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从闻一多“自我奉献型”人格和关于月亮、太阳、大雁、黄昏的经常性的意象选择的深层内涵中可以开掘出他的烙印民族文化性格的心态和思维形式,从而探寻到中华民族积极的文化品格在闻一多身上长期熔铸所形成的诗性菁英所在。家园意识、孤独意识、死亡意识也相当独特地锲入了闻一多这一民族性极强的深沉心态之中,它可以理解为现代中国知识者的心灵史,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哲理在现代诗歌中极好的一种表征,并充分认识到闻一多诗歌的这三种生命意识以传统文化的人格美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强健不息的精神活力和坚韧意志。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是具有现代观念的传统知识分子。其性格特征和心智结构更偏重于传统,现代观念只是他解读和接受传统的一种独特方式。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融合,使得其爱国思想独具特色。“良心”观念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人格、气节等思想是其爱国思想的基础。其群体意识由“人群”观向“人民”观的巨大飞跃,以及爱群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是其爱国思想的独特特色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精神人格的形成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大学生精神人格的培养不应只采用西方机械技术构造与解构手法以及纯意识形态的真理输入模式。大学生精神人格的培养应走传统文化内省的第三条道路,即用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内涵来构筑大学生理想人格的精神内质与内容:一是用“外化”、“入世”的理想人格确立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取向;二是用“内化”、“出世”的精神人格让学生淡泊名利、顺其自然并懂得接纳与珍惜,以净化心灵;三是用诗歌与小说的美学人格打造大学生诗意的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主张”是他在中国新诗创作上的创新之一。本文试从闻一多诗歌传统物象的纯色之美、自然与现实的色彩对比之美和理想生活中的色彩斑斓之美三方面探讨闻一多先生一生追求的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生命色彩的美。色彩虽有不同,但闻一多先生“美的精神”永恒。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早期曾一度亲近宗教文化并确立过基督教信仰,这是社会—文化原因与个人心理—事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基督教的宗教意识参与了他人格精神的建构,并影响到他的性格、气质及文学艺术活动的诸多方面,是研究闻一多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6.
威廉斯因提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分析理论而著名。他坚持用历史唯物论来诠释文化的内涵,将“文化”定义为“一种对共同生活状况的反应”,认为这种“反应”包括哲学、艺术等诸多形式,并且将“文化”分为理想的文化、文献的文化和社会的文化三种基本类型,认为文化分析的框架是由文化本身的模式决定的。他的文化分析理论聚焦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认为文化的最重要功能是整合和协调个人(观念)与社会(观念)的关系。在对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文化状况展开批判性考察的基础上,威廉斯提出了推进文化革命的设想,其目标是以由国家控制又具有足够开放性的社会主义文化替代僵化、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化。威廉斯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理论能够为当代人类化解正在失去文化的危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对国民人格的探索直接相承“五四”作家,他提出“新道家精神”,希望用它来“重造民族品德”。不论是对理想人格的模铸,还是对不健全人格的批判,沈从文探索国民人格的最终目的是:让国民获得健全人格,并进而达到中华民族重造和文化重建的目的。这是沈从文人格观念的独特性和积极意义之所在,它启示我们:健全的人格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早年接受基督教的洗礼,有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又是他人格的特定表现,所以他后来虽然抛弃了基督教的信仰,却又先后信奉"艺术"、"创造"和"人民",始终保持了信仰者的心理形式.闻一多需要有一种远超出个人存在价值的精神尺度,使他能在遭遇挫折时通过确立新的人生目标来规避消极情绪的影响,而当他认准了新的方向后又能坚毅地前行,在危急关头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信仰者的心理构成了闻一多性格极为重要的部分,影响了他在关键时候的人生选择,决定了他在重要问题上的政治态度,从而使他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9.
爱国诗篇是闻一多诗作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文学史家朱自清曾多次称许闻一多是抗战以前“唯一的爱国诗人” ,对此 ,学术界似乎缺少比较集中的关注和比较精细的解读。笔者认为从文化视角阐释 ,其“唯一”表现为在爱国情感中置重于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敬重 ;在以抒情言志为情征的诗歌文学中强调理智的爱和具有理性精神的鉴赏意味的诗思 ;从理想的视角阐释 ,其“唯一”表现为闻一多诗作中的理想求索是以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0.
傅斯年人格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斯年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中一位有现代思想又有浓厚传统名节意识的典型代表。在其人格构筑中,呈现出中西方文化的许多精神内涵。是中西方知识分子人格的集合。但是,从支配傅斯年一生的价值取向来看,他身上突显的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人格观念。本文首先列述了傅斯年人格结构中的“大一统”观念与维护国家独立的民族情结。继而分析了傅斯年在群体观念影响下所表现出的以天下为心的情怀。进而论述了傅斯年以“忠君”为核心的向心观念及其依附变异的文化品格;最后就傅斯年人格精神所呈现出的道德价值作了扼要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湘西地域文化对于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影响,不仅源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风民俗,还来自于民国湘西政治、文化等方面共同构成的历史人文环境。他的军人题材作品的创作与民国湘西的筸军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民国筸军文化的三个主要特点即尚武传统、游侠传统以及游民色彩在沈从文对边地军人的想象中都有所反映。民国筸军文化使沈从文获得了第一个社会身份--军人,继而获得了审美观照人生的独特视角,最后促他形成了对社会人生独有的个人化思考。  相似文献   

12.
对海洋文化概念、海洋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我国海洋文化建设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建设好海洋文化成为当务之急。并提出了几点建议: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优势,借鉴世界先进优秀海洋文化;培养民族海洋意识;加大政府海洋文化投入;扶持海洋文化产业,从而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文化特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结晶,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本原文化的哲学体系、艺术体系、造型体系以及色彩体系.由于云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王以及云南地区各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相对滞后性、封闭性,致使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具有地域性、本原性、原初性、多元性、边缘性以及功利性等独特的文化内涵特点.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救国、兴国和强国历程形成的执政文化,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它有力地阐释了中国革命、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要义。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红色文化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时代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科学回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文章在对红色文化进行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红色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的逻辑关联,指出了应该从红色文化的历史性、实践的整体性与共生性等角度,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而为正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一定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与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的发展状况相对应,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艰难的历程。这一进程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五四时期为文化大众化的开端时期,主要表现在对文化向社会基层靠近和普及的倡导与宣传;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前期开展的面向工农群众的乡村教育运动和文艺大众化运动,使文化的大众化开始走向实际;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初形成文化大众化的思想理论,文化大众化的实践也更加广泛和深入;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但在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中遭受一些挫折。  相似文献   

16.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永恒主题。自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掀起了传统文化热以来 ,人们对待传统文化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必须正确处理好“史”与“论”、“一体”与“多元”、“真”与“美”、“古”与“今”、“中”与“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架起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孕育着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文化的萌芽。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的纲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要素,初步表述了党的制度规范要素,产生了中共政党文化。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党的意识形态要素逐步中国化,制度规范要素基本完备,标识性要素基本定型,党员角色明确,领袖角色被全党认同,中共政党文化形成了。建国初,中共政党文化有所发展,1957年后受到破坏,变得僵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政党文化发生转型;目前正面临着新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梳理海洋生态文化零散的、多学科的内涵与相关实践,以多元主体及其互动为主线的综合视角诠释海洋生态文化的形成、体系和实践模式。研究认为:(1)海洋生态文化认知经历了“观念萌发感性认识理性响应理性-感性交融”过程,且认知逻辑上实现了海洋生态系统的资本逻辑向保护逻辑,继而向服务逻辑的转变;(2)海洋生态文化涵盖物质、行为、体制三层面,不同空间尺度下起主导功能的主体不同,不同主体在建设海洋生态文化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且相互掣肘;(3)海洋生态文化实践体系包括以政府主导的规划编研及其实施、企业及其他组织的法人管理文化、公众的海洋意识与生活行为等,且中国海洋生态文化实践过程存在政府强势推动,法人组织与公民海洋意识淡薄且缺乏行动指引,海洋生态文化实践亟待提升科学普及与媒介引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核安全文化是核电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结合我国《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中的要求研究核安全文化的主动涵化过程,并分析核安全文化的主要特征,提出核安全文化主动涵化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ZXW法),这对核电企业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西儿童文学资源的差异使得两种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也正是如此,五四儿童文学在推介和展示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想象中国,"中国形象"的确立借助于西方异质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想象中国的过程的实质即五四儿童文学在与西方文化互渗中建构自我的现代性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