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鲜明 《理论界》2012,(4):211-212
英语教学的人文内涵挖掘,是深化英语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现实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工具技能性注重得比较多,对语言文化的人文内涵却挖掘得很不够,使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内涵日益淡薄。本文有针对性地简述了对大学英语教学人文内涵挖掘的客观必然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公鑫 《南方论刊》2011,(Z1):86-8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活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的育人作用。在新一轮课改中,我们要防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从第二语言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学习者自主”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探讨了“学习者自主”在英语教学上的启示,提出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调查地方普通高校外语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数据结果显示,在课程设置、教师教学观与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观和学习行为三大方面,均为工具性特征,缺乏人文取向。基于此实证结果,探讨如何加强外语人文教育元素,实现外语教育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从大纲、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师业务水平四方面分析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大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和趋势,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外语课程须在树立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服务的意识和满足学生外语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两个原则的指导下,确立如下改革方向:优化单项语言技能课程,发展学生初步外语学术能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现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蓝洁 《阴山学刊》2021,(2):100-106
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教师在教授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要巧妙地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工作中。以产出导向法为基础,遵循“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切实有效地对学生开展“学用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两者融合的新路径。研究表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和假设与“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7.
林秀华 《南方论刊》2010,(2):110-111
新课程标准给语文课的定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人文性则指要使学生通过语文的载体,体会更多的文化魅力。所谓人文性,我国《辞海》称:“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具体化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常青 《理论界》2013,(4):190-192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外语教育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教学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本文分析了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指出翻译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并针对翻译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提出翻译课堂教学改革应从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出发,充分挖掘翻译素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审视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有关问题,很有必要。教学实践表明,“合作学习”与英语教学的结合是可能的,而且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 ,大学英语教学多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语言知识或能力的学习上 ,从而忽略了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即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其实 ,语言知识或能力仅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基础 ,我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过分重视或仅停留在这个“基础”上 ,否则 ,大学英语教学仍会重蹈费时多、收效低的覆辙。大学英语教学水平要想得到真正提高就应从交际的内容入手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而这也才是大学英语教学以及学生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1.
由于语言教育界持有语言“工具性”的看法,使得英语教学内容的各方面比重得不到明确和合理的规定。是着重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还是着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抑或是着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的学习?这种模糊和不确定的认识导致了英语教学实践从整体上偏离了英语教学的本体要求,产生了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低效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从6所样本大学的英文官网搜集获取其本科人文教育课程的大量、详实的电子文本,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探究当代美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研究者从美国当前人文教育课程的定位、目标、课程设置及内容建设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指出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始基性地位而不可或缺;名校“精英”抑或普通公民都需要良好的人文教育,只有程度水平的差异而无素质规格培养的壁垒;课程设置则兼有结构化与开放性的特点;在内容上则体现出永恒性与时代感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学习分析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构建新的教学法,更新教学与管理的方式。针对高校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无法有机融合的现状,S-ISAL(Space-based Information search and Analysis Learning)应运而生,它是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信息搜集与分析的教学模式,将学习分析技术引入大学英语混合式课程中。探究该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适切性和实效性是文章的研究重点,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互补,为大学生在线英语学习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路径,并提升大学生自适应学习能力和在线学习绩效。  相似文献   

14.
田芝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1):112-113
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过于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实际情况,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对改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探索新道路、实践新方法,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和模式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针对“大班 小班”教学模式中小班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革命大辩论中,我们与奇谈怪论者们辩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坚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还是“要挑选中学生好的,要直接上大学”?这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必须辩论清楚。从工农兵中选拔学生,是毛主席关于改革招生制度的伟大指示,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带来的一项重大成果。这一新生事物一经产生,就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重“教育”功能,轻文本熏陶;重工具性,轻审美性;重古轻今,重经典轻“发现”等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它应该立足于工具性,让学生接受人文熏陶,潜移默化地感知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髓。不能满足于串讲和一般性的知识介绍,也不能无限制地追求所谓的思想意义和政治教化。  相似文献   

18.
费孝通先生在《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一文中直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跛脚问题。他认为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形势下 ,在“世界性的战国时代”,社会学过多地关注了学术或知识“工具性”的发展 ,忽视了对社会学“人文性格”的关注 ,进而缺乏对社会人文精神养成和发展的影响 1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 ,社会学如果缺乏了帮助社会成员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缺乏了对个体人格完善的影响 ,不仅与中国学术传统的位育性格不合 ,而且失去了社会学本该存在的理由。到目前为止的社会学之所以在追求工具性的道路上离人文关怀越来越远 ,…  相似文献   

19.
与过去的中学语文教学相比较,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存在“淡化汉语基础知识教学”的倾向,过分重视“人文教化”作用,这似乎是“极右”和“极左”的两种表现形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避免那种机械、呆板、孤立的“右倾主义”;又不会走向空洞、片面的“左倾路线”,使中学语文真正变成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呢?我们认为要以句群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内勾外联”,实现各种知识、能力的有机整合、统一。  相似文献   

20.
谢燕斯 《南方论刊》2011,(12):111-112
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虽已经由新课程标准一锤定音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要真正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共识尚需时日,而要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更是一件有待时日的事情。本文从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通过对字词积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训练、综合实践等各教学环节的具体分析,就如何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试图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张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