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从城乡和东中西这两个区域角度对我国老年人的分布状况、健康现状及养老来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发现:在老年人口分布方面,呈现“东多中西较少”、农村比城镇多、城乡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迅速、城镇地区高龄老人增长更快等现象.在老年人口健康方面,东部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优于中西部地区,城镇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总体好于农村,农村高龄老人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城镇.在老年人口生活来源方面,家庭供养仍然是我国老年人最重要的养老生活来源,东部老年人生活来源优于中西部老年人;城镇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金养老金养老,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是高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更是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最主要生活来源.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2调查数据,探讨了我国老年人身份认同状况。研究发现,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认同老年身份的比例依然较高,但与十年前相比已大幅降低。整体上我国老年人身份认同年轻化趋势明显,但地区和阶层上的差异显著。生活在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老年人越不认同老年人身份。社会经济人口特征能够部分解释我国老年人身份认同的情况,但健康状况、生活事件、社会参与和养老支持对我国老年人身份认同影响同样显著。未遭遇生活事件,身体和精神越健康,社会参与越高,养老支持越多,老年人身份认同越趋于年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各地区不同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死亡中老年人口比例与该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关系、老年人死亡人口的性差异、老年人口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的研究,并同比较发达的国家作了比较,得出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老年人口数量大,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大且老化速度快;地区、城乡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老龄化进程快于中西部;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大;纯老年夫妇及单身老年人户比例加大以及老年人口预期寿命性别间的差异明显等。老年保障问题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中国老年保障制度要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广覆盖为原则,保证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医;重视家庭养老的作用;在制度设计中考虑到老年人口的特点;加快发展老年社区服务;以规范的法律来保证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逐渐加剧,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健康和医疗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年的最新数据,利用Heckman、Logit和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老年人医疗支出规模随收入的增加、医疗保障的获得和健康状况的恶化显著增大;医疗服务利用率随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显著增加,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医疗保险有效改善了老年人的健康,城镇、中部和东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农村、西部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城镇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已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总体趋势是,由边疆地区向内地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由农村和草原牧场向城市流动。尽管目前很难对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总数做出十分准确的统计,但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东部沿海各个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都在持续、快速增长;二是东部沿海各个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多于当地世居少数民族户籍人口;三是流动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全国所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东部沿海地区将来在民族关系方面出问题,可能主要出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当中。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许多工作还不够到位,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和提升。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高度重视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问题,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问题。我们相信,东部沿海地区民族问题研究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专家学者一定会为东部沿海地区民族工作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的地区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比较分析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探讨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引发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的问题.认为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强化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弱化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城市化的地区差距与劳动力流动之间产生了正反馈效应.这种正反馈效应决定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和打破地区间不均衡发展格局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省级2012-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视角考察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影响因素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正的空间相关性,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低低聚集",中、西部地区"高高聚集".实证结果显示:财政赤字、固定资产投资、人口因素对政府债务水平的上升均具有促进作用,而...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年人口的核心问题是生活质量问题,对老年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关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基于杭州市城乡老年人口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发现,城市老年人比农村老年人具有更强烈的主观幸福感.子女孝顺是影响城市和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经济状况、对社区工作满意度、婚姻、性别等也是共同影响因素,但影响程度在城市和农村间存在差异.此外,在城市模型中,自我照料程度、子女个数等个人特征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在农村模型中,经济来源、对权益受侵害后的处理方式等经济和社会保障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总之,城乡老年人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不同,城市老年人已侧重于对精神的需求,而农村老年人首先还需要物质的满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年轻老年人、老年人、长寿老人3个年龄阶段老年人口的增长率,年轻老年人口增长率较低,老年人口增长率居中,长寿老人人口增长率最高.分城市、镇、乡村分析全国各地区分年龄老年人口的增长状况,城市的老年人口分年龄增长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老龄化速度较快;镇区老年人口各地区发展差异显著;乡村长寿老人人口增长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国1997—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预期寿命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口年龄结构、预期寿命对居民消费率有显著影响,但具有很大的区域性。东中西部地区比较表明: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东部、中部、西部;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由大到小为西部、中部、东部;预期寿命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东部、西部、中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对中国城乡老年人口基本需求型消费作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城镇与农村老年人口消费构成分布相似,综合考虑个体特征、家庭支持与社会保障三类因素的模型中,个体特征中的收入、年龄、教育等因素对老年人口基本需求型消费影响十分显著,尤其是教育对老年人口基本需求型消费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家庭支持与社会保障因素对老年人口基本需求型消费的影响更值得关注。研究认为,提高城乡老年人口基本需求型消费尤其应当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从扩大老年人基本保障入手,而提高老年人口收入水平是扩大老年人基本需求型消费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可以试从增加老年教育投入的角度出发,关注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的投资消费,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世界性人口老龄化”的时代 ,中国老年人口是世界老年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庞大的中国老年人群中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分析和把握这些差异 ,并对改善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 ,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差距。  相似文献   

14.
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如何阻断非贫困人口返贫成为今后重要的奋斗目标.在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口的脆弱性特征更明显,返贫风险更大,阻断返贫的任务更艰巨.近年来,在讨论阻断贫困的各种路径时,社会资本的作用日益凸显.基于此,首先就社会资本对返贫阻断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利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选取社会信任、社会参与和集体参与三个社会资本变量,分析对中国老年人口返贫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来看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口返贫风险有显著影响,能起到阻断老年人口返贫的作用;其中,社会信任、社会参与对农村老年人口返贫风险的影响显著,而集体参与的影响不显著.从地区对比来看,社会资本对东北地区农村老年人口返贫风险影响显著,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中部和西部地区仅受社会参与影响显著.据此,今后要提高社会信任资本的质量,不断化解农村老人、基层政府和村内企业的信任危机;强化社会参与型资本,增强农村老人的互助养老和代际交流;构建集体参与型资本,激发农村老人参与集体事务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成因、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之快、绝对数量之大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等,都将在下个世纪前50年内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因而采取科学态度,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则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3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跟踪调查"数据对上海市贫困女性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经济支持和医疗保障等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上海市老年女性人口中,农村的贫困女性老人在绝对数和比重两方面都高于城市;女性老年人的贫困比重高龄者高于低龄者;受教育程度低的女性老年人遭受贫困的风险明显高于受教育程度高者;丧偶老年妇女更容易陷入贫困;随着子女及孙辈经济支持水平的提高,女性老年人口陷入贫困的比重逐渐下降;医疗"完全自费"的老年妇女贫困比重高于能够享受医疗保障的老年妇女.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人口政策的重点由控制人口数量转向化解养老风险、促进人口结构优化,是中国几十年人口数量控制目标实现之后人口发展战略的重大转移.它表现为四大重要特征:第一,中国人口政策具有现代性,适应新时代人口新常态;第二,中国化解人口养老风险政策的福利性、公正性;第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化解养老风险政策的多元性;第四,基于中国政府的公信力及实施社会支持政策的差异性,奖励对社会贡献较大的老年人口,激发公众对社会的奉献精神.然而实现积极老龄化政策、化解养老风险,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一是基于老年人生理性素质退化的问题,实施适老居建设政策,方便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高其积极性;二是克服老年人口自组织性较差的弱点,实施服务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组织建设政策,使老年人活动有组织保障、经济保障.总之,在新时代人口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正将人口战略重心由人口数量控制转向养老风险的化解.这既是中国人口政策的与时俱进,又是有效人口政策的延续和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和经济潜在增速下降,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人口再生产规律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采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青岛市相关统计数据,研究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特征,对青岛市2025年和2030年的人口老龄化指标进行预测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青岛市存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外来老龄人口增多,老龄人口慢性病增多等问题。青岛市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主要挑战为:地区和城乡差异显著,养老成本不断提高,结构性看病难,养老机制不健全,家庭养老低质低效,老年精神文化建设需求和现有基础设施建设不匹配等。建议青岛市打造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示范城市,从健全养老服务和老年人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入手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感,大力培育银发经济,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9.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生活质量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生活质量体系,需要立足我国老年人口国情,洞悉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特征和内容。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民族性、区域性、传统性、伦理性、宗教性、娱乐性等10大特征,涉及经济、家庭、婚姻、健康、教育、情趣等10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而与此同时,在东部地区又出现了严重的“民工荒”现象,这表明我国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劳动力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在区域间发生动态转化.本文从劳动力流动和产业区际转移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在新一轮产业转移和我国区域格局发生变化的趋势下,解决“民工荒”问题就要协调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是东部地区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二是中西部地区应发挥资源优势,改善投资环境;三是合理引导产业区际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