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首先筹集3000亿元左右,缺少资金就会错失收购良机。"被世界高科技产业界人士称为"饿虎"的赵伟国在北京的办公室里说。他是清华大学出资的紫光集团的董事长,2015年夏季提出以230亿美元收购世界第三大DRAM厂商美国美光科技,9月决定向美国硬盘驱动器巨头西部数据出资15%。凭借大规模投资进入世界市场的行动引发的担忧也在扩大。澳大利亚政府2015年11月以"违反国家利益"为由,  相似文献   

2.
<正>史玉柱,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即下海创业,在深圳研究开发M6401桌面中文电脑软件。1991年巨人高科技集团成立,注册资金1.19亿元,并频频受到半数以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以上级别中央领导的造访。1995年被列为《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第8位,是当年唯一高科技起家的企业家。他也曾一夜之间负债2.5亿元,后东山再起,再次创业,成为一个保健巨鳄、网游新锐,身家数百亿元的企业家。2011年6月,有消息称史玉柱4个月斥资26亿元增持民生银  相似文献   

3.
杨鸿玺 《21世纪》2001,(2):40-41
高科技独领风骚 拥有576万人口的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 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 1000亿美元。以色列在其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有如此的建树,靠的是它高度先进和发达的高技术动力。现在,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登记上市的以色列公司多达 100多家。以色列是在美国电子业交易所上市公司最多的一个外来国家,上市股金大约500多亿美元。1998年以色列经济只增长了2%,但从业人员达到6万人的高科技行业的营业额却增长了4倍,创造了70亿美元的出口,占到整个国家出口额的3/4。以色列是世界上电信网络技术最先进的…  相似文献   

4.
数字     
正120亿由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投资120亿元兴建的正威(平阳)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中心项目元旦开工,打响了温州大抓实体经济、大抓重大项目的"十四五"开局首战。正威(平阳)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中心将聚焦金属新材料产业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致力打造新材料领域上下游完整产业链的高科技产业园区。项目占地2000亩,分两期建设,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0亿元。(1月4日《温州日报》)  相似文献   

5.
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原子能技术是人类近几十年中才开始掌握的一门高科技技术,而在非洲却发现了一个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法国有一家工厂使用从非洲加蓬共和国进口的奥克洛铀矿石,他们惊讶  相似文献   

6.
"节"出来的商机 被券商看好、正准备进行股份改造的禄智科技的董事长莫志禄,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超级喜欢研究节电,被媒体誉为"节电狂人". 他的创富历程,其实很普通:一场饭局,从一位博士那里听来"节能"这个时尚名词,就开始执著地让技术和贸易产生化学反应,混合出一片"节能新世界".短短4年时间,研读过MBA的莫志禄从一个年产值两三个亿的贸易商,成功转型为蒸蒸日上的高科技节能运营商.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在“著名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指出,我国高校派生的高科技企业已成为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生长点。高校高科技产业对社会可起到发展高新技术的示范作用,对国家产业结构起到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对教学和科研起到实验基地作用,对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起到带动作用。我国高校每年都取得一大批技术成果,并不断向企业转移。据统计,1992年至1998年,校企双方共签定成果近6万项,签订技术转让合同3万多项,成交金额2835亿元;出售专利近3千项,成交金额284亿元。大量高科技成果的开发和应用,不仅为我国不断开创了如软件业、电子出版、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8.
<正>度过了风风火火的2006年,"薪薪"向荣的高科技行业借着高涨的势头继续前进。2007年,太和顾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高科技行业的薪酬福利调研工作,其中涉及互联网、IC、通讯产品、软件及系统集成等细分领域,全国共有几百家知名高科技企业参与了本年度各类薪酬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共产党温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市委书记周江勇指出,最近五年来,温州转型发展步伐加快,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年均增长7.6%。这标志着温州正昂首迈入"5000亿俱乐部",实现温州经济"十三五"的新开局。回顾温州GDP总量增长的历史图谱,1978年为13.22亿元;2002年突破1000亿元,达到1052.4亿元;2007年突破2000亿元,达到2146.6亿元;2011年突破3000亿元,达到3408亿元;2013年,GDP总量突破4000亿元,达到4024.5亿元。近40年的历程,温州GDP既有过"温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进入新阶段,高科技企业迎来新机遇,但同时对高科技企业的激励机制建设提出新挑战.针对广西高科技企业现状与特点,提出建立相应的"四坚持、四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绝大多数生物技术的支持者都将转基因作物描述成高科技的产物,认为它不仅能解决世界上8.4亿饥饿人口的食粮问题,还能使一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的13多亿人  相似文献   

12.
老树 《老友》2013,(7):9-11
如今,不少老年人受到"高科技"的困扰,他们不知道信用卡,不会用电脑,甚至不敢用电热水器等。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多老年人对这些新玩意存在着"既想知道,又不敢随便碰"的矛盾心理。过招高科技有喜有悲《内蒙古晨报》2012年11月15日发表的题为《高科技产品成老人"甜蜜负担"》的文章称,智能电视、信用卡、智能手机等一些高科技产品,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成了"甜蜜负担"。近日,李先生向记者介绍,前两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正>912亿元11月11日零点至12日零点,24小时的血拼迎来终点,2015年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落幕。阿里巴巴今年狂欢节全天交易额突破912.17亿元,其中移动端交易额626亿元,占比为68%。2014年天猫"双十一"活动总成交额为571亿元,而这个数据在2013年是362亿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当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高科技企业的高速成长问题逐渐引起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部门的关注。该文在高科技企业成长理论基础上,建立了高科技企业核心能力、网络能力和融资能力对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影响模型,以小米科技为例分析高科技企业高速成长的能力基础。结果发现,小米科技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得益于自身三种能力的组合:以"铁人三项战略"为基础的核心能力、由众多外包生产商、供应商构成的完善企业网络架构和充足的内外源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利用科技优势,推动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利用证券市场与风险资本为高科技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由武汉市科委、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湖北证券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京华山——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武汉技术交易所协办的"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高级研讨会"于1999年6月22日在武汉召开。会议对风险投资、高科技企业的重组与上市、上市公司与高科技企业的对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李春明、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尹汉宁、武汉市科委主任刘家栋等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湖北证券公司董事长陈浩武、香港联交  相似文献   

16.
自1992年以来,铜山县乡镇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业绩。由92年的30亿元的产值总量,猛增到96年的130.7亿元,实现利润2.97亿元,上文税收2.87亿元,外贸出口交货值12850万美元。在全县工农业产值总量中四分天下有其三,占全徐州市总量的2/5。 铜山县乡镇企业已形成建材、食品、木材加工、钢铁、纺织、煤炭、机械为骨干的行业布局较为合理,门类呈资源型有所偏重的新格局,成功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批高起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高市场份额的企业迅速崛起。在这块土地上,有全国“钼铁大王”中国顺天集团(徐州铁合金厂);  相似文献   

17.
复地(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海复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是上海本地科技企业中的首家集团公司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是复星集团三大产业集团(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之一。自1993年涉足于房地  相似文献   

18.
发展高科技农业,化解农业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有效化解农业风险,必须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高科技农业就是将高新技术融入到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现代化农业,高科技农业能够解决资源短缺、农产品安全供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及农业竞争力等问题.关键要明确突出重点,着重加强"三大科学研究",实施"十大工程",培养"七大机制".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全国出现了一个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速实现经济腾飞的新局面。苏州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集聚,形成苏州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成为苏州城市建设新的发展空间。经过5年的开发建设,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中的18平方公里已初具规模,至1996年全区域社会总产值从13亿元增长到近11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从3亿元增长到38亿元,财政收入从2400万元增长到2.4亿元,出口创汇从1800万美元增长到2亿美元,开工建筑面积从2万平方米增加到450万平方米,道路建设从2公里增加到120公里。至今为止已吸引30…  相似文献   

20.
五侨之窗     
《华人时刊》2011,(8):82-83
南京3年拿出30亿元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南京市最近向来自13个国家的66名海外留学人员宣布:南京3年拿出30亿元吸引"顶尖"、"领军"和"紧缺"人才,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能来南京工作和生活。近年来,南京市相继推出了《南京市科技创新20条》、《南京海外特聘专家证制度》等一系列规定,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紫金人才计划"中,南京3年拿出30亿元支持各类人才。同时,南京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