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电影新浪潮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很快就难以为继.本文通过对王童《无言的山丘》的解读,提出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美学取向的整个台湾电影之所以陷入困境,很大部分的原因就在于现实主义在创作中所存在的难度与所要求达到的高度,以及其在接受上要求观众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修养与人文关怀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民工电影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报春花"时期、"泥鳅"时期、"向日葵"时期。每个阶段的农民工电影,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思想艺术特征。电影编导对农民工认识的变化是农民工电影分期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3.
"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再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好莱坞电影美学的文化霸权是导致世界各国电影持续衰退的原因。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要想走出困境,一个至为重要、关键的策略就在于坚持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探讨了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内涵,其与好莱坞电影美学的分野,为什么要坚持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如何借鉴好莱坞电影美学的经验,以及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接受诸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蕊  舒也 《浙江社会科学》2012,(5):141-144,160
让.雷诺阿的电影,横跨了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黑白电影与彩色电影等不同的阶段,在世界电影史上是一个独特的标本。他的电影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让.雷诺阿风格"。"让.雷诺阿风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现实主义和心灵表现的结合;二、长镜头、深景深镜头、复杂的场面调度等电影语言的开创性的运用;三、介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突然转变的格调。在现实主义风格和现代奇幻风格之外,存在着一种以"突然转换的格调"为特征的中间形态——"让.雷诺阿风格"。  相似文献   

5.
李春  胡黎红 《东岳论丛》2011,32(6):83-87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关键时期。本文以电影产业化和全球化为坐标,分析当前中国电影面临的结构失衡、原创力低、意义缺失和文化失落三大创作危机,从价值观、方法论和文本创作层面勾勒面向未来的中国电影创作战略,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创作;打造中国特色的类型化创作模式,承继与创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通过重新呼唤电影的文学性、实现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突破叙事瓶颈,全面提升中国电影创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浪漫主义精神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创作中一直是和现实主义一起贯穿始终,而在电影创作中,浪漫主义精神只是作为现实主义的陪衬角色出现,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表现但始终不能达到和现实主义精神相提并论的地位。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浪漫主义精神在中国电影中不同时期的表现以及目前电影创作中浪漫主义缺失的原因,并说明当前中国电影需要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7.
琼瑶是台湾电影界的一个传奇,她不仅多产,从1965年到1983年共担任了42部电影的编剧,而且她用这42部电影创造了一个新的电影类型——"琼瑶电影"。琼瑶电影的内核就是爱情,但是具体到每部电影还是带有不同的风格,总的来说,琼瑶电影主要经历了两次整体风格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从某些角度反映了台湾社会的时代变迁和台湾民众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本文就试从时代背景、观众品味和琼瑶自身经历三个方面浅析琼瑶电影风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台湾的特殊历史遭遇,造成了多元复杂的台湾文化,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台湾电影的书写方式.台湾电影中"日本书写"的演变,从早期的"抗日"主流影像,到1980年代后对于"殖民记忆"的多元叙述,直至近年来的带有"后殖民"色彩的暧昧想象,这种影像变迁折射出台湾社会的某些文化症侯.  相似文献   

9.
夏衍的创作是在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思潮的交汇、冲击、影响中走向成熟的.他的作品被称为"现代现实主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理念.戏剧电影化是夏衍剧作的独创之处,有着特定的"上海语境"和"蒙太奇"等电影手法的影响.研究夏衍戏剧创作的电影化倾向,可以窥探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的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年逾百岁的王为一,是杰出的电影艺术家,是通俗而深刻的电影思想家和理论家.他的电影艺术观包含雅俗共赏观、现实主义观、视觉形象观、生活实感观、高尚喜剧观和忠于原著观六个方面.他的优秀电影作品《珠江泪》、《南海潮》、《七十二家房客》和《三家巷》等,无不打下其电影艺术观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李春 《东岳论丛》2012,(2):11-17
"主流电影"已成为当前中国电影实践与研究的热点问题。主流电影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电影形态的出现,更重要的是电影观念和体系的变革。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主流电影观念的分析,揭示工业体系下传播行为的有效性是不同视角的主流电影观对话的基础,并且提出判断主流电影的四个标准。引入"主流电影"的概念,建构"中国主流电影",其意义和作用在于,中国现有的"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的生产、创作和传播都存在明显的欠缺,因此,需在上述三种电影形态之上,整合各方力量,调和观念、立场的分歧,以此形成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合力; 同时,与国际电影观念接轨,借鉴世界电影工业发展经验,打造中华文化的电影表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琼瑶电影虽然已于1983年落幕,但是其对中国大陆、台湾,甚至整个东南亚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它开拓了青春偶像剧的先河,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谈一下琼瑶电影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任艳 《理论界》2013,(12):153-155
新世纪以来,电影真正迈入了数字技术的时代。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影像”同传统的“摄影影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使电影现实主义创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一度陷入了技术上的困局,造成了现实主义叙事的分裂和扭曲。但是在不断的摸索中,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也表现出了从困境中突围的发展趋势,有了将技术手段融入叙事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4.
在台湾,现实主义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最早出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思潮。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学思潮,它是在外国现实主义和大陆现实主义文学的双重影响下发生的。早在1926年,台湾新文学现实主义的开创者赖和就指出:“台湾的新文学,虽不是创作,却是光明正大的输入品,决不是赃物……新文学是发见的世界,任各有能力的人去自由垦植,广阔地开放着,纯取世界主义,就是所谓大同者也。”①赖和这段话,阐述了台湾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时的三个事实和特点。首先,台湾新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不是本地传统文学的产物,而是“光明正大”的外来文…  相似文献   

15.
百年背景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题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星  粟牧 《中州学刊》2006,(2):232-236
中国电影百年现实表现经历了几个起伏阶段,逐渐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和关注现实的传统。在21世纪,中国电影现实表现在市场化和艺术化的矛盾中发展,电影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角色,但中国电影生生不息的艺术传统却依旧潜流般绵延,现实主义表现依然在延续发展。百年成熟后的中国电影始终着眼人生注重现实,更应该保持影像世界对人性情感表现的优长。确认人性与情感深度的揭示应该成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标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票房意义上现象级国产影片的出现确实令人欣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由电影大国进入电影强国了,票房业绩的背后其实还潜藏着许多制约电影艺术常态发展的因素。从电影活动生态链来看,这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生产生态中存在唯利是图、原创不足等现象;监管生态中存在宽严失据(或把关不严)现象;消费生态中因主体价值观处于转型嬗变时期而出现回避主流现实、解构崇高乃至娱乐至死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侵蚀着当下我国电影活动链条上的正常生态,也影响我国电影生产由"高原"迈向"高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台湾现实主义诗潮于1970年代再次兴起,于诗坛外部而言是对当时台湾内外交困历史的反映,于诗坛内部而言,是对佶屈聱牙的现代主义诗风的反叛与纠偏.现实主义诗潮于台湾现代诗而言并不如现代主义诗潮"风起云涌",但作为一种潮流,却与现代主义一起成为战后台湾现代诗发展的两个重要线索与路向,且在互相对抗与学习中绞合出台湾现代诗的诗美盛宴.站在百年新诗发展的结点回望战后台湾现实主义诗潮的群体构成,追索与日据时期新诗的历史渊源,挖掘梳理其诗学维度、 审美视域,以及在1980年代的变化等,或有助于窥探台湾现代诗在历史、 政治、 民族、 文化等影响下生长变动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6,(6):250-256
"十七年"时期,中国的电影事业百废待兴,广大的电影创作人满怀热情去歌颂新生活、新社会,一大批"高大全"的工农兵形象在银幕上应运而生,投射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中华民族特色。这段时期的电影结合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语境,遵循着当时的电影政策导向。因此,"十七年"时期的电影美术创作也会以"有意味的形式"贯穿在整个电影的创作之中,是为电影的题材所服务的,不可避免地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导演们的"政治无意识"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9.
冯乃超是中共早期革命文艺实践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但学界历来对冯乃超的研究只专注于其文学上的造诣,却忽略了他对于电影的相关论述.事实上,冯乃超的电影观念与其无产阶级文艺实践有着本质性关联,其倡导的"革命文学"论将文艺视作思想武器,为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强调电影社会功能的同时,冯乃超提出了通过"朴素性"表演建构真实生活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路径.在对电影本体的认识上,冯乃超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分别对有声电影、电影的特性及电影剧作进行了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二战题材电影有三种面相:"英雄传奇类抗战电影"、"回归历史的抗战电影"、"反思类二战电影".传奇类过强而反思类不足是中国二战题材电影的特点.欧美国家的二战电影取得了反法西斯的丰硕成果,而我国导演反思"二战"的视角还不到位.只有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法西斯本质,并从根本上揭示其形成法西斯观念的内在原因,才能触及"二战"的本质从而达到反思战争的目的.抗战-反法西斯-反战,是认识这场战争的三个有序过程,既切合人们对"二战"历史的认识规律,又符合一般观众思想运行的内在逻辑.对于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来说,"反法西斯"环节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