生两大舆论场共存及网络空间话语纷繁芜杂局面,进而消解、侵蚀主流媒体网络空间社会共识话语的主导地位.主流媒体应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把握社会共识及其话语的要义,对网络空间非主流社会共识话语形态及其实质进行梳理分析,再从社会共识及其话语规律、主流媒体传统经验、日常生活媒介化新特征等方面着手,保障主流媒体网络空间社会共识话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网络空间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新型的社会场域,其闻的法律必然依据其独有的特性而呈现出与现实社会的法律不同的价值追求.开放、共享、民主是网络空间的法律价值的应有之义,网络空间的法律应遵循其特有的价值追求加以构建.  相似文献   

18.
网络空间是多种思想的集散地,这个空间里的真善美与假恶丑都对现实社会产生很大影响;网络空间又是多种力量的汇集所,这个空间里的不同声音能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网络空间的正能量具有鼓舞人心、激励精神的积极作用,网络空间的负能量又有着涣散意志、颠覆公意的消极影响。事实表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民行为,是消除网络负面效应、汇聚网络正能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网络技术的兴盛与发展带动了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变革,而网络中消极、负面信息冲击着受众的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要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既要强化网络文明环境的营造,还要培育网络空间中的契约精神。网络公民社会的崛起、网络本身的开放性环境以及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都为网络空间中契约精神的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不断推进引领机制、规范化机制及环境建设,以培育网络空间的契约精神。  相似文献   

20.
网络空间治理是实现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治理工作,基于人类社会发展和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高度,深刻阐明了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形成了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思想体系,科学回答了网络空间治理的逻辑起点、核心内涵和实施路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集中体现,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入研究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是新时期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指引,也是推动网络空间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