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冯小红  纪兴 《河北学刊》2006,26(1):209-212
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历史审视.张平认为,在社会发识,必将对河北文化建设进而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内源性推动作用;梁世和认为,燕赵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孕育了既追求圣贤之学又充溢豪侠之气的"圣贤-豪侠"人格,这一人格兼顾内圣与外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颇相契合;郝晏荣认为,在近代中国文化面临历史转型的关键时刻,燕赵人文精神呈疲惫与断层之势,并未完成历史自觉意识与社会理性观念的建构;冯小红和纪兴从人文精神与地域经济近代化的辩证关系入手,认为在近代河北高阳织布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当地独特的人文精神起了决定作用;樊孝东以传统知识分子史梦兰为个案,对其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囿于传统儒家文化的政教囹圄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近代社会转型的动荡中,史梦兰弃仕归隐、闭门笃学既是个人的无奈,更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的矛盾宿命.  相似文献   

2.
圣贤与豪侠--燕赵人格精神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世和 《河北学刊》2006,26(1):204-207
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历史审视。张平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唤起河北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必将对河北文化建设进而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内源性推动作用;梁世和认为,燕赵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孕育了既追求圣贤之学又充溢豪侠之气的"圣贤-豪侠"人格,这一人格兼顾内圣与外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颇相契合;郝晏荣认为,在近代中国文化面临历史转型的关键时刻,燕赵人文精神呈疲惫与断层之势,并未完成历史自觉意识与社会理性观念的建构;冯小红和纪兴从人文精神与地域经济近代化的辩证关系入手,认为在近代河北高阳织布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当地独特的人文精神起了决定作用;樊孝东以传统知识分子史梦兰为个案,对其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囿于传统儒家文化的政教囹圄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近代社会转型的动荡中,史梦兰弃仕归隐、闭门笃学既是个人的无奈,更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的矛盾宿命。  相似文献   

3.
从近代社会的转型看河北文化的优势与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晏荣 《河北学刊》2006,26(1):207-209
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历史审视。张平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唤起河北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必将对河北文化建设进而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内源性推动作用;梁世和认为,燕赵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孕育了既追求圣贤之学又充溢豪侠之气的"圣贤-豪侠"人格,这一人格兼顾内圣与外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颇相契合;郝晏荣认为,在近代中国文化面临历史转型的关键时刻,燕赵人文精神呈疲惫与断层之势,并未完成历史自觉意识与社会理性观念的建构;冯小红和纪兴从人文精神与地域经济近代化的辩证关系入手,认为在近代河北高阳织布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当地独特的人文精神起了决定作用;樊孝东以传统知识分子史梦兰为个案,对其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囿于传统儒家文化的政教囹圄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近代社会转型的动荡中,史梦兰弃仕归隐、闭门笃学既是个人的无奈,更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的矛盾宿命。  相似文献   

4.
樊孝东 《河北学刊》2006,26(1):212-214
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历史审视。张平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唤起河北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必将对河北文化建设进而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内源性推动作用;梁世和认为,燕赵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孕育了既追求圣贤之学又充溢豪侠之气的"圣贤-豪侠"人格,这一人格兼顾内圣与外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颇相契合;郝晏荣认为,在近代中国文化面临历史转型的关键时刻,燕赵人文精神呈疲惫与断层之势,并未完成历史自觉意识与社会理性观念的建构;冯小红和纪兴从人文精神与地域经济近代化的辩证关系入手,认为在近代河北高阳织布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当地独特的人文精神起了决定作用;樊孝东以传统知识分子史梦兰为个案,对其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囿于传统儒家文化的政教囹圄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近代社会转型的动荡中,史梦兰弃仕归隐、闭门笃学既是个人的无奈,更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的矛盾宿命。  相似文献   

5.
河北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春香 《河北学刊》2006,26(3):197-199
本组专题文章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深入解析。方伟对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社会化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燕赵文化人文精神是悲情情结、英雄意识、兼纳包容、变异情势和保守朴实所集合同构而成的,河北当代人文精神建设需要在对之现代性的梳理与阐释的基础上进行其自身的置换和构建。方伟还认为,在河北经济文化与社会不断发展中的"和谐河北"建设,欲实现这种精神价值理念上的社会化转换,通过物质发展、经济生活本身去间接地感知、传达,当会起到直接地以精神思想和文化活动去宣传、灌输所不能起到的也不可被替代的实际作用。张川平认为,自古以来在河北人文精神的生成、传承过程中,战争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战争的磨炼才使得燕赵人养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和精神气质。黄建生认为,人文精神是文学艺术的灵魂,文学艺术总是充溢着人文精神,因此,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和人类美好的精神创造,文学艺术在培育新的河北人文精神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马春香认为,河北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奉献进取、创新发展、诚实守信、质朴务实等四个方面,这一精神在河北努力建设文化大省及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日益显示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组专题文章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深入解析。方伟对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社会化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燕赵文化人文精神是悲情情结、英雄意识、兼纳包容、变异情势和保守朴实所集合同构而成的,河北当代人文精神建设需要在对之现代性的梳理与阐释的基础上进行其自身的置换和构建。方伟还认为,在河北经济文化与社会不断发展中的"和谐河北"建设,欲实现这种精神价值理念上的社会化转换,通过物质发展、经济生活本身去间接地感知、传达,当会起到直接地以精神思想和文化活动去宣传、灌输所不能起到的也不可被替代的实际作用。张川平认为,自古以来在河北人文精神的生成、传承过程中,战争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战争的磨炼才使得燕赵人养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和精神气质。黄建生认为,人文精神是文学艺术的灵魂,文学艺术总是充溢着人文精神,因此,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和人类美好的精神创造,文学艺术在培育新的河北人文精神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马春香认为,河北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奉献进取、创新发展、诚实守信、质朴务实等四个方面,这一精神在河北努力建设文化大省及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日益显示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学艺术在培育新的河北人文精神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专题文章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深入解析。方伟对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社会化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燕赵文化人文精神是悲情情结、英雄意识、兼纳包容、变异情势和保守朴实所集合同构而成的,河北当代人文精神建设需要在对之现代性的梳理与阐释的基础上进行其自身的置换和构建。方伟还认为,在河北经济文化与社会不断发展中的"和谐河北"建设,欲实现这种精神价值理念上的社会化转换,通过物质发展、经济生活本身去间接地感知、传达,当会起到直接地以精神思想和文化活动去宣传、灌输所不能起到的也不可被替代的实际作用。张川平认为,自古以来在河北人文精神的生成、传承过程中,战争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战争的磨炼才使得燕赵人养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和精神气质。黄建生认为,人文精神是文学艺术的灵魂,文学艺术总是充溢着人文精神,因此,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和人类美好的精神创造,文学艺术在培育新的河北人文精神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马春香认为,河北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奉献进取、创新发展、诚实守信、质朴务实等四个方面,这一精神在河北努力建设文化大省及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日益显示其作用。  相似文献   

8.
方伟 《河北学刊》2006,26(3):188-192
本组专题文章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深入解析.方伟对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社会化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燕赵文化人文精神是悲情情结、英雄意识、兼纳包容、变异情势和保守朴实所集合同构而成的,河北当代人文精神建设需要在对之现代性的梳理与阐释的基础上进行其自身的置换和构建.方伟还认为,在河北经济文化与社会不断发展中的"和谐河北"建设,欲实现这种精神价值理念上的社会化转换,通过物质发展、经济生活本身去间接地感知、传达,当会起到直接地以精神思想和文化活动去宣传、灌输所不能起到的也不可被替代的实际作用.张川平认为,自古以来在河北人文精神的生成、传承过程中,战争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战争的磨炼才使得燕赵人养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和精神气质.黄建生认为,人文精神是文学艺术的灵魂,文学艺术总是充溢着人文精神,因此,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和人类美好的精神创造,文学艺术在培育新的河北人文精神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马春香认为,河北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奉献进取、创新发展、诚实守信、质朴务实等四个方面,这一精神在河北努力建设文化大省及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日益显示其作用.  相似文献   

9.
燕赵人文精神的当代意义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慷慨悲歌精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求实务实精神,勤俭持家、慷慨行事的艰苦奋斗精神,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发奋图强、无私奉献的开拓创新精神,是燕赵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体系,曾激励河北人民,走过艰辛创业的岁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燕赵传统人文精神焕发活力,必须实现由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小农文化向创业精神、直隶情结向竞争精神、战争文化向建设文化、重农文化向重工文化、尚武精神向尚文建设、传统农耕文化向现代商业精神的创造性、地域开放向观念开放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慷慨悲歌精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求实务实精神,勤俭持家、慷慨行事的艰苦奋斗精神,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发奋图强、无私奉献的开拓创新精神,是燕赵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体系,曾激励河北人民,走过艰辛创业的岁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燕赵传统人文精神焕发活力,必须实现由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小农文化向创业精神、直隶情结向竞争精神、战争文化向建设文化、重农文化向重工文化、尚武精神向尚文建设、传统农耕文化向现代商业精神的创造性、地域开放向观念开放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人文和法制,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在讨论构建和谐河北这一时代课题时,不能不涉及人文精神和法制建设.河北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塞北草原游牧文化的交会地带,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史以来战乱不断.一部河北历史,既是一部战争史,更是一部追求和谐、追求法制的历史.所谓河北的悲情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主流,就是追求和谐和秩序.这种追求不仅表现在河北古代思想家的丰赡著述中,更体现在燕赵儿女前仆后继的英勇实践中.这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造就的人文精神,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对构建和谐河北,不仅不是历史的重负,而且构筑了坚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人文和法制,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在讨论构建和谐河北这一时代课题时,不能不涉及人文精神和法制建设。河北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塞北草原游牧文化的交会地带,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史以来战乱不断。一部河北历史,既是一部战争史,更是一部追求和谐、追求法制的历史。所谓河北的悲情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主流,就是追求和谐和秩序。这种追求不仅表现在河北古代思想家的丰赡著述中,更体现在燕赵儿女前仆后继的英勇实践中。这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造就的人文精神,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对构建和谐河北,不仅不是历史的重负,而且构筑了坚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人文和法制,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在讨论构建和谐河北这一时代课题时,不能不涉及人文精神和法制建设.河北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塞北草原游牧文化的交会地带,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史以来战乱不断.一部河北历史,既是一部战争史,更是一部追求和谐、追求法制的历史.所谓河北的悲情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主流,就是追求和谐和秩序.这种追求不仅表现在河北古代思想家的丰赡著述中,更体现在燕赵儿女前仆后继的英勇实践中.这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造就的人文精神,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对构建和谐河北,不仅不是历史的重负,而且构筑了坚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历史学科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在先秦史、隋唐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传统经济转型、海防近代化、晚清政治制度、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等研究领域形成一定特色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张恒寿、王树民、胡如雷、苑书义等多位史学家。目前,该学科拥有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点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中国近现代史为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为校级重点学科。现有教授26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29人,师资力量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00年以来,共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5部,在国内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85篇,承担省部级课题41项、厅局级课题106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0项。现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历史文选等六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及中国古代经济史、史学评论与文化传统、隋唐史、世界古代史、世界文明史等五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始建于1985年,出版了一大批古籍整理专著。文物室始建于1955年,收藏文物达千余件。资料室始建于1956年,现有藏书20万册,拥有中国史书库、世界史书库、丛书库、期刊库、工具书库、线装书库等六个书库,在全国同类专业的高校中,藏书首屈一指。燕赵文化研究中心于2006年建立,以河北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个领域为研究重点,加强与当代河北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紧密相关的环渤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史与燕赵文化史的研究,为河北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  相似文献   

15.
王文录  王立源 《河北学刊》2006,26(2):186-188
本组专题讨论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朱文通、梁文认为,新河北人文精神既是和谐河北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又是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要求,应立足于河北实际,着眼于河北未来,把握好河北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河北全体人民的意愿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魏建震认为,几千年的河北历史铸就了河北的人文精神,逐步升华成大气坦诚、重信守义的精神,形成了河北人文情结。把增强认为,新时代河北人文精神是河北现代化建设和河北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河北要想取得更大成就就必须高度重视弘扬与培育河北人文精神。梁跃民认为,贯通"人"和"文"是推进河北人文精神建设的关键。王小梅对传统河北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代河北人文精神的重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王文录、王立源通过对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人文精神与河北人文精神的比较,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河北人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把增强 《河北学刊》2006,26(2):179-181
本组专题讨论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朱文通、梁文认为,新河北人文精神既是和谐河北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又是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要求,应立足于河北实际,着眼于河北未来,把握好河北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河北全体人民的意愿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魏建震认为,几千年的河北历史铸就了河北的人文精神,逐步升华成大气坦诚、重信守义的精神,形成了河北人文情结。把增强认为,新时代河北人文精神是河北现代化建设和河北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河北要想取得更大成就就必须高度重视弘扬与培育河北人文精神。梁跃民认为,贯通"人"和"文"是推进河北人文精神建设的关键。王小梅对传统河北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代河北人文精神的重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王文录、王立源通过对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人文精神与河北人文精神的比较,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河北人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梁跃民 《河北学刊》2006,26(2):182-184
本组专题讨论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朱文通、梁文认为,新河北人文精神既是和谐河北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又是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要求,应立足于河北实际,着眼于河北未来,把握好河北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河北全体人民的意愿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魏建震认为,几千年的河北历史铸就了河北的人文精神,逐步升华成大气坦诚、重信守义的精神,形成了河北人文情结。把增强认为,新时代河北人文精神是河北现代化建设和河北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河北要想取得更大成就就必须高度重视弘扬与培育河北人文精神。梁跃民认为,贯通"人"和"文"是推进河北人文精神建设的关键。王小梅对传统河北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代河北人文精神的重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王文录、王立源通过对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人文精神与河北人文精神的比较,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河北人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子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一个具有较强自我身份认同的文化群体。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以不同的样态影响着不同的时代,其代表的精英"道统"与代表权势的"政统"构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框架。两者相互的关系表现在"祛魅"与"复魅"之间,这是一种"解构"与"建构"的文化模式,它既是针对自身,更是针对彼此,并外化成"突破"与"规约"的结构。在暧昧的纠葛下,中国知识分子走了一条颇为传奇而又耐人寻味的历史发展之路,其作为一种传统原型已经成为中国人文精神的符码,绵延至今,不曾断续。  相似文献   

19.
魏建震 《河北学刊》2006,26(2):177-179
本组专题讨论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朱文通、梁文认为,新河北人文精神既是和谐河北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又是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要求,应立足于河北实际,着眼于河北未来,把握好河北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河北全体人民的意愿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魏建震认为,几千年的河北历史铸就了河北的人文精神,逐步升华成大气坦诚、重信守义的精神,形成了河北人文情结。把增强认为,新时代河北人文精神是河北现代化建设和河北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河北要想取得更大成就就必须高度重视弘扬与培育河北人文精神。梁跃民认为,贯通"人"和"文"是推进河北人文精神建设的关键。王小梅对传统河北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代河北人文精神的重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王文录、王立源通过对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人文精神与河北人文精神的比较,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河北人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王小梅 《河北学刊》2006,26(2):184-186
本组专题讨论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朱文通、梁文认为,新河北人文精神既是和谐河北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又是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要求,应立足于河北实际,着眼于河北未来,把握好河北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河北全体人民的意愿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魏建震认为,几千年的河北历史铸就了河北的人文精神,逐步升华成大气坦诚、重信守义的精神,形成了河北人文情结。把增强认为,新时代河北人文精神是河北现代化建设和河北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河北要想取得更大成就就必须高度重视弘扬与培育河北人文精神。梁跃民认为,贯通"人"和"文"是推进河北人文精神建设的关键。王小梅对传统河北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代河北人文精神的重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王文录、王立源通过对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人文精神与河北人文精神的比较,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河北人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