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巴基斯坦的安全战略——地缘政治方面的强制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亚大陆上,巴基斯坦虽然只是个狭长的小国度,但地缘政治特征却独特且鲜明。冷战结束后,巴基斯坦虽然在地缘上继续承受着印度和俄罗斯的战略挤压,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意味着巴基斯坦在联盟战略越来越失去功效的情况下,不得不独自面对地缘政治现实,转而被迫推行自助战略。“9·11”事件则暴露出像巴基斯坦这样的战略要素并不齐备的中等国家推行自助战略是何等的困难,地缘政治仍将对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统一和大战略判断与谋划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地理上,今天的巴基斯坦国领土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它东邻印度,东北与…  相似文献   

2.
地缘政治突发事件对于原油市场的重要影响早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尚未有直接证据表明地缘政治风险是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驱动因素。引入基于新闻报道的地缘政治风险(geopolitical risk, GPR)指数,使用极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与非参数分位数因果检验方法,详细讨论了不同时间尺度与原油条件分布下,地缘政治风险对我国原油期货收益与波动的非线性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上海原油期货5分钟高频交易数据计算7类原油日内波动,进一步分析地缘政治风险对原油高频价格动态的作用。研究发现:(1)地缘政治风险在频域视角下对我国原油期货收益具有显著影响,而原油价波动同时在时频域范围内对地缘政治风险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响应。(2)地缘政治风险对我国原油期货已实现波动率和3类跳跃性波动均具备可预测性。(3)地缘政治风险对原油期货市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具体而言,对于原油收益的冲击更多地表现在极端分位点,并且对于原油收益和波动的长期影响均大于短期冲击。  相似文献   

3.
孙静  苏拉图 《决策》2009,(5):70-71
近100年的世界历史,实质上就是国际霸权围绕地缘政治争夺石油储备的历史。石油的不可再生性,注定了它天然与政治联姻,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国际形势和国家生存状态。本文引入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中的当代地缘政治概念,并基于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中的国家三要素构建社会稳定机制,力求以一个相对现代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地缘政治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转型中的日本(日本形势报告节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的关键:急需一个清晰的ZI世纪整体战略框架叨年代的日本:经济上,出现战后持续时期最长的景气低迷,且迄今难见迅速复元的迹象;政治上,支撑战后日本发展和运营的“55年体制”解体,政治领袖面临代际交替、政党忙于分化组合、政府既要更大更有力地推动综合改革又要准确地应对改革与恢复景气的矛盾;安全与外交k,面对冷战后时代趋势和国际格局的巨大变化,需重新审视和调整与主要盟国——美国及东亚周边国家的关系和政策;文化和社会方面,面对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的国际大环境和国内新局面,需要对蕴含于日本社会结构深层和日本…  相似文献   

6.
日本式的党政关系探究唐亮经过战后的民主改革,日本从制度上确立了政党政治的地位,在选举中获取多数席位的政党,在组织内阁对官僚机构实施政治上的领导、组织上的统制和监督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立法过程中的主导权对官僚机构进行政策方面的领导,然而,在实际的政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频发的地缘政治事件常被认为是原油市场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因此,引入Caldara和Iacoviello提出的地缘政治风险(geopolitical risk, GPR)指数,将混频的GARCH-MIDAS模型扩展为GARCH-MIDAS-GPR类模型,分析不同国家、类别和严重程度的地缘政治风险对我国原油市场波动及其预测精度的影响,并从不同长度的波动率预测、中国原油期货推出前后的波动率预测、替代基础模型的使用、波动率预测方向、原油风险预测和投资组合管理六个维度探讨结论的稳健性。更进一步,引入3类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6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标,对比分析多种不确定性信息对中国原油市场波动的预测能力。研究发现,首先,各国、总体以及严重的GPR指数对我国原油市场长期波动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地缘政治风险指标的纳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原油市场波动预测精度,其中3类反映世界整体地缘政治风险水平的GPR指数表现相对较好。最后,相比于常见的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因素,地缘政治风险指标可以为原油波动率预测提供更多有用信息。本文的研究结论在预测统计精度与波动率的应用层面均具备稳健性。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海南的发展,要求海南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为全国深入改革开放提供新经验。海南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和地缘优势。谋划建立海南自由贸易区,是解决海南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南经济全国、快速、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文 《领导文萃》2007,(8):68-73
与狼共舞:中国周边的地缘战略态势分析 在历史上和当今的世界上,还从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处在强国林立的地缘环境中?在这样的地缘环境下,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必然要受到地缘战略环境的重大影响和牵制。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地缘经济代替地缘政治,各国或明或暗把促进出口视为外交政策的中心任务之一,于是——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着重阐述了中国地缘政治安全的潜在威胁,最后从构建安全的国际环境、周边环境、国内环境和加强国防力量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胡娟  杨兴礼 《科学咨询》2008,(9):7-7,28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着重阐述了中国地缘政治安全的潜在威胁,最后从构建安全的国际环境、周边环境、国内环境和加强国防力量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近代以来建立在民族国家至上的政治秩序,是西方地缘政治秩序扩张的产物。随着今天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这个政治秩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此同时,随着地缘政治的变迁,政治秩序的重塑也变得可能。如何理解这个深刻的危机及其对政治秩序重塑的影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西方民主的核心在发生变化。从国家层面看,民主很难成为多民族国家的整合力量。西方一些国家,经常批评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民族政策,但忽视自己国内的民族矛盾。实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西方霸权的衰弱,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出现产生了两大主要影响。第一,中国的地缘文明模式源于中国悠久的历史,该模式可能将取代西方的地缘政治模式,成为影响21世纪世界事务的关键。第二,有史以来,中央王国将第一次不得不出于自身利益而与全球进行接触,范围将不仅限于其亚洲邻国。当今世界相互依存,中国和西方一样必须在"利益汇合点"上进行合作,否则他们  相似文献   

15.
经济     
《领导文萃》2011,(10):136-136
中国经济模式影响其他亚洲国家 虽然中国的GDP规模很大并不断增长,中国人均收入还是很低。中国经济政策与该地区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普遍政策大相径庭。亚洲其他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在未来10年的中期也将产生巨变。虽然如此,中国的政策选择已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他亚洲国家,他们现在纷纷效仿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日本时报》)  相似文献   

16.
倪海宁 《领导文萃》2008,(24):60-65
1967年6月初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仅历时6天即决出胜负,并奠定战后中东政治格局,故以“六日战争”闻名于世。在以色列建国60周年之际,关于这场战争的秘密材料纷纷浮出水面。人们发现,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欺骗得来。  相似文献   

17.
作为反法西斯同盟讨伐对象的日本,在战后十年的时间里便与曾经的敌人“化敌为友”,成为联合国谈判桌上的一员。是哪些因素的改变导致了这种变化?随着各种资料的解密,对于战后日本加入联合国的过程,目前学术界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考察。但这种考察几乎都局限于外交策略、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变化,并没有对驱使这些变化产生的日本民众的特性以及日本文化的特殊性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开始成为世界的主题.(一)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重新组合,世界朝政治多极化发展.加年代以来,苏联解体、华沙条约废止,经互会解散,标志着战后延续了40多年的以东西方两大集团对抗为特征的雅尔塔体系瓦解,冷战结束.作为原两极之一的美国虽是世界上综合国力五强的唯一超级大国,但实力已相对削弱。美国将欧洲作为其战略利益核心,并把与欧洲、日本的关系作为其国际关系基础的态势仍未改变。但它与欧、日的经贸问擦和在政治、军事上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斗争日益…  相似文献   

19.
2008年8月7日,南奥塞梯战争爆发。就全球战略考虑,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地缘政治在作怪,是美俄全球利益的地缘冲突。因为美俄两国在格鲁吉亚均有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诉求。尤其是"9.11"事件以后双方这种诉求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2,(2):11-11
从地理而言,东城、西城、海·淀三区是北京三大教育强区。西城靠近中南海,形成了西城政策氛围的特点;东城笼罩在商业气息之中;远离红墙与跨国公司的海淀,由北大与清华开始,衍生出众多高校。三区地缘政治因素托起了其教育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