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 ,煌煌 13卷 ,凡 53 0余万言 ,一经出版便引起了接受大众广泛的赞誉和评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遗憾的是 ,在这种热闹场景的背后 ,人们对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的审美特性产生了误读 ,认为小说文本存在有较强的戏说性 ,蕴含着浓郁的帝王形象仰视心理 ,并把它归结为历史小说创作基本功欠坚实所致 ,窃以为此说谬矣。我们应该根据二月河创作的得与失 ,在他化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方式、与传统文化沟通的途径和文学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 ,对传统文化资源借鉴的程度等比较深的层面进行探究和考察 ,为历史小说创作提供经验 ,这才是研究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二月河凭借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顽强持守 ,写出了规模不凡的 1 3卷 5 3 0余万字的清帝系列小说 ,吸引了众多读者惊羡的目光 ,受到了评论界广泛的关注。但遗憾的是 ,在这种热闹场景的背后 ,人们对于他小说的审美特征出现了误读 ,认为小说文本存在有较强的“戏说性”,蕴含着浓郁的帝王形象仰视心理。面对这些批评 ,我倒觉得二月河表现出了某种超越一般创作技巧层面的对于历史和传统的别样姿态。在他的创作中 ,传统文化和历史小说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密切关系 ,文本所体达出的这种带有作者鲜明个性色彩的审美特征其实要在社会层面、读者阅读层面、…  相似文献   

3.
王增范 《中州学刊》2006,(6):205-210
二月河的清帝系列小说不仅是一个文学范本,也是一个文化范本和精神范本。二月河的作品主要是以清代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但却并不是历史小说。因为,它没有给读者提供关于历史价值的哲学,没有为读者提供有意义的对于历史的评价标准。为了突出封建帝王勤政爱民的形象,作者刻意回避封建王朝本质上对人民的压迫和奴役。这些作品共同的缺陷是,有意模糊历史的是非,模糊作品的政治立场和文化立场,传播皇权文化观念等等。二月河小说的历史哲学是有危害性的。在他的三部代表作品中,一直存在并贯串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代作家知识分子立场的丧失,向人们提供了不正确的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4.
传统侠文化以"潜文本"的方式"隐潜"在"寻根小说"的部分文本中、侠的精神气质积淀在部分"寻根小说"作家的精神气度中.20世纪80年代部分"寻根小说"在小说叙事模式与人物模式上与侠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显示了创作主体在集体无意识中对侠文化的体认和传承.这在"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如<棋王>和<神鞭>中,分别表现为主人公所具备的"侠"精神及叙事上所采用的武侠模式,以及"寻根小说"的"根"与"侠"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为史补遗、发其英华的"史补"意识和为史补情、为情补史的"情补"意识,是最为突出的两大类型."史补"意识的发生,既源自对小说与史传关系的认知,复来自对小说功能的理解,同时又隐含着提高小说地位的深刻用心."情补"意识则是沿着先秦儒家"道始于情"的人道观和"情本体"论而来的.所谓"为史补情",就是对史传或民间流行的情爱故事,作敷衍增饰,以补史记之不足或遗漏.而冯梦龙<情史>的编纂和以"史"命名的目的,则在于"为情补史",并以此宣扬他的"情教观".这一"情补"的创作意识,一直延续至<红楼梦>.二者所"补",形成了经史等"大帐簿"之外的"小帐簿",丰富了中国的"史文化"和"情文化",并构成正统文化之外的"第二文化".  相似文献   

6.
李昂等女作家不约而同地创作出了五部"杀夫"题材的小说,揭示了中国传统的性别文化对女性身体和精神的禁锢与扼杀,在家庭中男性的复杂、病态心理给女性带来的伤害.女作家们通过不同的叙述方式,表达了她们对同一现象不同的思考,体现出不同的价值立场,亦可从中窥见社会变革中家庭婚姻两性关系所呈现的张力和女性生存的处境.  相似文献   

7.
二月河创作《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又称"落霞系列")三部长篇历史小说轰动文坛,影响至今。在当下这个影视新媒介影响力无远弗届的年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落霞系列"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这三部小说不仅满足通俗文学关于趣味性、消遣性、传奇性等要求,具有很强的"读者性",而且也表达出创作者对历史、对文化、对人性的深刻思考,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实现了趣味性与深刻性的完美统一。探讨二月河小说创作之雅与俗,对于小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从"趋向图像"到"被图像所围"的转变过程中,视觉文化潜在地形成了诸如挤压看者、拒斥其他审美感知方式等"视觉霸权"与"视觉殖民"行为,这些现象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认真反思视觉霸权给文学艺术带来的种种弊端,并努力寻求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9.
"和谐""盛世"说"山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2008年逐渐流行,它保留了"山寨"古义中与正统、主流、中心相对的非正统、非主流、边缘的内涵.山寨与朝廷之间既有对抗也有妥协、合作,"山寨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同样也潜在着谈判与妥协的可能,市场的加入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山寨文化"的兴起与主流文化对盛世想象的建构之间,形成了颇具反讽意味的张力结构,然而二者能够在当下中国并行不悖,遮蔽着的是主流话语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盛世概念的置换,造成了盛世想象与现代民族国家内在精神的错位."山寨文化"采取滑稽模仿的艺术手段,目的并不在于学习,而在于颠覆与消解,这是一种既不同于对抗也不同于屈从的抵抗方式,本质上是弱者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唐代"入冥"题材的小说发展成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此题材的作品包括"泰山巡游"、"地狱巡游"以及其它形式的"冥界游历",反映了唐代丰富的冥界观念.关注此类作品既有助于深入研习唐代小说,亦有益于探究唐代的宗教与文化现象.唐代"入冥"小说在不同阶段具有相异的特征,基本上与当时的宗教理念和小说发展趋势相合,折射了文化观念与宗教理念的演变与递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出现了相当普遍的流行文化现象。大学生流行文化产生的原因与其自身特点有着密切关系,也与流行文化相关的物质密切联系。大学生不断创造和积累的自身"亚文化"已经影响着社会主流文化的走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小说与城市的结缘由来已久 ,城市影响古代小说 ,古代小说反映城市 ,从唐前至晚清 ,叠合了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的城市映像 ,就不断以各种形态呈现在小说中。而在小说的城市描写中 ,前后不同时期的两个首都或同一时期一个首都、一个陪都所构成的“双城”文化现象 ,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宋前的长安和洛阳、两宋的汴州和杭州、明清的北京和南京 ,乃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描写最多的三对“双城”。本文以“双城”为切入点 ,通过小说文本的历史分析 ,一方面为小说史研究尝试运用一种新的视角 ,同时为当代的城市文化研究提供一份形象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13.
张晓玥 《江淮论坛》2005,(2):135-137
许春樵的<放下武器>表现出娴熟的现代叙事技巧.小说以反讽笔调,传达出对潜藏在腐败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社会存在的焦虑.在对滋生腐败的原因的追问中,超越基层政治形态和官场运作机制的表层,努力挖掘寓干其中的文化元素、人性元素、政治元素和道德元素.在小说叙事结构安排和故事性的营构方面,也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从叙事美学到精神资源、思想穿透力和生活占有,<放下武器>完成了对当下反腐小说的一次全面"补血.  相似文献   

14.
论90年代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的历史题材小说已走向一种集体性的丰收和成熟。从文学成就和内在结构上看 ,它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姚雪垠的《李自成》四、五卷为代表的老作家的传统经典的历史小说创作 ;二、凌力、刘斯奋、唐浩明、二月河等中年作家创作的带有明显人文意向与历史还原性质的历史长篇 ;三、苏童、格非、叶兆言、刘震云等年轻作家创作的充满主观化、在思想艺术上颇具先锋性的新历史小说。这三种类型的作品各有自身的功能价值。未来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前景 ,也许就在他们彼此最大限度的“包容”与“综合”上。  相似文献   

15.
尽管社会各界对"超级女声"、"快乐男声"褒贬不一、喜恶迥异,但其流行范围之广、民众参与之多、媒体关注之热、商业操作之成功却是无法否认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本质上是一种以青年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现象,从中可以折射出我国青年文化的新走向和时代特征."超女"、"快男"的运作过程及其成功经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道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迪、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梁爱民 《江淮论坛》2012,(3):167-171
视觉文化以其“直观性”、“娱乐性”和“消费性”占据了当代文化的“统治”地位,并进而对小说的生存形成了全方位的“围剿”,图像思维和商品消费逻辑所主导的文化强制力使小说在视觉文化时代发生有别于印刷时代的新变,而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小说文体为了适应文化环境所做的适应性调整,一方面,也是小说生存危机的表现。小说创作中的“经济主义”、小说读者的“去精英化”以及小说文本的“幼稚化”倾向,都是小说在视觉文化统辖下面临危机的典型征候。小说所追求的生存关注和生命反思的精神正在失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创作的雅俗方式视角分析张爱玲小说,认为张爱玲小说首先关注与市民大众的阅读沟通,其作品以写"世俗"生活为主,接近通俗文学文体和载体,流行于市民之中,即写俗近俗通于俗.但她并未沉湎于"俗",而是在"俗"的基础上,化入她独到的才情哲思,终于使作品能从俗中见雅,有时能以俗为雅,显示出独到的创作路子,也代表了现代高雅文学适应文化市场时所表现出的成熟姿态.张爱玲作品对当下文学文艺和文化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国内的有关电视现象,对三篇西方学者的电视论文作了评论与发挥.电视能够提供幻觉,为"电视的孩子"建构一种文化身份,使他们以这种身份来建立与社会的关系,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这个过程让我们既看到电视在全球化时代所起的作用,也看到全球化时代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这种"身份政治学"揭示出身份认同的精神文化特征,以及它对社会政治生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超文体,是指在诗歌的写作中打破传统的文体界限,把传统上认为是小说、散文或戏剧的手法运用到诗歌中,造成诗歌的文体模糊的现象.超文体从根本上讲,是对传统的文体惯例的反叛,是对文学体裁的现有模式的再认识.其中突破最大的是第三代诗人.超文体现象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激进主义的反叛精神.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系统上的反理性、反本质、反中心和诗歌上反庸俗的社会功能论和对诗歌的形式的关注的特征,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王博 《西域研究》2002,(3):41-49
手制黑衣陶器是新疆青铜时代的三大陶系之一,分布地域主要在塔里木盆地周缘,产生于公元前1000年-前785年之间,曾流行于两汉时期,它是构成西域一些绿洲邦国考古文化的基本要素.目前,比较清楚的有车尔臣河文化区的且末国;尼雅河文化区的精绝国;克里雅河文化区的扜弥国;玉龙喀什河文化区的古于阗国;喀拉玉尔滚河文化区的姑墨国等考古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