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巴赫金站在哲学的高度考察语言活动 ,确立了超语言学思想。他对语言学的研究建筑在话语之上 ,认为话语是语言的交际单位 ,一切语言现象都通过话语来考察。话语理论成为一种活的语言理论 ,构成了独特的话语语言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用巴赫金的超语言学理论,从话语的对话性角度,分析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认为阅读应被视为对话,一种读者与文本间的对话,阅读过程则是对话过程;一次成功的阅读应是一次成功的对话交际,是一次成功对话交际技巧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话语的社会性与对话性--巴赫金的超语言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基于他的语言哲学,巴赫金的超语言学对语言的关注,始终没有离开过语言的社会-历史性及其意识形态内容,因而对话关系成为超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表述成为超语言学的理论核心,表述的5个特性使话语始终置于社会性与对话性的光照之下,这使得超语言学不仅有别于传统的历史语言学和现代的描述语言学,而且拓展了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研究范围,也为文章写作和语言教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4.
5.
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在现实的交际语境中研究话语,揭示了话语的对话性本质,并阐述了与该本质相联系的有关话语的主体性、意义、内在话语、理解与表述的对话性等概念。以此理论观照翻译,显示出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对话性。  相似文献   

6.
庄子“三言”与巴赫金 “超语言学”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中“寓言”、“重言”和“卮言”有极重要的理论价值,其本质含义分别是:一、“寓言”是虚构的托之他人之口的话语,外在地表现为主客之间的对话;二、“重言”既能够表现说话者本人观点的他人话语,又是权威性的他人话语;三、“卮言”是直接描述、陈述事物的出于己口的话语。“三言”是庄子从交流对话的维度对话语进行的分类,这和巴赫金从超语言学维度中对话语的分类相通。庄子“三言”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观念和巴赫金的超语言学理论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这表明,庄子的语言观念既超前又朴素,在我国文学理论史上应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巴赫金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在哲学思想来源上,马克思主义对于苏联著名的思想家、文艺批评家、语言学家和哲学家巴赫金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他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哲学》这本书用马克思主义充当标题,仅是因为当时苏联的政治环境使然。其实不然,巴赫金在论述语言问题时,尤其是在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哲学上的梳理与批判时,成功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实践论以及辩证法,深刻揭示了话语主体之间的对话性辩证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应该认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剖析,揭示了这一理论关于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哲学意蕴,阐明了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境是巴赫金超语言学和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语用学之语境,其主要因素如言语主体、场合(时间和地点)、话题,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等,都是围绕话主这一核心而展开的,仅仅是话语展开的背景因素。而超语言学的语境,则不仅是话语展开的背景因素,而且是话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动力因素,因此语境成为一个充满张力的话语场,所以巴赫金给语境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生态语言学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拥有系统化的教材、专门的学术期刊、专业化的科研团队、和国际化的学术会议等,已经基本形成核心的学科研究内容和常用的研究模式,但研究路径的多元化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使得学科的整体性受到挑战,如何构建融合多个研究范式的理论框架是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文章运用马克思“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及由此抽象出来的哲学思想和生态内涵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语言学的相关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从哲学维度确立生态语言学各研究范式间的融合点,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向生态语言学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反思、结合生态语言学实践的完善是生态语言学突破问题域、走向新高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阿佩尔和巴赫金共同致力于一种对话伦理的建构,但他们的取向并不全然相同。 哈贝马斯注重交往伦理学,以沟通为目的,是一种弱对话形式 ;阿佩尔受研究共同体的启发,发展了一种 论辩伦理学,要求一种非常理想而严格的强对话形式,类似心灵相通的要求 ;巴赫金的则是一种散漫的对 话主义,更加接近耶稣式的撒播。前两者实际上要求一种相对比较规范的对话伦理,容易导致封闭和“独 白化”。相比之下,巴赫金的理论具有更加彻底的宽容性和“对话性”。在差异之上,是他们共同的道德激 情和对传播德性的追寻 :在这个缺乏信仰和不确定的年代,确实需要深入思考传播伦理问题,以发展出一 种更具弹性、更宽容、更能产的道德探讨机制,而开放的对话思维是可选择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转型与变革中,中国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双创”时代。“双创”既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性的特征决定了应将“双创”纳入其视野中,并不断深化对“双创”的认识。通过对“双创”的概念和本质、“大众”群体在“双创”中的地位和作用、“供给侧”改革与“双创”的关系、“双创”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作用、文化建设对“双创”的引领等六个方面的理论思考,进而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地指导“双创”实践。在将“双创”纳入马克思主义视野中,还需要坚持历史与现实逻辑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知行合一的方法论来指导“双创”。因此,将“双创”纳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多元价值共存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挑战,必须要拓展其理论框架,以交往实践取代传统的对实践的理解。西方的交往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依赖于论辩共同体的建构,以确保社会主义硬核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又是前者的目的,两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诠释其大众化内涵,能够使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未来路径。  相似文献   

15.
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开始趋于多向度理解、多样化架构的发展格局,成为诸多基于对本土文化及社会实践语境的自觉反应、参与和应对从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表达的人们之间的话语。对"中国化"的多维表达应采取宽容态度,理性对待它们各自合法的生存空间及其对本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意义,通过积极对话和相互支持,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巴赫金对话理论视野下的林纾翻译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理论是巴赫金思想的核心,也为人们理解翻译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翻译的多重对话性。本文从对话理论角度,详细阐述了林纾在翻译过程中,与合译者、作者/原文、读者及时代语境的对话关系。这也证明,翻译是作者、译者、读者共同参与的以文本为主题、以文化语境为背景的一场对话。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修辞学是当代西方修辞学的主流理论形态,该理论研究的基本命题是修辞参与社会构建,人们通过话语修辞活动传递信息、参与社会事务并进行社会实践与合作。巴赫金对话主义理论中有关话语的对话性、语境论以及话语意识形态的哲学思想蕴含着深厚的社会修辞学思想,在本体论以及认识论上给西方传统修辞学带来了理论给养,推动了当代西方社会修辞学研究范式的确立。基于此,从话语构建与阐释维度探讨了巴赫金对话理论所蕴含的社会修辞观,进而明晰社会修辞学的理论本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18.
对"意识形态"一词含义的解释和界定,众说纷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地阐述了意识形态的基本含义并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来源及其本质。秉承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的基本精神,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应从3个维度上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意识形态具有政治导向、经济规制、社会文化整合以及服务于对外战略等功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充分显示了先进意识形态的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