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同居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许多人包括大学生自己仅仅把它看作一种网络游戏,看重其虚拟性、娱乐性,而忽视了其真实性、情感沟通性.文章认为网络同居与网络游戏存在着本质差别.不宜将其定义为网络游戏.而应定义为精神同居.网络同居的真实性表现在四个方面,真实性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其虚拟性.应引起社会各界包括大学生自己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同居现象是中国传统性道德与现代西方性道德相互冲撞而倾斜的结果,存在着诚信、道德责任弱化等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网络同居亚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同居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以性吸引为基础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本文从社会转型、消费文化、社会问题等角度对网络同居现象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网络同居这种青少年亚文化现象蕴涵着青少年对交流的渴望、对性知识的窥探和对两性关系的嬉戏;同时折射出青少年在性知识方面的贫乏、性教育的缺失以及青少年辅导与服务的缺位。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同居态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武汉市七所大学57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一定的个案访谈,研究发现,当今大学生对于同居行为趋向于认同;无论他们选择同居与否,主要考虑的都是两个人的感情;而同居生活的经历又重新塑造着他们的态度。性别、家乡、独生与否和所学学科对同居态度没有显著影响;在年级与认同的关系上,呈现独特的倒U形。笔者最终得出结论,性社会化的差异是影响其态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同居的群体差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同居具有比较明显的群体性特征,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同居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本文的分析就是想探讨这种差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提供基本参考,文章最后对大学生同居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非婚同居现象层出不穷,其中大学生非婚同居占大部分比例,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大学生非婚同居为例进行研究,并对非婚同居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同居现象日益增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争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渐渐走出刚开始的"一棍打死"的狭隘视角,以更加宽容和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个现象.笔者认为,当前人们在大学生同居现象的现状、起因、对策方面仍然存在着认识误区,本文力图分析这些误区并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大学生同居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西安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同居、性知识、性行为以及性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大学生对同居、性行为所持的观点以及他们对性健康教育的想法和要求.本文通过对调查的结果研究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同居、性行为、性知识的认识比较模糊,本文就当前高校在性教育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在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同时在性教育的途径上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李华 《伴侣(A版)》2007,(10):14-15
2007年5月19日,22岁的重庆女孩王端端(化名)一纸诉状,将四川重庆地区某著名火锅连锁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向东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解除她与陈向东的同居关系,并向被告索取40万元的精神赔偿金。诉状中,王端端称自己当初是酒后失身于陈向东的……  相似文献   

9.
刘荣付 《伴侣(A版)》2013,(11):38-39
遇见失业的“小官婆”看到苏青迈着小碎步从写字楼里走出来,我立刻清了清嗓子,做好了跟小富婆搭讪的准备。说苏青是小富婆,一点都不夸张。她穿着香奈儿套装,拎着LV包包,戴着江诗丹顿腕表,从头到脚全是名牌。  相似文献   

10.
当前,许多老年人在他们的黄昏恋中,为了回避各种矛盾,采取不登记而同居的方式。然而,不婚同居,既不时尚,也不合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成熟阶段,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冲击。网络语境中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表现在个体性价值冲突和社会性价值冲突之中,并影响着大学生主体价值观的舒展、民主价值观的彰显和以人为本价值观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网络红人”现象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年来,“网络红人”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一大文化生态现象,而青少年是网民的主要人群,因此,研究这一现象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显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文化背景、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了“网络红人”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其对青少年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Almost all our knowledge about cohab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ts on analysis of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large‐scale surveys. We move beyond this work by drawing on 115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 sample of young men and women with recent cohabitation experience. These data allow us to address two issues of central interest to family studies. First, we use our qualitative data to assess the measurement of cohabitation in surveys and the census. We find that current measurement strategies are probably underestimating cohabitation, and we may need to find new ways to measure cohabitation. Second, we employ qualitative findings to address issues relating to how we empirically model union formation. We find that the movement into cohabitation is not akin to marriage. It is often not a deliberate decision. Couples do not appear to be deciding between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rather, their decision seems to center around whether to remain single or cohabit. Thes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our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cohabitation.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教育的缺陷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当今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匮乏.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道德情感.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素质拓展与高校素质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结合高校素质教育的现状以及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就"大学生素质拓展"这一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与高校整体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6.
The goal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xperience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in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 robust finding known as the cohabitation effect, whereby couples who cohabit before marriage have greater marital instability than couples who do not cohabit. Observed marital problem solving and social support behavior were examined as a function of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xperience in a sample of 92 couples in the first 2 years of their first marriages. Spouses who cohabited before marriage demonstrated more negative and less positive problem solving and support behaviors compared to spouses who did not cohabit. Sociodemographic, intra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variables did not account fo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habitation experience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