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粮食安全与种粮补贴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民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是我国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局。通过对2004年粮食直补情况的调研,我们认为: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目标定位应放在“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弥补粮农收入为目标,以稳定粮食产量为调节目标”上。总结江西粮食直补效应及各地直补实施中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将现行直补纳入农业税减免、统一规定全国粮食补贴下限并设立种植规模补贴、粮食补贴费用应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以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直接收入补贴制度、建立和完善包括农业补贴在内的农业支持法律体系、设立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低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对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进行分析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作用机理上是互补的,实践中应该同步运行,配套实施.我国现行粮食补贴政策低效率的原因在于补贴收益的分摊不利于农民、价格支持低效率、直补执行成本高、补贴水平低.提高粮食补贴效率应从补贴方式、补贴工具、补贴环节和补贴程度上入手,以期实现增产增收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补贴制度绩效的成本—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粮补制度治理结构安排的效率标准对我国粮食补贴制度绩效进行了成本一效应分析,研究发现尽管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制度在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总体效果,但从成本一效应分析的视角看,近年我国粮食补贴制度的绩效却不甚理想,表现在粮补制度治理结构安排没有基于效率标准,从而使政府取得既有总体政策‘效果的公共支出成本过高.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了若干粮食补贴制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东 《理论界》2007,(12):76-78
当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是农民增收优先、兼顾粮食安全,据此评价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发现,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的经济效应已初步显现,且后者大于前者。但从长远看,该政策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促进农民增收的效应难于持续;粮食主产区补贴标准低于非粮食主产区;政策执行成本偏高;可能引起粮价下跌而抵消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会刺激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为此,我国必须继续改革农业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调动农场主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美国和欧盟对直接补贴政策的重视程度和强调程度均非常高,其中美国的实施更为全面彻底.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增加粮农的收入,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水平.通过对粮食规模经营大户、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大县实行更加有力的财政支持,完善我国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由于定位不准且制度设计有缺陷,我国现行粮食直补制度对农民增收贡献甚微,也不足以促进粮食增产,难以实现其既定目标.在取消该制度不可行,完善该制度亦将面临目标落空危险的前提下,必须对该制度从目标、资金来源和补贴依据等方面予以转型,最终建立我国法制化的粮农收入直补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直补政策效率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粮食主产区直补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是多维的,对其效率评估也不能一概而论.中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直补政策,在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综合效率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粮食直补政策Malmquist生产率偏低应主要归咎于技术无效率,提高粮食直补生产率应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为此,应在财政能力可及的范围内提高直补标准,扩大直补规模;加强粮食直补信息化建设,简化补贴资金发放程序;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推动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提高粮食直补资金利用效率;因地制宜优化粮食直补制度,甄别制度优化重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构建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我省58个县市财政预算内资金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出全省各县市财政绩效的综合排名;通过具体因素分析,对若干典型县市财政绩效做出了客观评价,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进一步提高财政绩效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梳理和分析我国现行的农业补贴政策,并从理论上分析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将我国18个省份(12个粮食主产区、6个非粮食主产区)分成三个地区组,建立六个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1)农业补贴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种粮积极性等途径提高了粮食产量。在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农业补贴对粮食产量的提高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非粮食主产区的边际效应略强。2)农业补贴主要通过促进农业产出增长、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途径提高农民收入。三个地区组农业四项补贴的增收效应均是显著的,低产值的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边际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粮食补贴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补贴的核心是粮食补贴.粮食补贴能否对实现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双赢发挥积极作用,关键在于能否利用市场机制,以利益杠杆调动粮农的种粮积极性,使之能够从增产中增收,从而主动地寻求更高粮食产量上的均衡收益点.通过粮农种粮收益函数的构建,从粮食安全的视角分析粮食补贴与粮食安全(粮食产量)、粮农收益之间的关系,将粮农作为市场竞争中的经济人看待,确定了既能刺激粮食生产,又能减轻财政负担的合理补贴结构和最佳粮食直接补贴量.  相似文献   

11.
种粮补贴绩效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种粮补贴就是财政资金直补到农民,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但种粮补贴的支出和使用中存在资金效率低下、农民增收效果欠佳等问题。如何提高种粮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形成保证农民收入长久增长机制的有效手段。引入合理的资金运作机制,中央通过贴现提前支出种粮补贴,引导农民把种粮补贴资金用于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财政资金乘数效应的发挥,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而政策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对政策的认知程度。文章利用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对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的认知情况,发现农户对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内容的认知程度不高,农户对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目标的认知出现分化,政策的宣传和执行落实力度对农户认知的影响尤为重要。提出政府应对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以及提高粮食主产县的农资综合补贴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补贴政策是世界各国支持农业发展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重点集中在粮食生产领域。现有的粮食补贴政策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市场机制扭曲、补贴空间变小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我国应逐步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各自的功能优势,建立以粮食目标价格为核心、以国家收储和种粮直接补贴为配套手段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粮食目标价格应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旨在熨平粮价波动的市场风险;保留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水平,以均衡城乡居民收入;重新定位政府粮食收储功能,确保口粮安全。为避免政策调整可能导致的市场大幅波动,并为粮食目标价格实施创造条件,粮食补贴政策改革需要积极稳妥地采取"两步走"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省际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板数据和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省际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实证研究表明,财政在小口径支农、科技支农、基建支农和农村社会救济方面的投入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即支农绩效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科技支农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绩效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以及省际间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各DEA无效省区在四项支农投入上存在不同的改进方向,其中基建支农支出的改进潜力最大,紧迫性也最高.  相似文献   

15.
结合当前农民享受粮食补贴政策的实际情况,对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应进行了深入调研。存在问题有:粮食补贴政策对提高种粮农民收入不明显;粮食补贴过于分散,不能形成拳头效应;补贴发放的时间过晚等。相应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定粮食补贴条例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对于短期内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三农”问题的破解等方面具有局限性。为此,应创新农业补贴方式,在保留现有补贴政策的同时,从战略上逐步构建旨在加快农村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社会转型的农业补贴机制,并使之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补贴方式。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就是对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企业进行补贴。这既有利于“三农”问题的破解、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政策实施成本的降低,也更符合WTO的规则要求。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支粮政策是影响农户粮食生产种植决策行为的关键因素,较好的政策设计能够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以2014—2019年江西省62个粮食主产县面板数据为基础,对江西省财政支粮投入、粮食生产时空演变特征及粮食生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粮食生产空间集聚特征日趋明显,财政支粮政策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粮食增产效应为正外,病虫害控制、科技推广、直接挂钩补贴等政策投入与粮食产量之间具有一定负相关性;价格支持政策增产效应并不显著,建议要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完善财政支持保护政策、使政策设计更显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8.
对粮食直补政策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文  赵伟 《天府新论》2005,(Z1):65-66
粮食直补政策是国家为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同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而提出的.笔者认为,在农业生产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不如将直补资金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的农村改革,使得我国“三农”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中心,是重中之重。湖南省农村30年改革发展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就是:农民增收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主线。论文从总量、结构、阶段性、差异性和政策效果等角度回顾和分析了30年来湖南农民收入的演变和现状,得出转折点上湖南农民增收不容乐观,因为:中国经济大背景下农民增收难,粮食大省农民增产不增收,务工经济对地方财政贡献度不大,农业基础薄弱,贫困面还很大。因此,需要促进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统筹城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市民化;深化农村市场改革,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财政支持“三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粮食直补政策的"公平价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学者们对"公平价格"理论有不同的见解."公平价格"理论丰富的内涵可弥补粮食市场和粮食直补制度的不足.我们可以此为基础,借鉴国外相对完善的补贴制度,建立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以粮食直接补贴、价格支持、配额生产、执行监督为保障的多种配套措施相结合的国家粮食价格干预措施,全面保障国家粮食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