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玉波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39-42
文章系统考察了现代西方自由主义著名代表哈耶克的法律观和立法观,以哈耶克的社会哲学观和自由观为基础,从法律的原始含义、哲学基础、否定性特征以及根本目的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哈耶克法律观的根本特征;在立法思想方面,考察了哈耶克关于立法意义和任务的理解、对西方各国现行立法体制的批评、对美国立法制度的评价以及哈耶克关于理想宪政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刘玉波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39-42
文章系统考察了现代西方自由主义著名代表哈耶克的法律观和立法观,以哈耶克的社会哲学观和自由观为基础,从法律的原始含义、哲学基础、否定性特征以及根本目的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哈耶克法律观的根本特征;在立法思想方面,考察了哈耶克关于立法意义和任务的理解、对西方各国现行立法体制的批评、对美国立法制度的评价以及哈耶克关于理想宪政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哈耶克视野中的预期与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3):51-56
对于哈耶克来讲,在预期与法律的关联之中,存在着法律与预期之间的冲突和不确定性,进而可能导致对预期与法律之间相互关系的调整、修正,或在返回预期本身之内的努力中重新理解和更改法律,这就使得预期成为了法律的根据。要完成这一"根据",就需有赖于在"法律人",尤其是在法官具体实现那些置身于行动秩序之间的个人预期的保护当中,来推进到预期对于法律产生修正效应的问题。当然,法律实现预期的方式存在着某种限度。 相似文献
4.
康乐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2,(4):122-125
哈耶克所《法律、立法与自由》(三卷本),一是从宏观方面,阐述了自由主义理论的认知前提和分析工具;二是从具体方面,也即其法律观,论述了独具特色的大社会与私法的观念。这两部分内容是有内在联系的。 相似文献
5.
青维富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4
法律保留原则是19世纪大陆法系形成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其实质就是立法权在涉及人民的 基本权利和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时对行政权的控制和监督。法律保留原则在我国已广泛地 被立法实践所运用,并对我国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秀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38-41
"哈耶克命题"的核心是货币的非国家化。"哈耶克命题"的基本含义是:货币与其他商品并无不同,通过私人发行者之间的竞争来供应,要好于政府的垄断发行。基于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解读"哈耶克命题"获得的启示是:利用金融市场上的优胜劣汰机制和竞争机制,淘汰"劣质"金融产品、激励金融业保持并提升其特许经营权价值;创造非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具有可能性,其前提条件是消除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 相似文献
7.
刘秀光 《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10,17(2):33-37
“哈耶克命题”的核心是货币的非国家化“哈耶克命题”的基本含义是,货币与其他商品并无不同,通过私人发行者之间的竞争来供应,要好于政府的垄断发行:基于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解读“哈耶克命题”获得的启示是,利用金融市场上的优胜劣汰机制和竞争机制,淘汰“劣质”金融产品、激励金融业保持并提升其特许经营权价值;创造非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具有可能性,其前提条件是消除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 相似文献
8.
立法科学的界定及其运作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立法科学的范畴界定出发,考察哪些法律活动或法律现象应当纳入立法科学的研究范畴,逻辑地引入立法科学的功能分析,并认为立法科学的功能是对其价值精神的引申和体现,包括引导功能、整合功能、补正功能、督促功能等诸方面。最后得出结论,立法科学运作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具有终极价值的作用。这些终极性价值至少应当包括正义、权利(利益)、自由和秩序。 相似文献
9.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19-27
哈耶克的法治思想与他的经济思想具有密切的联系。哈耶克立足于自由主义立场,主张法治重在维护个体自由,认为法治与计划经济存在着本质上的冲突,因为计划经济会全面消蚀法治。在形式法律与实体法律的二元划分中,哈耶克认同形式法律,认为只有形式法律才是真正的法律,至于实体法律,则是人为的立法,法治只能依赖形式法律。形式法律保障人们在形式上的平等,只有形式上的平等才是法治的目标。法治在经济上的结果,不是平等,而是不平等。哈耶克的法治思想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偏颇,因此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 相似文献
10.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14
"无知的知识观"就是界定知识和理性的限度,反对知识僭越自身的超负荷、力不能及的不当使用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探讨知识的恰当运用,所以是积极的。消极自由的表述是"免于……自由",以不受社会干预为实现自由的条件,每一个人都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求知创新能力,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智识上的贡献,这是自由的本真之意。对无知和自由的研究分别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积极的"无知"观构成消极的"自由"观的认识论基础,消极的"自由"观又奠定积极的"无知"观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聂长建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6-10
私法是调整个人活动的正当行为规则,公法则是规定政府之特定官员和机构所必须做的事情的组织命令.[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208.]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以外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所以它构成了对政府机构的一切权力的限制,这当然也包括对立法机构的权力的限制.[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260.]自由就是允许个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受共同目标的束缚.[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9.]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地方立法的制度设计上有许多不科学之处,地方立法实践中呈现出许多问题,比如立法权的平等性问题、授权立法的形式性问题、立法能力的有限性问题、重复立法和观赏性立法过多等。建议通过修改立法法等手段,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级市)以地方立法权,进一步扩大地方立法权限,建立地方性法律法规有效期制度和定期清理机制,并且明确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的范围和重点,以更好地发挥地方立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闻法的一般渊源是指新闻法效力的一般形式。中国新闻立法尚在酝酿之中。文章通过研究世界各国新闻传播法的诸种形式,尝试阐说新闻法的一般渊源,以期为我国新闻法渊源的立法选择提供资鉴。 相似文献
14.
乔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1):101-106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争论,从《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领域的变革入手,分析其对企业和劳动者产生的影响,得出"这些影响是《劳动合同法》引起争议的原因"这一结论。并由此出发,探讨劳动领域立法应考虑的法理要素和现实要素,其中的现实要素包含了劳动立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这二者的和谐统一,是劳动领域立法走向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阐述当前国际反恐立法历史基础,就国际社会在统一恐怖主义的内涵、制定统一的《国际反恐怖主义法》和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协调一致等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完善国内反恐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胡光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3):207-211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逐步开展,制定统一的《文化遗产法》成为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的重中之重。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本身的特殊性,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更注重程序规则和实体规则的融合,重视专业知识在法律中的适用,而这些特点最终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所具有的评价、管理、协调等特殊功能。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特点和功能,能够从立法学理论角度为统一的《文化遗产法》的制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职权立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1):56-58
职权立法是与授权立法相对应的一种立法类型 ,基于立法权的相关理论分析 ,职权立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它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向其他国家机关分权的一种形式 ,是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它与授权立法在权力发生根据、权力存在时间、所受立法监督以及目的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评民商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志刚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3):21-25
民法和商法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两个基本法律部门 ,在立法上一直存在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的争论。我国历史上缺少商品经济的深厚传统 ,建国后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因此造成民商合一论在学术界占据了主导地位。文章讨论了民商合一论形成的历史根源 ,从商的本质是资本的营利活动出发 ,论证了民商合一立论的不科学性 ;并从商事活动的营利特性要求商法有与民法不同的价值追求和调整原理出发 ,得出结论 ,商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有其独立存在的根据 ,在立法上针对民法和商法之间的关系 ,应采民商分立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