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浙江未来人口预测及人口控制对策(一)预测的依据.预测根据国家整体人口战略决策下的浙江省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近年来我省人口变动的实际情况,以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系统工程综合法,建立人口数字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我们编制了“人口发展规划模型”软件(软件已通过评审).在利用该软件进行计算机人口仿真过程时,未来人口有关自然增长部分的参数,系在较准确地测算了1982年以来浙江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梳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建立了人口总量增长、未来老龄人口和劳动人口三个预测模型,通过SPSS软件拟合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发展曲线,及劳动和老龄人口历年增长率的曲线方程,得到预测未来人口总量、老龄人口和劳动人口所占比例发展趋势。预计在2026年我国人口总量达到峰值(142010万人),这与国家人口战略研究报告中预测的数据接近。根据计算的结果,结合修正的道格拉斯模型,讨论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省历年人口数据为参数数据,依次对未来总和生育率、期望寿命、出生性别比以及生育模式等参数进行了估计;再以2000年户籍数据为队列数据,采用队列因素法的场景预测方法,预测并分析了未来40年安徽省人口总量、人口分布、老龄化人口和劳动适龄人口等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人口数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了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以2005—2020年四川省老龄化人口数据为基础数据,充分考虑到扰动因素和驱动因素等新信息影响,以及模型中差分到微分直接过渡导致较大误差和建模数据的特点,构建改进的新陈代谢离散DGM(2,1)模型对四川省老龄化人口数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四川省老年人口规模在未来的几年内不断扩大,将会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1978 年以来唐山市人口发展的现状,选择唐山市1978-2005年的总人口统计数据来建立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和Logistic 人口模型,并运用2006-2007年的总人口数据来验证模型,对唐山市未来8年的总人口数进行了预测,以期对唐山市统筹人口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生育政策调整会改变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对未来人口结构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生育政策调整幅度设定三种生育政策实施方案,运用队列分要素法的基本原理构建农村人口预测模型,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2014-2035年中国农村人口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方案一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将进一步缩减,到2035年,人口结构金字塔呈“倒三角”形态,人口发展的衰退趋势明显;方案二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会明显增加,到2035年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方案一有所缓解;方案三中,农村出生人口数进一步增加,到2035年人口结构将更加年轻化,人口发展较为稳定。可以说,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有利于缓解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性矛盾,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荔波县是一个瑶族人口聚集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以荔波县瑶族民族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荔波瑶族民族传统文化对瑶族地区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快瑶族地区现代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准确预报人口增长是人口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签》公布的人口数据分别建立了CM(1,1)模型、Leslie模型、Logistic模型来预测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并比较了这几个模型预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宣城未来100年人口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定性分析和定量预测的方式预测了宣城市今后100年人口自然增长趋势,指出未来人口的主要矛盾是人口总量过多和人口可能老化严重。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人口预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黑龙江省人口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按中方案黑龙江省人口将于2018年左右进入负增长,人口数量将达3 896.11万人,高方案将于2032年进入负增长,人口数量将达4 004.8万人。人口老化将很快成为人口的又一个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11.
对小区域人口数据的插补方法、平滑方法与预测方法进行详细研究,并针对小区域人口时间序列数据结构变化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渐消因子与滑动窗口的预测方法。该方法不对现有人口预测模型的结构进行任何改变,只将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地区人口规模比例、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之差等模型参数视为动态变量。通过滑动窗口不断引入新的预测值更新模型参数,同时利用渐消因子不断强化新增信息作用,弱化历史信息影响,提高参数的时效性与模型的灵活性。以湖南省澧县32个乡镇1998—2015年人口数据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大量的人口预测与分析。结果显示:1.附加人口总量约束信息的人口预测模型总体预测精度要高于未使用人口总量信息的纯数学模型;2.通过数据平滑处理可减少偶然因素影响,预测精度可提高5%8%;3.采用本文所提方法可显著改善现有模型的人口预测能力,预测未来5年和10年的人口数量,预测精度可分别提高18%和33%。  相似文献   

12.
云南未来人口发展预测及经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一步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云南省在较长时期仍然将稳定实施的人口控制政策的主要目标,这一目标的逻辑结果是在21世纪中叶左右使云南人口实现零增长,并在持续的负增长过程中减少云南人口总量①。因此预测未来云南人口增长的趋势,并对4个预测方案进行比较和评述,估计云南峰值人口规模、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抚养关系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重要人口指标未来变化的可能性,分析与这种变化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未来劳动力供给趋势的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的供给涉及到人口规模、年龄结构变动以及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虽然关于北京市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力资源)方面研究的预测比较多,但由于北京市劳动参与率的数据和分析缺乏,因此劳动力供给的预测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相关的预测多是根据2000年普查资料为基础进行的,预测结果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出入较大。为此,以2005年最新人口和劳动就业数据为基础,采用联合国PEOPLE人口预测软件,并在调整分析劳动参与率数据历史变动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对北京市未来劳动力供给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多方案的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的劳动力供给在经过一个时期的增长后,绝对规模和比重都将出现下降,提高生育水平无助于改变这种状况,而人口的迁移如果规模不是足够大也难以改变这种状态。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劳动力供给即将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人口预测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提出,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它的未来发展状况,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所以,人口预测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的研究.运用统计学建立自然增长率与时间之间的模型,用SPSS软件拟合一条线性方程,对上海市人口在未来十年的发展做出预测,旨在为上海市政府制定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计划提供人口统计上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出生人口位移系数预测法,根据21世纪前20年出生人口基础数据,预测2021—2035年全国小学在校学生数及其城乡分布;提出三种生师比预测方案,预测2021—2035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规模变化及其城乡分布,测算出未来15年平均每年新增小学教师最低数为12.5万人。基于以上预测,文章提出应对小学教师变化的政策建议:要适时调整小学生师比,保持小学教师培养规模适度,加快小学教师结构优化与素质提升,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配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深圳市1979-2010年人口变化的数据,采用ARMA模型与多项式回归拟合模型,预测了深圳市2011—2020年的总人口数;再用多项式拟合方法,预测了全市未来10年人口的年龄结构、医疗床位需求总量及各区医疗床位需求量;最后,选取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相关数据,预测了患者在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就医的医疗床位需求量.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人口预测为多因素预测,为此采用了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模型对河北省2010年、2020年、2030年的人口数量进行预测。该模型方法简捷,结果比较符合实际。同时综合分析总人口、年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确定了河北省未来人口增长的高、中、低三种方案。  相似文献   

18.
瑶族民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百年来,瑶族民歌不仅承载了瑶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情感,而且蕴含着瑶族社会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2001—2021年间的"瑶族民歌"主题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并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计量统计与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20年来瑶族民歌研究经历了从其民族音乐特征、民族文化特征、文化传播旨趣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基本探索、快速增长到逐渐趋于平稳的发展过程,并已成为了一门多学科多视角研究的地方性显学,且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团队,但各团队及机构之间的合作还不够充分并有待加强.瑶族民歌研究主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聚焦在其音乐性、民族性、文化性等方面.瑶族民歌的未来研究将更加重视当代的学术关怀,着力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资源;注重内部与外部的有效融合,不断拓宽瑶族民歌的研究视野;立足整体性立场,形成瑶族民歌研究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以河南省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数据为基础,对河南省未来人口发展过程中顺序出现的出生人口高峰、劳动年龄人口高峰、总人口高峰和老年人口高峰的态势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人口高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人口预测和人力资源供给分析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提出的,它们未来的发展状况,对于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在对福建省"十五"期间人口与人力资源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对福建省"十一五"期间人口与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初步预测,旨在为福建省制定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人口统计上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