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人化”活动的深层积淀,文化不仅从外部展现城市文明的“真、善、美”,而且从内部镌刻城市文明的“精、气、神”。城市文化既是城市文明的物化与积淀形态,也是其传承与弘扬方式。今天的城市文明建设,一方面要善于借助有形文化来提高城市文明的品位;另一方面又需要借助无形文化来传递与弘扬城市文明的精髓,形成城市文明建设“有形”与“无形”之间的汇通。  相似文献   

2.
以河南省高等学校2011—2013年科技创新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创新资金、创新人才、创新产出和成果转化4个角度构建高校创新系统,通过构建机理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对创新要素之间的作用路径和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当前河南省高校创新系统发展环境下,创新资金的推动作用显著,创新人才的作用未发挥到最佳状态,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高校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  相似文献   

3.
电视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塑造品牌形象已成为当今电视业的主题。电视的品牌形象塑造具体体现在品牌栏目的塑造方面。对有形形象、无形形象及二者如何有机结合塑造电视品牌栏目形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两重性这一科学原理已被大家普遍所接受。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日益发展,劳动的社会化和内涵越来越扩大,致使劳动在形式结构上已分化形成两大类:直接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和围绕商品生产的服务性辅助性劳动,即“有形效益劳动”和“无形效益劳动”。确立这种观点,对国民经济建设中关于机构改革、人员编制、平均价格的确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力、关系和运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要素,力要素表现为作用点、方向和力度,关系要素表现为联系点、结合部和交叉处,运动要素表现为差异、需求、参照系和形态。有机化的质态结构和数量配比化的量态结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结构,有机化的质态结构表现为机理事物特性上的适应联结和机理事物品质上的协调联结,数量配比化的量态结构表现为在结构上比例协调、规模适度。  相似文献   

6.
资本要素流动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资本要素流动性的分析,可以发现,资本要素总是在三市场中的四部门间循环往复流动着,区际资本要素流动作为一种空间资本要素流动形式依然从属于三市场四部门的资本要素流动机制,它只是三市场四部门中资本要素流动的一种具体形式.资本要素流动源于资本要素积累,资本要素积累与跨期消费选择有关,它决定于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效用比较的平衡.资本要素流动要受到七大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品类个性的形成与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产品分类法没有反映消费者品类需求的差异,不能很好指导行业营销实践,而品类个性的提出为品类特性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研究对影响品类个性形成的因素以及品类个性对品牌个性和品牌传播的影响进行逻辑分析,探索性地提出了解释品类个性形成和作用机理的结构模型。研究表明,消费需要类型、产品物理形式和产品生命周期等3个因素影响了品类个性的形成,所得到的品类个性可采用维度的方法描述。品类个性对品牌个性的选择和品牌传播的设计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6年新准则的颁布,只是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可能,要使会计准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落实执行是关键.会计准则作为一项人为设计的制度,其执行机制包括会计准则本身的自动执行机制、保证会计准则执行的强制实施机制以及弥补正式制度"空白带"的非正式制度.要落实执行新准则,必须从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找到恰当的着力点.在我国当前政府主导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下,通过加强新准则的宣传教育,争取准则执行主体更多的认同,有助于增强会计准则自动执行的效率;而倚重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实施制度来提高会计准则执行主体的预期成本,同时通过诚信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增加会计准则执行主体的收益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得到了众多经济学家的肯定.文章从生产功能、知识和外部效应、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等方面考察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以期全面阐述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人才流动与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聚集是人才流动的产物,当人才流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产生人才聚集现象,此时的人才处于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系统之中,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可能出现1+1〉2的正效应(积极效应),也可能出现1+1〈2的负效应(消极效应)。在分剐对人才流动与人才聚集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两者的机理作用过程,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推动人才合理流动,促进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11.
论无形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有形化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广为关注的无形文化遗产的概念的演进过程进行了介绍.进而论述了无形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特殊价值及其与有形文化遗产的关系,并对无形文化遗产的有形化利用和保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齐齐哈尔地处祖国北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沉淀了大量宝贵的文化资源,其中齐齐哈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齐齐哈尔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城市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从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和时代价值角度,探讨其在齐齐哈尔城市文化品牌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化时代,品牌形象设计与数字场景之间建立了深刻的联系。这种关联体现在品牌形象设计对数字媒介的响应,以及与人文和社会场景的交融。这揭示了品牌形象设计的新机制和新表现。通过采用场景理论模型,构建基于人、机、物的数字场景,进而分析了这种关联对品牌形象设计在共构、交互和认知性方面的生发机制。进一步阐述了随着数字技术的嵌入和互联,品牌形象在新的补贴机制、关系机制下设计范式的转变,以及对人、机、物生产关系的改变,以此探讨数字场景对品牌形象设计的影响,以及在新语境下品牌形象设计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4.
品牌延伸是近年来营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与前沿性课题,基于消费者的评价成为品牌延伸重要的研究视角。本文构建了品牌延伸评估的灰色优势动态分析模型,以“苏宁”从电器到地产延伸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与A&K研究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但从综合关联度可以得知,不同因素在品牌延伸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互补性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市场环境带来的机遇,再次是公司规模对消费者的影响。最后发现制造难度高,消费者对延伸的评估也较高,但是关联程度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品牌塑造,认为应建立在对企业自身和消费群体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明确品牌定位,实现特色品牌文化的创新;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质量,将商业元素与文化元素进行有机融合,树立品牌优质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与地方政府协作,开展营销宣传,拓宽海内外市场,实现文化传承基础之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复兴。  相似文献   

16.
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株洲应根据其经济、地理、人文特点和城市理念,构建自身的两型城市品牌形象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空间环境识别 系统,以推动两型城市建设的深化和全面发展,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两型城市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饭店业发展应强化品牌形象原因的认识,分析了山西饭店业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的劣势和优势.最后提出了山西饭店业品牌形象建设的基本方案:即从更新观念入手,培养品牌意识;从市场定位入手,确立品牌特征;从产品内涵入手,构筑品牌文化;从指标尺度入手,塑造品牌形象;从宣传展示入手,扩散品牌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前,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均存在分歧,而合理界定其内涵和范围,对于中国将来制定相关立法具有积极意义。以国际公约和国家、地方有关规定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被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等具有社会进步性的活态文化遗产。其范围包括:(1)民间文学艺术;(2)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3)文化空间;(4)其他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力求进一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目前,品牌联合商业案例日益增多且形式不断变化,已引起了学者和业界广泛关注。该文在相关文献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品牌联合场景下的品牌态度迁移模型,并对态度迁移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分析,最后得出:当两个品牌联系在一起时,消费者学习的过程是从对新的品牌联合信息的接收开始;消费者学习的过程和模式由内部影响因素决定,外部因素则通过内部因素产生影响;内部因素不仅决定了消费者学习的动机和能力,也决定了消费者处理信息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