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读书与思想     
晓海 《领导之友》2009,(6):37-38
西方哲人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自从书籍诞生后,读书就成了一种能够对人这根“芦苇”的思想产生影响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快乐     
从前有一个人,生活快活,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使他感到高兴,就是看一棵小草,他也喜笑颜开。  相似文献   

3.
柯友 《科学咨询》2003,(1):44-44
在神秘的宇宙间有着许多人类未知的奥秘,而目前天文学家一个最棘手的问题是宇宙中深不可测的东西.他们对宇宙知之并不能算少,但有些物质他们怎么也找不到.天文学家认为,他们知道太空中有不少物质,但是用任何一种仪器设备都发现不了它们.  相似文献   

4.
人就像一棵芦苇,尽管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但在大自然面前却仍然显得十分渺小和脆弱;如果大自然想毁灭他,根本无须动用所有的力量,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生产资料实行单一的社会所有制,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没有任何区别,“除了自己的劳动,谁也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因此,个人消费资料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者“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公共基金而进行的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  相似文献   

6.
沉思录     
《领导文萃》2008,(20):38-38
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一。虽然那已逝去的并不相同,但现在对于所有人都是同样的。所以那丧失的看来就只是一单纯的片刻。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丧失过去或未来——一个人没有的东西。有什么人能从他那里夺走呢?这样你就必须把这两件事牢记在心:一是所有来自永恒的事物犹如形式,是循环往复的,一个人是在一百年还是在两千年或无限的时间里看到同样的事物.  相似文献   

7.
一篇首长讲话,质量好不好、影响大不大、传播广不广.关键要看其思想性强不强。古人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思想性就是首长讲话的灵魂,有没有切中时弊、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主题思想.是衡量一篇讲话稿品位高不高、能不能有效发挥指导作用的重要尺度。一些讲话让人听了或看了之后印象不深或眼睛一亮的东西不多.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但晟重要的就是缺乏深刻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8.
正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人,得不到的东西是最好的,是胸口的朱砂痣,心底的白月光;另一种人,得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弱水三千,取回的那一瓢才是真谛。第一种人在乎的是精神上的审美,第二种人更在乎生活上的审美,究竟哪种更好?说不清,于是就冒出来个词:中庸。就是在这两种审美间寻找一种平衡——精神与物质间的平衡,欲望与克制间的平衡。只是中庸这东西,像端一碗盛满的水,谁都有端洒  相似文献   

9.
禹桂枝 《决策探索》2004,(11):53-53
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体系”,它的发生与发展不可能靠任何一个单一的因素。一般地说,“现代性”相对于“传统性”而言,任何改变或否定传统的东西。包括思想,也包括行为,都具有现代性的意味。但是,现代性从理论上说又有其严格的界定。从时间上说,现代性是指大约从17世纪的欧洲起源的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性首先是从西方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正雕塑家、画家贾克梅第说:有时为了描绘一颗头颅,你必须放弃整个躯体,为了一片树叶,你必须罔顾整个风景。刚开始看来似乎自我设限,但过了一会儿之后,你会明了好好画出某个景物的四分之一时,比你假装描绘整片天空,更能掌握住宇宙间的某种感情。这段话说的是现代人吧。我们看见太多景物,我们要求太多东西,结果最后看到的都没有真正看清楚,要求的东西大多无法到手。失望、失落  相似文献   

11.
艰辛的人生     
一种怠惰安逸的生活,一种仅仅是由于缺少追寻伟大事物的愿望或能力而导致的悠闲,对国家与个人都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不欣赏那种怯懦安逸的人。我们钦佩那种表现出奋力向上的精神的人,那种永不屈待邻人,能随时帮助朋友,但是也具有那些刚健的品质,足以在实际生活的严酷斗争中获取胜利的人。失败是艰难的,但是从不曾努力去争取成功,却更为糟糕。在人的一生中,任何的收获都要通过努力去得到。目前不用做任何努力,只是意味着在过去有过努力的积储。一个人不必工作,除非他或他的祖先曾经努力工作过,并取得了丰厚的收获。如果他能把换取到的此类自由…  相似文献   

12.
李敬泽 《领导文萃》2005,(9):158-159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的弟子都是“活雷锋”,在乱糟糟的春秋时代努力做好事。做好事分为两种,一种如颜回,躲在破巷子里哪儿也不去,天天思考人生的意义,有个窝头吃,有一瓢清水喝,颜先生就乐呵呵的了。在孔子看来,这就是做好事,世道这么乱,一个人呆在屋里不出去添乱就是最大的德行。帕斯卡尔说:世上一切灾难都起于人不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一棵“思想”的芦苇;颜回有芦苇之风,孔子在众弟子中对他评价最高。说起来,孔老先生也有些凡人的毛病,看《论语》就知道,他也喜欢背后议论人,但他对颜回是一贯地夸奖,这可能是因为颜回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科技正在全面改变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因为.一个人一旦可以从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装置上获得任何他想要的信息,他就等于掌握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权力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气质是一个人精神状态的外在表现,由内而外产生,隐于内而形于外。生活中,人们常说某某人有书卷气,这里的“书卷气”就是指人的精神气质,它附着于人的灵魂,又从灵魂渗透到人的言语行为中。  相似文献   

15.
徐风云 《经理人》2014,(5):54-55
很多人过去总以为营销是天,有了天就能解决一切,现在应该知道产品是地,任何天空中的东西不接地气,都是浮云。靠一个策划、一场炒作就纵横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必须靠产品力本身来撬动市场。  相似文献   

16.
正领导人的"深"首先表现在思想深度,他能从普通生活现象中看到不普通的人生哲理,能从别人司空见惯的事情中看出不合理、不正常的根源,使人醍醐灌顶、如梦方醒。领导人的"深"在于他对生活的认识和对人性的了解,同时他又更能理解人、宽容人,因为他懂得人性缺陷一般不是本人的过错,而多是环境或生活使然,  相似文献   

17.
熊道辉  张翼 《决策导刊》2000,(12):48-48
任何年代、任何东西只要有名气就会出现冒牌货,市场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受个人利益的驱使,借着别人的名气发横财,从而导致假冒伪劣屡见不鲜。如同《水浒》中的假李逵冒充真李逵一样。  相似文献   

18.
王吴军 《领导文萃》2008,(11):67-69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一个早春二月,在当时苏联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出生了一个男孩。这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所以,男孩一出生,他艰辛的童年就开始了。男孩的家里有6口人,他们全家挤在一起,住在一间破旧的小屋子里,男孩的家里除了农庄里分的一头奶牛之外,就没有什么别的值钱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9.
"世界著名的姚研成先生是茶叶界最懂茶叶本质的人之一,除了可以毫不费力地看穿任何一个名牌的灵魂,不管何种品种的茶叶到其手里,他总有办法通过树立品牌令其身价百倍.在未来一千年内,能超越红岁这种品牌理念的恐怕很难出现,这一点全世界没人不信".这是前SONY董事长出井伸之先生对姚研成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怕与不怕鲍威尔说:“所谓勇敢,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迎战不应该害怕的任何东西;二是害怕应该害怕的东西。”此话可谓经典。四道试题有一次,鲍威尔回答记者提问。有记者问:“您认为副业和家庭哪个轻哪个重?”鲍威尔说:“我认为人生应该有四道试题:学业、事业、婚姻和家庭。只有平均分高才能算及格,切莫将太多的精力,用在其中的任何一道题上。”做人2001年4月,鲍威尔的政敌霍恩,曾当面羞辱他不学无术,鲍威尔并没有否认自己不学无术,而是回敬道:“我情愿做一个善于与人交流的无学问者,不愿意做一个博学但不善于与人交流的人。因为我是属于公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