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高校理应担负起环保教育的时代重任。针对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与行为之间的矛盾问题,高校应努力将环境道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并通过组织参与各种环保实践活动而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针对当前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和大学生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道德缺失,指出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培养是解决生态环境危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丽中国"的迫切需要.分析了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在"环境化学"的课程教学中应该首先让学生明确环境化学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在讲授过程中注意"环境化学"与其它化学课程在内容上的差异和联系,将基本内容和前沿问题相结合,采用互动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设置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阐述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本校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该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 ,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并反映铁路特色 ,使培养的毕业生能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福州地区高校学生环境行为的问卷调查,基于综合的视角分析了大学生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大学生个体特征中,与男生相比,女生表现出更具有保护环境的行为,环境态度、环境价值观组成中的环境意识,参加环保社团活动和在外部压力下形成的情境与大学生环境行为成正相关。基于此,提出从重视学生环保社团建设、把环境教育嵌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创造有利于实施环境行为的"情境"等方面以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环境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246位闽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参考新生态范式量表设计赴台大学生和台湾地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旅游行为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两岸大学生在环境意识和旅游行为的特征,为研究海峡两岸游客的意识与行为提供借鉴,为两岸旅游环境教育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台湾地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得分都略高于福建赴台大学生,但差距不明显。在性别、常住地、收支等因素的影响下,闽台大学生在环境意识、旅游行为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环境意识已经成为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教育已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如何,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了解目前工科大学生的绿色知识、绿色思维和行为,以及他们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见解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绿色教育、设置绿色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摸底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教育所遇到的挑战,提出了高校应通过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大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9.
浅析环境类专业"环境信息系统"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环境信息系统"教材的编写,提出了环境信息系统(EIS)作为环境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应该解决的问题,并对EIS的定义、研究内容作出了界定,对"环境信息系统"教材的编写及相应教学提出了一套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南京高校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意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对南京高校部分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但在实践中的环境行为表现却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第二,非环境类专业学生与环境类专业学生在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意识等方面的表现虽有一定差异,但差距较小;第三,大学生中女生比男生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要高,态度更为积极;第四,当代大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主要渠道来自于电视、学校教育和互联网等。对此,笔者提出相应的建议:一要充分发挥电视、互联网的功能,广泛开展社会性环境教育;二要努力推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制度化,促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平衡发展;三要建立环境道德行为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引导青年学生的行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日益发展提高的今天,人类的生存质量得到普遍的重视。正如加拿大建筑师阿瑟.埃利克提出的"环境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是全球性的对环境艺术的普遍认可。环境的艺术化处理,即环境艺术设计,是联结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桥梁。环境的艺术化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创造理想的和谐社会环境的有效手段,它必将和人类生活紧密结合。毋庸置疑,"改善环境"、"创造环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范围内的人类文化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发展生态文明首先要培育人的生态意识,在生态意识构成中,环境正义感是一种底线伦理感,是人的基本行动法则和通往人与自然和谐通融的根本道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实现价值引领和人格提升的基本途径,因此,必须直面当前生态问题,以学科建设为支撑,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正义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观念认为,男人是社会性动物,女人则是家庭性动物。这种对性别的刻板定位不仅限制了两性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社会文明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对性及性别问题有极大的好奇心,因此,高校有必要针对大学生的现实问题开设性别课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意识。同时,高校开设性别课程具有天然的师资优势、物质优势、环境优势、学科优势及实践优势等,因此在高校开设性别课程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面对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到了相同高度。高校作为培养新时期人才的重要阵地,自然成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能增强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还能改善民生和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剖析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内涵,阐述了新时期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并尝试从学科渗透、师资建设、生态文明道德养成、大学生生态实践等角度探讨在高校更好地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途径,以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15.
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反映一个社会道德水准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目前还仅停留在认知层面,高校的环境伦理教育应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新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大学生环境意识由知到行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从大学生环境意识看大学环保公共课程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天津大学二年级大学生环境意识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其中包括其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对基本环境保护知识的认知、对校园环境现状的认知和行为倾向等方面内容。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没有进行系统环保公共课程的学习之前,已经具备了环保的基础常识,能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是其在了解环境科学知识的深度和自身环保行为倾向方面还存在欠缺,这方面是大学环境教育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环境意识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生物学知识在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中 ,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就生物专业课程教学活动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 ,使教学活动因环境教育的结合而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途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是高校统一要求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旨在普及环境科学理论知识,树立环境意识,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责任。农学专业开设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有其必要性。通过开展《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为卓有成效地展开绿色创新发展,须实施全民环境教育以启动民众的力量。实施全民环境教育,应以重建地球生境、再造国家能力基石为目标,以培养全社会的环境认知能力和环境行动能力为基本任务,构建“政府、社区、家庭、学校”分工合作的环境教育网络,重点实施学校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应以对学生进行环境品质培养和环境能力训练为目标,着重养成学生的环境关心精神、综合环境能力和“看护环境”的责任。为此,小学应独立开设“环境与生命”课程,以奠定小学生的环境能力基础;中学应独立开设“低碳与生境”课程,以培养中学生的生境精神和综合环境能力;大学应独立开设“环境学”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看护环境”的能力,使他们成为社会环境精英,这是国家未来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论21世纪如何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较高的环境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因为环境意识越高,环境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就越低。该文客观分析了影响公众环境意识的主要因素,并从环境政策、经济及媒体等多种角度出发提出了增强公众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