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浮云》第一部发表于1887年(明治二十年),被公认为是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浮云》的作者二叶亭四迷,原名长谷川辰之助,1864年2月生于江户市谷,父亲是一个封建领主的家臣,明治维新后当地方小官吏.二叶亭四迷少年时期跟随为官的父亲到过名古屋、松江等地.早年接受汉字教育,因此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熏陶.1881,考入东京外国语学校俄文专业班,目的是想作外交官,但在学习期间他逐渐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由于俄罗斯的优秀文学作品给了他强烈的影响.他是学俄语的,在学校执教的有不少是俄国人,他们把俄国文学名著如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等作为教材给学生讲解.这样,二叶亭四迷在读书期间,读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冈察洛夫等人的作品,对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及在沙皇专制制度下挣扎的“小人物”形象,有较深刻的理解.同时,他还接触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论著.广泛涉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名著,使他对具体作品有明确的理解;大  相似文献   

2.
日本近代文学与“言文一致”运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明治时期展开的"言文一致"运动包含了众多复杂的侧面,二叶亭四迷等日本近代作家所进行的文体实验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日本近代文学与"言文一致"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会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言文一致"运动以及二叶亭四迷等近代作家的文体实验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二叶亭四迷的名字对于我国读者来说,是不大陌生的,六十年代初,我国曾出版过他的小说集。与此同时,也有人撰稿介绍“作为文学翻译家的二叶亭四迷”。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建国以来对二叶亭四迷介绍研究工作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社会背景,二叶亭的介绍研究中断了一个时期。近几年来,一些文章曾涉足于二叶亭四迷的创作领域,对他的创作活动作了一些概括性的评介,《二叶亭四迷小说集》也于今年再版。  相似文献   

4.
《狂人日记》和《浮云》的创作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使一个民族的文学实现具有革命性的创新,必须注意汲取优秀的域外文学的营养;对外来文学的接受切忌横移,必须经过选择和消化;只有把借鉴外来影响与继承民族艺术的优秀传统和拥抱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民族艺术的崭新时代。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两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鲁迅的《狂人日记》与二叶亭四迷的浮云的平行比较研究,来深入具体地阐释这一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浮云》是日本作家二叶亭四迷的小说作品,作者通过明治初期的一个小人物文三丢了工作、失去恋人,小小的愿望被无情地粉碎后,成为了社会上多余的人的遭遇,反映了明治初期日本知识分子的苦恼,揭露了明治时代官场的黑暗和世态的炎凉,批判了当时社会中单纯模仿西方社会的种种浅薄的所谓"文明开化"的现象。小说的写作深受俄国文学的影响,运用了追求内容与表现一致的言文一致体,以及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是近代文学作品中第一部反应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浅析《伊豆舞女》的创作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是以初恋为题材的一部短篇小说,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它不落俗套,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小说中带有日本传统文学中所特有的内质美感,洋溢着在平凡生活中所撷取的青春气息。本文试图探究其成为日本近代抒情小说佳作,并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典范的缘由。  相似文献   

7.
日本作家兼译者二叶亭四迷和日本左翼电影人厚木塔卡成为西方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比较研究可见,二叶亭四迷和厚木塔卡在翻译语境、翻译目的、翻译价值和翻译策略上有很大差异。但是,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却体现出共性:都具有翻译功能主义思想,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都体现了译者的意识形态。日本的翻译行为研究表明了翻译是如何在特定的情形中起作用的,也揭示了翻译是如何在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之间变动不居,使得非规范意义根据文本的历史和文化语境而变化。这些研究可为翻译行为研究与话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
清末四川地区,由“破迷子”“务本子”编辑或校正的川刻宣讲小说多达八部。其中,务本子编辑的宣讲小说有《照胆台》《惊人炮》《自新路》,破迷子编辑的宣讲小说有《大愿船》《孝逆报》《脱苦海》《上天梯》《保命金丹》。二人编辑的小说,讲唱结合,多取近时、近地之事,亦有不少改编之作,劝善主旨明确,故事性强。这些宣讲小说,昭示了晚清川刻白话宣讲小说的兴盛,丰富了晚清白话小说的遗存。  相似文献   

9.
"曾门四弟子"是研究晚清古文时必须涉及的一个概念,最早出自近代骈文家李详的《论桐城派》。"曾门四弟子"作为曾国藩之后接续古文文脉的晚清古文家代表,为桐城派后期别支"湘乡派"提供了创作倾向相对一致的作家队伍。而这一概念能被此后的文学史和桐城派研究接受并沿用,则离不开钱基博对李详湘乡派观点的进一步阐发。钱基博从文章源流和作品风格两方面深入分析湘乡派的创作实绩,构建与传统的桐城派分庭抗礼的晚清古文脉络,客观上明确了曾门四弟子在近代文学史中的地位。"曾门四弟子"从提出到接受,侧面反映出近代转型期文学批评视野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经典化是指某些文学作品在一定场域内“被一种文化的主流圈子接受而合法化”。扎西达娃的《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西藏,隐秘岁月》和《去拉萨的路上》等先锋小说发表不久即被多家选刊转载和多种选本选入,在文学传播场中快速经典化,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评定场中的经典化则存在众声喧哗现象,其于“世界文学空间”和大众文化场中经典化不足。从场域的角度考察扎西达娃小说的经典化,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当代早期先锋小说经典化问题,以及其在不同场域中经典化状况。  相似文献   

11.
马卡连柯的长篇小说《教育诗》,是苏联三十年代卓越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展示了在苏维埃社会里自觉地、有计划地实现共产主义教育的实践过程。在世界文学史上把它看作教育小说的典范。 《教育诗》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作品的主人公——是作家本人的形象。他把共产主义教育的无限可能性变为现实。这个形象在苏联早期文学中,与保尔·柯察金一样,是最肯定的艺术形象之一。  相似文献   

12.
四言一法     
《诗式》引黄叔度《看王仪同拜》:"春花舒汉绶,秋蝉集赵冠。浮云生羽盖,明月上银鞍。"二联句式相同,即许彦周所谓"四言一法"也。叔度为陈隋之间诗人,当时律诗之平仄、对仗尚未定型,更无论二联间句式之讲求变化,如阴铿:"潮去犹如盖,云昏不作峰。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四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界对所谓"正统"历史题材小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升温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的话语权、话语策略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90年代以来批评界的某些变化以及社会思潮图景的某一侧面,这将对今后的文学史写作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作家获取日本文学经验的自觉努力体现在小说创作之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专注于异域"文学经验"的"革命"却付出了规避生存实感的沉重代价,于是,在近代"小说界革命"的热烈场景之中,中国小说艺术本身却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一文学史的重要事实提示我们应当重新估价生存"体验"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进化史观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中占据主流,为绝大多数文学史家所采用,影响至深。作为小说史家的鲁迅,也受其影响。然而,在撰写《中国小说史略》过程中,鲁迅对进化史观进行了取舍扬弃。独特的小说史建构方式,使《中国小说史略》成为中国小说史学史上一部特点鲜明而又具有典范意义的学术文本。  相似文献   

16.
唐代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瑰宝。它的出现不仅引领了文人有意创作小说的潮流,还开创了“传奇体”这一种小说体裁,为后世特别是为明清时期小说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借鉴和广阔的创作思路导引。明代《六十家小说》、“三言”“二拍”等白话小说集在编创上皆受到唐传奇及其变体的影响,并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实现了较大的超越;而清代《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更是对唐传奇的直接沿承。“传奇体”的确立与发展,与明清“传奇体”小说经典之作的产生并走向经典化有着直接的关联。这种小说体裁的传承与变革,充分反映了“传奇体”小说的经典化过程,有着丰富而积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将鲁迅的《狂人日记》或陈衡哲的《一日》推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均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其实,《盛京时报》刊发的《幻想之妖》《红颜泪》《新教子》等长期被忽视的作品,正是具有现代小说明显特征的短篇白话小说。因此,虽不敢也无意妄断"第一篇"桂冠的归属,但却认为这些篇什的文学史意义理应得到符合文学革命实绩的确认。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文学(1840—1919)是古典文学的终结,也是现代文学的开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迈着趑趄的步伐,从中世纪走向现代世界;中国文学体系也跬步日积,从古典向现代转型。与中国古代文学史学科、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并驾齐驱的中国近代文学史学科,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近七十年来,中国近代文学史学科先后崛起了两个研究范式:一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研究范式;二是中国文学体系的现代转型研究范式。在这两个范式笼罩下,中国近代文学史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迄今为止,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研究范式的潜力虽然还未完全掘尽,但其局限早已有目共睹;中国文学体系的现代转型研究范式因其解释尚具一定的有效性而仍在学界流行,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不足之处也引起学者注意。这里刊出的五篇文章,从宏观到微观,对中国近代文学史学科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富有个性的探索。在宏观层面,马昕的《“晚清”还是“近代”》认为,“近代”概念依托旧民主主义文学研究范式,内中隐含着进化论的思路;“晚清”概念则与传统文学史观念接榫,内中隐含着更多变化和可能,因此用“晚清”替代“近代”或者预示着研究范式将发生新的转移。为构建中国近代文学史学科的自足空间,揭示其自性所在,马勤勤的《中国近代文学的发生学问题》以清末民初的女性小说文类的兴起为例,说明中国近代文学产生于共时空间中异常广阔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场域。民国古典文学是一个庞大的历史存在,在现有文学史体系中却无立锥之地,王达敏在《文学史如何妥置民国古典文学》中为民国古典文学回归文学史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路径。在微观层面,李思清的《近代文学视野中的“Christian Literature”》对新教传教士在华文学活动的研究史进行了简要回顾。他认为,传教士不仅带来了西学,也通过编、译、写等方式参与了近代中国的文学生产。潘静如的《近代诗词的“未充分经典化”及其研究》认为,由于近代诗人、词家距今太近,其作品并未充分经典化。因此,学者在研究中应慎选方法,以免出现“研究的热情与密度超过了被研究对象所能承受的阈值”的尴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直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学史的重镇。此次笔谈的四位作者李思清、马勤勤、马昕、潘静如是我文学所的年轻同事。他们与文学所另外数位青年学者一起,组成了一个很强的研究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学术群体。这一群体的学者春秋正盛,有鸿鹄之志。他们治学刻苦,又好深湛之思,或握灵蛇之珠,或抱荆山之玉。可以预断:他们与全国其他青年学者一道,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中国近代文学史研究领域另开新局。  相似文献   

19.
《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也是鲁迅第一次用“鲁迅”笔名发表的作品。它写成于一九一八年四月二日,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五日出版的《新青年》月刊第四卷第五号上。  相似文献   

20.
"框架式结构"作为组织情节的一种手法,在欧洲近代小说的诞生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它的形式来源很可能是流传到欧洲的古印度、古波斯故事集。本文一方面阐述框套法这一可能的源头,一方面努力说明在《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欧洲著名"框架式结构"故事集中,还存在着的另一个源头即欧洲结构传统对它的影响。另外本文还试图进一步分析"框架式结构"在文学史中有两个阶段的流变,一是在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过程中,"框架式结构"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二:是当其产生之后,"框架式结构"通过两个方向上的演变(同"漫游式结构"相联系;自身演变为情节的一部分)而得到的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