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系统探讨了爱因斯坦引入宇宙常数的过程 ,考查了爱因斯坦对待宇宙常数的复杂态度 ,就当今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发展而言 ,对宇宙常数做出了积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交通项目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诱增效应,单一的趋势型预测方案不能科学地反映该诱增效果。本文在简约型地区经济预测和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引力方程、经济潜力决定方程和经济诱增效果计量公式建立的经济诱增型模型,对海满公路交通项目的经济诱增效果进行了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3.
知识之窗     
量子计算机 美英科学家发现一种粒子的量子信息能够从一个原子远距离传输到另一个原子。这一发现有可能会导致最终研制出高速度的量子计算机。 免疫系统疾病 科学家发现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可能是人体在抗击细菌或病毒入侵时引起的。 完整基因图谱 科学家完成了对一种小线虫以及一些微生物包括梅毒、肺结核和斑症伤寒病毒的全部基因的测定。 宇宙有反引力 国际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反引力,正是这种力与引力相抗衡使得宇宙不断地加速膨胀。这种观点不同于某些天文学家提出的理论,即宇宙是从“大爆炸”中诞生的,最终会走向“大收缩”。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状态方程P=γρг且指数г= 时,引力源为理想流体的爱因斯坦场方程,在R-W度规下无宇宙因子时的解.这可以丰富我们的求解宇宙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方程为P=γρ^Γ且Γ=2时引力源为理想流体的爱因斯坦场方程在宇宙因子Λ≠0时的宇宙学解。  相似文献   

6.
状态方程P=γρ~Γ是比P=nρ更一般的模型,本文讨论方程为P=γρ~Γ,引力源为理想流体的爱因斯坦场方程,在R-W度规下无宇宙因子时的解,这个解原则上应包括与P=nρ对应的解,因此,应该更具有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远古时代先哲们就开始探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出“太极”是宇宙的源头,并构想“太极──八卦”的宇宙演化模式。老子对古“太极”以及“太极──八卦”的宇宙演化模式进行扬弃,提出了以“道”作为宇宙本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演化模式,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宇宙起源和演化学说。尤其是老子抽象具体的“道”扬弃形象直观的“大极”,标志着古人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认识从感性阶段转向理性阶段,是我国古代对大自然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8.
张载以气为万物化生的物质来源 ,以性为万物化生的主宰 ,构建了一个气以载性的宇宙本体思想 ,并以其为理论根据 ,得出了天人合一、具有宗法血缘联系的宇宙模式 ,进而将政治组织与血缘组织结合起来 ,使政治宗法化、宗法政治化 ,为君主的政治权威和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奠定了宇宙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未来的理论物理学—量子与熵——二进位的数学表达式杨向奎作者认为,在宇宙中充满了量子,也就充满了熵。熵是引力作用,但它不起“引力”的作用而起“重力”的作用,熵重是构成大块物质的基础,以此在未来的理论物理学中,《量子熵力学》或者是《熵物理学》,应当是其核...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局部 Haar 条件下,讨论了紧空间上非线性 Dunham 型 Chebyshev 同时逼近,得到了同时逼近为局部最佳的充分必要条件;给出了与非线性同时逼近问题等价的相关线性同时逼近问题;证明了极小集的存在性,在这个极小集上的局部最佳逼近为局部最佳的;获得了区间上非线性同时逼近的交错定理;证明了非线性同时逼近的α阶(α≥1)的强唯一常数等于其相关线性同时逼近的α阶强唯一常数。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万象"是文学翻译中翻译家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人类语言文化中的"共通性"决定了"文化万象"的"可译性"。美国汉学家华兹生在英译《史记》"文化万象"词时采用意译、加脚注、替换和改写等方式,尽量保住原文"文化万象"词的内涵。华兹生《史记》英译文成功地在译语文化语境中重塑了原文在原语文化语境中形象,是受到西方读者喜爱的、利于中华文化传播的经典译作。华兹生《史记》"文化万象"词翻译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典籍英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老庄之道与言意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庄之道主要指宇宙本体及其永恒存在的规律 ,而意是人们对宇宙本体及其运行规律的认识 ,言又是意的表现形式。由于道本身的复杂性、精微性和玄妙性、无限性 ,人们不可能完全认识它 ,更不可能用语言完美地表现它。因此 ,言不尽意是绝对的 ,言能尽意是相对的。老庄明知道不可言却又连篇累牍言道的行为并不矛盾 ,他们在宇宙的伟力前感到了自身的渺小 ,因而在无法完美描绘彼岸世界之道的大前提下 ,勉为其难地对此岸世界之道进行了详尽描述 ,文章认为这是领会老庄之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施启良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上发表了《宇宙统一于信息吗?———与王存臻、严春友同志商榷》一文,对“宇宙统一于信息”这一命题提出种种诘难。其实,施先生误解了这一命题。所谓“宇宙统一于信息”,不过是说宇宙统一于物质的属性,这一命题是对恩格斯关于物质同一思想的进一步阐发;宇宙“统一于信息”与“统一于物质”这两个命题之间不仅不存在矛盾,而且是一致的,前一命题以后一命题为前提,同时它又是对后一命题的具体化,它揭示了物质统一性的具体方式。互联网和克隆技术的发展,为全息统一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全息论正是把中国某种古典思想嫁接到现代科学发展之树上而出现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4.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传》是对《易经》的最早解释,后人在《易传》对《易经》解释的基础上,又对《易传》进行了无数的解释。本文认为《易传》把宇宙万物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其存在基本因子是阴阳;其思想内核是"生生不息"。《易传》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成就圣人事业。《易传》的生命哲学无疑对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生存意义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道论是道家形上探求的核心内容。道家的形上探求,经历了先秦的老学和庄学、秦汉的黄老道家以及魏晋玄学等阶段,呈现出理论衍化的特征。道家形上探求的基本向度由“本根”与“境界”构成,其理论的衍化表现为对本根之道作为宇宙生化之源与存在之本双重意义的展开,以及本根论向境界论的转化。“道天地人一体”的整全宇宙观念和“以人合道”的实践品格对道家的形上探索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引力场是矢量场出发,讨论了引力场的性质,引入了描述引力场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得出了相应的微分和积分形式。根据引力场的两个定理,导出了引力势的微分和积分形式。  相似文献   

17.
在真空涨落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物质周围的引力空间模型,以此推演引力的距离反平方公式,并解释引力红移形成的机制,计算结果与广义相对论一致.引力空间中真空涨落子按能量分布的规律显示出其具有类似于热力学统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天坛主要建筑——圜丘坛、祈年殿、皇穹宇为例,从天坛建筑的形、色、声、数乃至整体布局等多方面的审美视角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哲学宇宙观思想,阐述这一哲学宇宙观思想是如何通过天坛的具体建筑形制及在其中所进行的祭天仪式,意在对人的引导,由此形成人天合一的太和终极境界。   相似文献   

19.
宇宙万物,于存在对立成份的同时,还存在中间成份,它是宇宙事物实现对立统一的基本要素。其中,“度”具有一定的幅度,形成过渡期间,这时,事物处于质变的中间兼容状态。  相似文献   

20.
关于重庆市朝天门广场规划设计的构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中国古代哲学对世界的认识,结合重庆朝天门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以宇宙之光”为建筑主体的广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