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犁几十年的文学生涯,始终把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在创作和研究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七十年代未期,孙犁在将自己的散文创作推向又一高潮的同时,依然把研究的热情倾注在文学理论批评上。如果说,孙犁以往的研究重在对文学创作的总体思考,那此时开始的理性评论,则更多是面向各种文学体裁的创作。一九七七年开始发表的《关于短篇小说》、《关  相似文献   

2.
富有独特个性,充满戏剧色彩的郁达夫,不仅以他的小说、散文和旧体诗创作名传于世,而且他对文学理论的研究,对文学创作的评论与总结,也给我们留下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郁达夫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写过《文学概说》,简结而全面地论述了他心目中的文学理论。人们也许还未意注到,他还是一位各体文学理论家。他写有《小说论》、《戏剧论》、《诗论》等专著。关于散文,虽然没有用这三论一样的名称形式  相似文献   

3.
说到冰心,人们会立即想到她的散文,她的诗,她的小说,以至于她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今的中老年读者,在自己美好的青春岁月里,大都有过迷恋冰心作品的颠狂日子。也许,有些人至今还在自己意识的深层,潜留着同青春岁月混化一体的醉人美感及心灵振颤的余波。其中,“冰心体”散文所引起的读者的感应,恐怕较之其他体裁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茅盾,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始终把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我们留下极为宝贵的文学遗产。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将会在茅盾的文学宝库里吸取营养,丰富自己。 茅盾的文学理论批评,同他的创作一样丰富,涉及的领域极为广阔。然而,我们在这个领域里的探索却显得过于冷寂。本文试图对茅盾文学理论批评的一隅——散文理论,作一点探测。  相似文献   

5.
朱光潜美学家的显赫声名,掩盖了他作为散文理论家的地位。但是,朱光潜对我国现代散文理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他在散文理论上所作的具有特色的探索,使他在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史上占据着自己应有的一页。现在,我们梳理一下他关于散文的那些富有个性特色的论说,对繁荣今天的散文研究与创作,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植物散文在现当代散文中占据一席之地,与之相关的研究却乏善可陈。植物散文选材丰富,常抓住植物的美学特征和生命品格,表现形态各异的植物之美和观赏者的内心感触。植物散文情寄于物,通过植物形象与人类情感的交融呈现作者与他者、故乡、民族国家之间深挚的情感。植物散文多格物致知,通过植物蕴含的天地之道和永恒的生命之理,激发人类的理性意识、生命意识与生态意识。与此同时,植物散文也存在格局狭小、立意相似、创作方法模式化等问题,只有敬畏生命、热爱自然,深入思考文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散文写作才能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在李广田的散文画廊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乡土散文了。也正是乡土散文的写作,奠定了李广田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尽管它们只是画出了一个“朴野的小天地”(《画廊集·题记》),甚至并不具备怎样鲜明的政治意识,然而却有着耐人品味的审美价值,不仅“把乡间的生死,泥土的气息,移到纸上”(《杜勃留波夫选集》第2卷第478页),描绘了二三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学者关于“体验”的深刻认识,对辨析中国现当代散文的本体性很有启发。可以从真实性、话语体式、言说方式的视角来审视作家的体验对中国现当代散文本体性建构所发挥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当代西方文论在我国的传播与接受经历了冷热交替的过程。我国学界曾经的理论热一方面标示着对理论和方法创新的渴望与追寻,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西方文论的过度崇拜和理论运用的失范以及运用者自身的理论匮乏。文本阐释与文学研究中运用某种理论和观念,体现了阐释主体对研究对象的审美与人文的价值判断,符合文学评论之规律和规范,与西方文论之主观预设不是一回事,文学之跨学科研究也不等于“场外征用”。要理性对待现当代西方文论,不能因为其有某些缺陷而无视其对我国文学研究曾有的作用和依然存在的借鉴价值;不能因为理论热之弊而忽视理论之重要性,忽视理论引领对文学研究之必要性,忽视理论引领对文学研究之必要性,忽视我们责无旁贷的理论原创与理论建设的历史责任。理论热后呼唤的是融合了古今中外之优良理论传统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新文学理论,以及有理论深度和学术理性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是散文的国度”。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到现代文学,起了一个深刻的变化,不但是由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变化,而且在思想内容以及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它是继承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和古典浪漫主义的传统,吸取了世界进步与革命文学的营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刘熙载的《艺概·文概》以论评的方式阐述了他的散文理论,他重散文的独创性而反对蹈袭前人,并贯穿 为文的真实与自然;重创作的文法之变,认为通变即是神妙之文;提出散文应该注意作家的本领和作品的气象, 特别以"气"论文,重作家的才情和作品的气势。这三者在对散文作家及其作品的批评中,勾勒出散文写作的基本 原则。  相似文献   

12.
文艺鉴赏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 ,是有规律可寻的。学者们主要立足于作者、作品、读者以及三者的互动关系来探讨文艺鉴赏的一般方法 ;而涉及到作品时 ,又从各门类艺术的本体论和创作论等方面阐述了文艺鉴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韩国对于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研究视角,在1992年韩中两国建交之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通过诗歌认识当时的政治指向并判断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主要还是韩中学者共同交流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视角。韩方学者在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研究视角上存在着根本差异,或将作品本身同现实割裂开来,视作独立的个体,或试图实证作品与现实的关系,或全盘收容西方在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时的方法论。而这些研究视角又都受到资料匮乏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王兆胜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坛上一位重要的散文研究专家。他的学术视野开阔,"史"的意识清晰,其学术研究持论的重要策略是比较方法。文体之间的比较、作家之间的比较与作家自身的比较是此种方法展开的三个向度;而"脑"与"心"的辩证则是王兆胜持论的重要尺度。思想与灵悟高度融合而成的散文作品才是"人类理想的散文",兼顾了思想与灵悟的散文理论才是理想的散文理论。王兆胜谈论问题习惯于强调辩证,这是一种可贵的学术自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人过早地发展了伴随着原始思维特征的经验思维,因而中国最早的散文主要不是感性叙事作品,而是以总结帝王政治经验为旨归的历史记言散文。《尚书》记言文是中国说理散文的开端,这些记言文有一个外在的叙事框架,它们已经具备论点、论据、论证这些论说文基本要素,有些记言文主题集中,条理清晰。《国语》说理散文较《尚书》有六大进展:一是出现一批主题集中、结构紧凑的说理文章;二是形成主客问答的对话体;三是文章论据出现由宗教神学向《诗》、《书》文献、典章制度的转变;四是抽象概括水平明显提高;五是进一步丰富了表现手法;六是出现一些近似语录体的短文。《尚书》、《国语》中的历史记言文是七十子后学散文的先驱,对战国诸子散文也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中国现代散文观念的演变,结合时代、社会背景,评析散文理论批评各阶段的态势、特征、成就和缺失,并对此作出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有四种时空体类型最具代表性,它们分别是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故乡时空体,以沈从文作品为代表的湘西时空体,以赵树理作品为代表的解放区时空体,以莫言作品为代表的高密时空体。时间在时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鲁迅的现实生活时间与历史时间的对话,到沈从文的循环时间,再到赵树理的民间时间,最后到莫言的绵延时间,时间无一例外都是作品的主导。乡土时间的凝滞导致的焦虑、无助,使他们的小说有一种悲观的宿命色彩,也有一种企图把握时间的挫折感和面对时间的迷茫感。  相似文献   

18.
任何被传播的对象都要受传播活动的制约。中国古代散文的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类型,都对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散文流派源远流长,其发展与整个中国古代散文史相始终。它的演化大体可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三个时期,经历了由早期初成阶段到开始成熟阶段,再到完全成熟阶段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象征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艺术园林中的一丛奇葩。象征散文集合了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分子,融合了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洋现代派的艺术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种欲绽还休的幽幽风姿,迭送着沁人心脾的艺术奇香。远远望去,它们一丛丛、一片片置身于朦朦迷雾间、霭霭烟云中,小心谨慎地与世人保持着一定距离,似不求“通”,但只求“隔”,然而一旦步入花丛,你又能惊奇地发现,株株奇葩皆植根于心灵的土壤,枝摆叶摇都会拂动你的心弦,发出意想不到的共鸣之音。它们因此具有恒久的生命力.无论是写于20年代的鲁迅的《野草》、茅盾的《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