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两年来,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广大农村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专业户、重点户、新经济联合体(以下简称“两户一体”),适应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了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重大突破。本文拟就分工协作、“两户一体”与农村商品生产的关系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有十余年了。在十余年后的今天是否有必要重新强调联产承包制的落实,答案是肯定的。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农村许多地方没有很好地落实联产承包制,才使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国这几年粮食生产出现徘徊甚至倒退,农业生产缺乏后劲的局面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没有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采用1990—2004年我国25个省份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素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尤其是农村道路、通讯、水利事业的发展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素还有农户家庭经营耕地面积、农户收入水平等。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六年来的实践,我国农村全面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业生产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农村经济正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合  相似文献   

5.
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党一贯将农业问题、广大农民的生活问题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以及1993年初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都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认真分析,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的全面发展,千方百计地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是九十年代我国农业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关键在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下面就此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农村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时期,但从我国农业立法的现状来看,存在立法滞后的问题,应当尽快建立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我国的农业立法体系,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需要。该文以目前我国农业立法现状为基础,从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总结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成功经验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农业立法改进的必要性,并围绕农业保险、农业资金投入、农产品流通、农村合作金融、农村社会保障等五个方面,着重论述了新时期我国农业立法的调整与改进。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础教育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C-D生产函数为分析框架,将人力资本变量纳入生产函数,运用1987—2006年的数据测算了我国农村教育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结论表明,在样本区间,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8.22%。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农业新技术革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整个世界农业生产的方式,形成一场新的农业技术革命。我国农村目前的小农家庭经营方式与新的农业技术革命不相适应。必须加速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生产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产品商品化,有计划地加速小城镇的城市化,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法治,才能把握机遇,促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是一个历史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从历史上说 ,我国农业生产多年来处于结构不合理状态。新中国成立之前 ,农业基本上是沿袭世代的传统耕作种植方式。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几次大的政治运动的影响 ,农业和农村经济没有多少改观 ,虽然搞了多年水利基本建设 ,但对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并没有引起重视。改革开放 2 0年来 ,农业和农村经济有发展、有进步、有提高 ,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从现实上看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之后 ,农业的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 ,农业由解…  相似文献   

10.
制度缺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 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传统自给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的转变、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都要有发达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相配套。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了覆盖主要农业生产区域的农业基础设施网络,农业基础设施的各子系统内容也日益丰富。但这些仍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从战略决策到具体项目的经营管理都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从而造成了投资效益低下。本文试图从制度方面入手,分析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  相似文献   

11.
农业基础设施包括生产基础设施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两大类别。以2000~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例,验证农业基础设施对我国农业产出的影响。通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分析方法,具体衡量农业基础设施各项投入对农业总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通讯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水利基础设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没有预期的高。农业基础设施对我国农业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要继续加大投资、优化结构、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维护,从而构成我国未来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农村改革往何处去?如何实现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二次腾飞,对此,我们面临新的抉择。一以家庭承包为特征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长期落后的农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促成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第一次腾飞。尤其是粮食生产,出现了连续几年保持迅速增长的势头。从78年到84年,粮食生产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6%,84年总产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改变农村户籍制度的条件下,我国农村劳动力出现了持续的大规模转移。与此相伴随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耕地抛荒等现象。这引发了学术界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影响的争论,且至今没有取得共识。事实上,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存在过较大波动,但总体上是增长的。利用1978-2018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多变量非平衡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考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存在过剩供给,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有正向作用,原因在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和农业资本投入(主要是机械与化肥)的增加。这表明,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因为农户收入增加而产生了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4.
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道路、通讯、电力和教育四类基础设施对我国农业生产、非农生产以及农民人均收入具有统计上的显著贡献,在农业及非农生产增长中发挥了规模经济效益;继教育基础设施的显著贡献之后,道路对农业生产、电力对非农生产分别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为“十一五”时期西部农村地区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合理选择资金投向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阐述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若干思想,主要包括强调农民问题是我们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问题,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确立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提出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思想;明确了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明确了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明确了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思想;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明确提出提高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水平,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问题.这些思想对于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劳动力转移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管理与经营实体,本文为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劳动力优化配置建立动态规划模型,该模型即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劳动力动态转移模型的应用,不仅为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也启示了我国农村和农业改革的思路。农业生产的"公司化"或"农场化"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广大的农村,根据党中央关于农业的两个文件的精神,认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党领导农业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管理责任制,部分地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也要用市场机制调节千千万万农户家庭的生产经营活动.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保持农业发展的十项措施》,江西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九条措施.这些"措施"是江西省各级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保持90年代农业持续发展,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行动纲领.在农村无疑产生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经营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尤其是目前农业资金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解决农村金融的突破点在于对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增加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我国每年有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 ,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既为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 ,同时又给整个社会尤其是农村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使农村劳动力实现向二、三产业的有效转移 ,逐步减少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对社会造成的压力 ,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及其流动的总体状况   1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