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賨(音丛,cóng)人在秦汉时就活动在今湖南、四川等地,与今土家族的分布地域大致相同。在一些语言和风俗习惯上,土家族仍然存在与古代賨人的相同或相通之处,反映了与賨人有一定渊源关系,下面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或动植物体器官、组织构造的科学。藏族古代解剖尸体,是从天葬开始的。天葬是我国藏族聚居区最普遍、最流行的一种殡葬方法。它既不同于现代美国开始实行的“天葬”,即通过火箭将死者骨灰盒送入天空;也不同于芬兰的拉斯丁人将死者遗体装在大木笼内,  相似文献   

3.
中国各民族不落夫家婚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本世纪50年代起,人类学和民族学家先后调查发现,在我国很多民族中,过去存在着一种引人注目的风俗,即男女结婚后新娘不落夫家,返归娘家长住若干年,待她怀孕或生育孩子之后,始到夫家居住。对此,有的民族叫“不落夫家”,有的又称“长住娘家”或“坐家”。1962年,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发表《论长住娘家风俗的起源及母系制到父系制的过渡》一文,以福建汉族惠安女的婚俗材料为重点进行了论证。此后,陈国强、蒋炳钊、宋兆麟教授等均发表过有关这方面的著述。然而,迄今为止,尚未看到将我国各民族不落夫家婚俗全  相似文献   

4.
藏族装饰图案及特性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的古老民族,早在几千年前,青藏高原就有了古人活动的遗迹,先后出土了数千件石器时代古人类的人体装饰品和生活用品,这些有着同各民族一样独立的语言、风俗与艺术,并具有强烈民族特征的物品,是这一民族对生活、宗教等方面的折射,也反映了古代先民的智慧与勤劳,同时也记录着藏族装饰图案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壮族禁忌风俗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禁忌风俗探源韦树关(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禁忌风俗。这些禁忌风俗,表现在生活、生产、婚姻、生育、丧葬等各个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思想意识中,如果谁违犯了禁忌,或迟或早会受到制裁或惩罚。...  相似文献   

6.
朝鲜族风俗类型及其区域分布千寿山我因的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移入的外来民族。据三99o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共有朝鲜族1920597人,他们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各地,其余散居于内蒙古和关内各地。在我国的朝鲜族风俗中包含有两种因素;其一是从朝鲜带来的固有...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60年代前半期,我几乎参加或参与组织了拉萨所有传统的和革命的节日活动,那时我是拉萨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员,筹办节日活动是我最重要的工作内容。而我这半辈子,竟有17个新年是在“世界屋脊”的拉萨古城度过的。在那里依照这个民族古老的风俗和藏族朋友一起欢度藏历新年,那么和谐、兴奋、热闹欢愉,人与人之间充满着一片赤诚。即使今天我已离开那片土地,每当新年、春节来临,仍然不由自主地怀念那些日子,并总想向别人絮叨在拉萨过藏历新年的情形。西藏曾经在夏日过年 据藏族学者说,在古老的年代,西藏并不是冬春之交过年,…  相似文献   

8.
随着东干人在中亚地区100多年的生存发展,他们的文化风俗也引起了本地区和国外学者的关注。于是一门新的学科———东干学诞生了。到了50年代,在前苏联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成立了东干学的研究机构,对东干民族的语言、历史、风俗、文化及文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涌现了一批本民族的知名学者。现在东干学已与外界有着广泛的学术联系,并且进行着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9.
岩洞葬作为一种古代葬俗,曾在我区的柳江、红水河、左右江流域的许多县境内发现。不少学者曾就这些实物资料结合文献记载对其年代、名称、族属等问题进行过探讨。但是,上述各地岩洞葬的文化内函都比较简单而且零散,有关的的记载在年代上一般认为上至隋唐下至明清。尤其是关于年代更早的岩洞,目前还仅见于史籍中的寥寥数语。对此一问题,仍需作进一的探讨,需要更为确切的实物资料佐证。  相似文献   

10.
古代于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越的历史和人民于越是我国古代活动于东南地区的一个部族。其起源目前尚不够清楚,假使与余姚河姆渡的原始公社相联系,则这个部族在这一带活动的历史,已达七千年左右。不过,由于这方面的资料迄今尚未完整,因此,我们还不能作出确切的结论,只能暂从有历史记载的年代说起。  相似文献   

11.
西藏高原史前时期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埋葬死者的现象,就世界范围而言,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期,在欧洲莫斯特文化遗址中就已出现。我国古代最早的土葬,可以确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遗址。  相似文献   

12.
何平 《民族研究》2004,(1):80-86
本文根据笔者所掌握的国内外有关资料,对建都人的历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认为建都人是一个操古代藏缅语的古老民族,这个民族很有可能是由古代西南夷中的邛都这一支演变而来的.公元12-13世纪是建都人的极盛时期,其分布区域也相当广阔,从今天川滇交界一带一直到缅甸境内,都分布有建都人.到13世纪下半叶,在元朝的征讨下,建都人归降了元朝.元朝以后,中国境内已没有了建都人这个名称,他们很有可能在元朝以后就逐渐融入了与之有亲缘关系的"罗罗"等藏缅语民族中去了.分布在今缅甸的建都人,大部分也可能与缅人等藏缅语民族融合了,只有一些散居在缅北深山老林中的建都人,才没有被别的民族同化或融合,得以延续下来,并一直保留着他们古老的族称和习俗,成了我们研究古代建都人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3.
那曲尼玛县夏桑、加林山岩画调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6月 2 6日~ 7月 19日 ,由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办、那曲无人区科学考察办公室组织的那曲无人区科考队在那曲地区西部申扎县、尼玛县、双湖特别区、班戈县等地开展了综合考察 ,笔者在此次考察中主要承担对岩画点进行调查工作。我们在尼玛县夏桑和加林山新发现了部分岩画内容。对这两处岩画点 ,虽然早在 2 0世纪 80年代曾有西藏著名作家马丽华女士、① 吴雨初先生、② 唐召明先生 ③ 等人作过较详细的介绍 ,但对本次新发现的岩画内容 ,即车辆岩画 ,还未有人进行过介绍。这一新发现 ,将扩展我国古代岩画中车辆岩画的分布区域 ,以及填补西…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这个统一的民族国家里,汉族有汉族的风俗,55个少数民族有其各具特色的风俗,共同组成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中华民族风俗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许多学者积极参与少数民族风俗的研究,涌现出一批介绍少数民族风俗的书籍,  相似文献   

15.
<正>在西藏博物馆“雪域长歌——西藏历史与文化”展厅中,陈列着一件带有“王侯”两个汉字纹饰的织锦。这件汉字织锦是偶然被发现的。2005年,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故如甲木寺僧人在门前的一座墓葬洞穴里收集到一些木棺碎片、丝织品、铜器等珍贵文物。2012年,相关部门又对这处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在邻近地区发现3座古墓,合称为“故如甲木墓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碳14年代测定,该墓地的年代为公元2-3世纪,即我国古代的汉晋时期。  相似文献   

16.
重阳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从重阳节的民俗事项来看,不仅诸多民俗事项的起源与古代社会宗教、禁忌等等有着诸多联系,而且其主题、风俗事项的转换、丰富与传统社会具体时代的宗教、信仰、理念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一种风俗能在具体的形态中发现,而能用来打开古代社会若干神秘的锁钥,以及说明从来所不能完全理解的东西。——摩尔根《古代社会》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人口54万人,有17个民族乡和444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是华东六省一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和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畲族和高山族在大陆人口最多的省份,同时还是回族发祥地之一,回族聚居地泉州湾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世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其中畲族人口37万人,散居在全省九个地市的84个县(市、区),半数分布在宁德地区的各县市;回族人口1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泉州、福州、厦门、莆田等市,尤以泉州为最;满族人口近6000…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民俗学与民族社会生活史虽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但二者各自研究内容的展开,都涉及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共同体表现在生活方式上的“生活的式样”或“生活的样态”。民俗学研究内容、范围已深入到全部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包含着社会生活史的重大课题;民族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办不同程度地涉及了民间的生活方式和风俗等属于民俗学范畴的重要内容。两门学科在“民俗──社会生活”这一关键点上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技术、资料乃至学术传统背景、理论分析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这一专题研究而作。文中简略介绍了与该研究相关的新疆自然地理风貌、生态环境,历史上众多民族的分布、融合,新疆与内地的联系及内地对新疆的管辖、统治这几方面的情况;介绍了该研究可以运用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以及可以参考的研究成果;指明了该研究需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成书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