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地方志》2012年第10期刊登了王晖《什么是方志》一文,其中对"方志"及有关条的词义作了分别解释.读后感到有不少地方还可以进一步商榷.而这一条应该是《方志百科全书》最重头的一条,似应仔细推敲.故不揣冒昧,提出一些不同意见,求教于各位专家. (1)"方志".原文云:"又称地方志、志书、志,是记述某一地方古今各个方面或一个方面情况的资料性文献.记述各个方面情况的为总志,记述一个方面情况的为专志."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谭其骧先生在《地方志与总志》一文中早就指出:"地方志不同于总志.地方志顾名思义是记载一个地方事情的.地方志所记载的地方可大可小,大的一个省一种志,小的不管一个县一个镇,也可以有县志或镇志.尽管可大可小,但总而言之是一个地方一种志.因为记载一个地方的,所以地方志简称就叫方志.‘方’是对全国而言的,‘方’是‘总’的对立体.凡是以全国为记载对象的,那就不能叫它地方志.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的历史文献中,地方志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地方志是专门记载北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内容的著述,而且大多数是由政府主持纂修的。在北京历代地方志中都有关于寺庙的记载,这些记载有不尽相同之处,本文通过选择几部重要志书为例,梳理出这些寺庙资料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3.
因为改革之年,地方志的编纂也要照例进行改革吗?不是。改革对地方志来说,是普遍的命题,是本身的要求。新编地方志现在已大体定型,改革是不是要另起炉灶,动大手术,进行彻底改造呢?也不是。志书的改革决不是使它不姓“志”,变成另外什么东西。动大手术不宜,小手术则是少不了的。创新才能继承前人曾说修志“贵因不贵创”。“贵因”,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前人修志成功的经验,合理的体例,正确的理论和方法等都是应该继承的。但是,“不贵创”则不能苟同。今天,时代在日新月异地前进,许多新事物不断涌现,不少科学的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所有这些都应该适当地引进到修志工作中来,封闭式地修志显然是非常不够了,因此“贵因”更要“贵创”。其实,我国的修志所以能够源远流长,连绵不断,历代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修志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改革旧的形式。从“四方之志”、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就经济理论界长期忽略了的一个课题——社会主义劳动日作一探索。我们认为,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是自主劳动。进而,将劳动日的社会主义形式称之为自主劳动日。从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来考察自主劳动日,认真研究这一问题,无论对于理论还是实践,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亟待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尚需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应该改进与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不断充实和丰富。要想达到这些,必须认真探索并付诸于实践。首先,我认为必须清理和破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障碍,这无疑是重要的。因为经验与教训共生,立常常寓于破之中,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常常寓于破除一些障碍之中,这就是本文的出发点。思想政治工作的障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论: 一、过时论思想政治工作过时论,就是否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论,它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过时了,即马列主义过时了。众所周知,思想政治工作是应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  相似文献   

6.
检验一切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是什么,在当前理论界引起了争论。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生产力是唯一的标准。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应该是生产力标准和生产关系两个标准。因为只讲生产力,容易使社会主义失去方向。对于后一种观点,我不能苟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生产力是最活跃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商品经济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一是什么样的商品经济必然产生民主政治;二是商品经济与民主政体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本文通过对世界历史进程中商品经济与民主政治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入考察,认为二者存在着如下关系:没有商品经济形态,就必然没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必然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有商品经济,不一定就会产生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一种D型(民主型)商品经济,它必然要求和产生出民主政体。  相似文献   

8.
任何客观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这种理论也完全适用于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从理论上讲,构成矛盾统一体的双方也是世间的事物。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它就应该在客观上具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反过来说,如果矛盾双方不存在质和量的两重规定性,那么,矛盾着的双方本身就不能构成为客观的事物了。考察矛盾两个方面的质量关系,与考察矛盾统一体的质量关系不同,它要求我们把矛盾的一方与对应的矛盾另一方联系起来,在统一体内,考察、分析矛盾双方的质量交错关系。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其底里,然后才能做到本质地、全面地把握要认识的东西。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分析也应从多方面角度进行。其中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对美学的讨论是有意义、有成绩的。我认为在讨论中,许多同志着重研究了美的客观性问题,而忽视了对美的本质的探讨。美的客观性问题,不等于美的本质问题,而解决了美的本质问题,美的客观性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从美的本质的角度来考察,我认为朱光潜同志的看法是接触到了美  相似文献   

10.
王彦斌 《社会》2007,27(6):189-189
对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的组织认同的测量思路,从大的视野看,应该既从组织成员对组织与自己关系的内在体验和感受,也从其对这种关系表现出的外显性行为两个方面实施;从具体操作言,还应寻求组织认同中个体的主我认知与他我认知的统一,把二者的测量得分合二为一后,求对同一个问题的整合结果。测量量表的设计与编制应该同时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在设计心理倾向测量的同时必须考虑测量内在心理和外显性行为表现两个层次;二是在测量这种主观意向倾向时应注意从主我与他我的两个方面。实际的测量结果有降低测量的主观性偏差和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 国有企业的财产权,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也是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我国多数学者接受了苏联法学界占优势地位的观点,用“经营管理权”一词来概括国有企业的财产权。自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以后,许多同志并没有对“经营管理权”和“经营权”这两个不同的提法进行深入地分析,就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我认为,“经营管理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不能成立的,用它来概括我国国有企业的财产权是不妥当的;对于以财产权为基础的企业自主权,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加以考察;在经营权与管理权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二者不可能结合成同一性质的权利。要说明国有企业的财产权,必须把经营权与管理权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2.
对政治的分析不能从国家开始,而应该追溯其最基本的社会依据。从人以个体形式存在于社会这一事实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来寻求政治的源起和实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活动包含两个不可分离的方面:一是权威机构确立和执行统一规则的活动;二是共同体的民众参与和影响权威机构确立与执行规则的活动。通过这两个过程实现不同利益诉求基础上的秩序与发展。人类政治活动中始终存在两种相互影响和制衡的力量,一是权力的力量;二是民众的力量;人类政治发展存在权力化与民主化的交替和博弈,从中生发出政治法治化诉求:  相似文献   

13.
《社会》杂志这几年越办越好,我每次一拿到手.就被它所容纳的丰富内容所吸引。我认为,它具有以下3个特点:(一)通过社会现象来反映社会问题,提出的社会问题很有深度,这些民众的观点可供有关部门参考。(二)栏目繁多.揭示的社会问题十分广阔,从政治、经济、文化到海外各种现象,读了新鲜而目不暇接。(三)文章的取舍与编排也很有特色。有议论、调查报告、名著赏析、社会故事、小资料等等。一册在手,从家庭到社会,从宏观到微观,从家事到国是,尽人眼中。谢谢编辑部的同志作了大量的工作。如果让我提建议,我就说两点,第一,抓…  相似文献   

14.
研究黄宗羲思想,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当时的时代和时代思潮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黄宗羲思想的渊源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关于黄宗羲学说本身各方面的研究问题。关于第三个问题,这次会议上有很多好的论文。但应该说,这一研究工作的某些方面现在仅仅是开始。比如他的经学,他的文艺思想、他在天文立法等方面的科学思想,以及他与西学的关系等等,我们涉及的还很少。就是对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特别是对他的哲学思想的研究,也还只是初步的。这方面的研究有待于中国思想界学者的努力,也有待于《黄宗羲全集》的很快出版。关于前两个问题,我有一些想法在这里提出来,请教于诸位。第一个问题是黄宗羲生活的时代和时代思潮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有争论是件好事,我个人也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当时有雇佣关系出现,也就是说有某种资本主义萌芽或曰  相似文献   

15.
地方志是一方的百科全书。编修地方志是一项造福于后人的百年大计。那么,修志能不能直接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呢?能。利用方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一项行之有效,大有可为的工作。我们祖国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不仅历史悠久,幅员广大,而且有比较详尽的文字记载,纵的有二十四史,横的有八千多部方志,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历史资料,这是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所罕见的。这是我们民族的光荣和骄傲。典籍浩瀚的地方志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料宝库。从浙江省现存的地方志来看,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就罗莎·卢森堡对自然美的欣赏作些粗浅的论述。1“主要的事情是要个人”1916年12月,卢森堡在写给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员玛· 武尔姆的一封信中说:“……你必须始终是个人。主要的事情是要是个人。而这就是说:要坚定、明朗和高兴,是的,无论怎样也要高兴,因为哭泣是弱者的事情。是一个人,这就意味着一生不动摇,任凭‘命运的伟大天秤’来处置,如果这样做是必要的话,同时插要享受每一个明朗的日子和每一块美丽的云彩。唉,我不能就怎样做人这个题目写出一些办法来,我只知道,人应当是怎么个样子,而当我们一起在沮丹德散步而田野上是一片红色的…  相似文献   

17.
经济和政治是两个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概念,离开了经济来谈论政治以及离开了政治来谈论经济,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探讨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固然要从经济的角度进行,但也要从政治的角度展开。在当前人们较多地以经济的视角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途径时,特别需要从政治的角度,来确立一种经济发展之政治观。作者主要从经济发展的政治环境入手,探讨了经济发展的若干政治因素,并提出了如何改善政治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文学”的回顾和未来文学的展望,是难做的题目。“回顾”应该多少看出点儿门道来,“展望”应该经得起未来事实的考评。“理智”不要我写这种文章,因为对“新时期文学”说不上有研究,说话很可能不着边际,更怕被将来的实际打嘴巴。然而,有一种什么情绪使我提起笔来。这情绪的背后似乎也含一点儿“理智”,就是认为大家关于这题目的讨论,也许成为“文学”这个系统“自动控制”的一种因素,我说的即使错了,即使将来因此脸红,现在也可以使行家们在批评我的错误时思考一些问题,可以使将来的文艺思想家知道八十年代后期曾有我的这种胡涂观念,而引为教训。第一,我认为中国“新时期文学”仍然与政治有很密切的关系,近十年来,仍然是“政治先行,文艺后变”的历史。如果没有结束所谓“文革”,就产生不出“伤痕文学”,“伤痕”只能在身上和心里,不会有人(或极少有人)把它变成文学。“反思文学”呢,也是随着对所谓“文革”政治总结、随着政治上对“十七年”的反思而出现的。“开放”政策的酝酿、确定和实行,更是文学“开放”,广泛容纳世界文学新艺,发生“中国的现代主义文  相似文献   

19.
马蓉蓉 《探求》2005,(4):51-53
本文认为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应该从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英达 《社会》1990,(11)
社会学自恢复重建十年来、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八个方面的问题一、关于社会学本土化就一般认识原则而言,借鉴、扬弃的方针是得到认同的,争论的焦点主要是怎样认识和把握西方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其实质是中国民族文化与西方特定文化的认同问题。二、关于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主要有五种观点:①指导理论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②继承论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