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年多年,我省农村经济蓬勃发展,五业兴旺,非农产业和创汇农业异军突起、交叠催化,为农村产业结构现代化提出了严峻的要求,也创造了历史性机会。一种内外(国内和国外)结合的崭新产业结构正在我省农村深化改革的呼唤中萌动、发育。一、现状分析:非农产业加速发展阶段的到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产业结构经历了旧产业高速增长和新产业不断涌现,从  相似文献   

2.
影响宁夏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结构、生产投入、经营耕地面积、生产积累、非农产业发展程度、商品经济能力、交通条件和经营耕地产出等。今后增加宁夏农民收入的思路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增加生产投入、提高耕地产出率、发展非农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等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市化的内涵及其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城市化的内涵,包括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农村城镇聚集、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活方式、农业生产力水平发生根本性变革等方面,农村城市化模式包括“就地消化”、“次级化发展”、“据点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文明社会转变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不可逆转的潮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因非农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农民创业和劳作的意识较弱,因而还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冬眠劳动力。加强县域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使冬眠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以及培育冬眠劳动力的创业意识等,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冬眠劳动力,使冬眠劳动力不因气候的影响而赋闲在家,而且可以扩大非农产业就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例,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 产业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其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等.本文着重就山东省农村产业结构政策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省农村产业结构经过调整,改变了长期形成的农村只有农业,农业就是种植业,种植业即粮食的单一畸形结构,出现了粮食与经济作物互相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一、  相似文献   

6.
周昭 《云南社会科学》2008,27(3):112-116
概括当前印度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近年来印度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制定发展方针、推进经济自由化改革、提供信贷支持、招商引资、加快政府分权改革进程等;指出印度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发展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根深蒂固的种姓歧视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九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进行结构的调整。结构调整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即由单一的粮食种植转为粮食、蔬莱、林果及各种经济作物全面发展,成为优质高效的大农业;二是农村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农村内部发展非农产业,推进农村的产业化发展,三是整个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即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的转移,逐步实现乡村城市化、工农一体化,最后完成农业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目前,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农村地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十多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人,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劳动力转移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业内部的劳动力转移,即种植业劳动力向牧业、养殖业、林业、副业转移;二是农业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转移;三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目前,在我国主要是指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少量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闽西北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农业劳动力超出了刚性土地资源的有效容量,农业比较效益低下,非农产业和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内拉力,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农民自发的选择。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产生影响农业生产的后劲、计划生育、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等负效益。提出深化农业内部就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和广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建立与完善劳动力中介组织,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变;发展农村小城镇与返乡创业相结合,加速农村城镇化;扩大金融信贷渠道;完善农地“三权”分离机制,促进农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加强政府的服务完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 农业开发,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战略,即宏观控制的总体设想、全局筹划;而一个好的发展战略,中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整体性和区域性问题. 一、发展战略的整体性问题农业是一个复合、开放、多层次的大系统.农业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生产部门或一个生产环节的变动,往往要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动. 农业这个大系统,在产业结构上包括农村的一、二、三产业,即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十个字.这些生产部门又包括若干生产项目,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在资源结构上,农  相似文献   

12.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当今世界一切不发达国家重要的社会问题。但是通过什么途径转移,各国却不尽相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农村就地消化,城市分流,多向输出等多种形式转移。而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 (一)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非农产业的转移,把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使农业人口不断减少,这是世界上一切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列宁早就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同农业分离,就是说工业人口的增加,农业人口的减少。”①世界上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逐步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农业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小。这些国家,在社会总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不足10%,90%以上的劳动者从事其他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从而使社会财富大大丰富起来。可见财富的增长和文明的进步,通常是与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费用的减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作许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农业产业化、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三个关键环节.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主攻点;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富裕农们的根本出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稳定农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几年来的发展和当前情况来看,湖北省改革农村产业结构意义深远,势在必行,改革的条件已日益成熟。下面提出一些有关改革的初步设想和实施的建议。合理配置湖北农村产业结构,其指导思想不仅要跳出农业的范围,还要跳出农村的范围。既要强调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同时要突出发展第二产业,即农村工业,放手发展第三产业,即交通业、服务业等等,逐渐建立一个符合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农村产业结构。具体设想是:——通过调整第一次产业,大规模发展多种经营,实现粮食转化为肉、禽、蛋、奶的第一次飞跃。这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种植业内部的调整,处理好粮食与经济作物的关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产业结构主动外向再调整:我国农村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和持续财富增长的战略抉择。从历史看,我国以农业为主,而农业又以粮为主的单向化农村产业结构,其实质性变化发生在本世纪八十年代。自七十年代末我国被迫实行市场化取向的农村改革后,农业多样化发展降低了种植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份额和粮食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份额。1990年与1980年比较,种植业产值份额下降了13.1个百分点,林牧副渔业产值份额由28.3%上升至41.4%,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份额上升了3个百分点,1990年达到18.7%,而非农产业、尤其是乡村工业的异军突起则显著地降低了农业份额。农村工业、建筑业、商业等非农  相似文献   

16.
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必须着眼于处理农业与工业的关系,使工农业关系协调发展,这是贯穿现代化建设始终的根本问题。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以工促农"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制度上的创新。1从已有文献看,"以工促农"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从产业角度阐述"农"和"工"的关系。认为"农"单纯指三大产业中的农业,"工"则单指三大产业中的工业,"以工促农"就是以工业促进农业;认为"农"不单指农业,还指农民、农村等与农业相关的其他方面,而"工"则包括了除农业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还包括城  相似文献   

17.
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我省农村经济实现战略转变的重点。我省发展外向型农业有着优越的地域、资源和经济条件。我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11个市地中有8个是开放城市、开放区,或者处于沿海地带。全省海岸线较长,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水陆交通比较方便。自然资源丰富,仅植物资源就达3000多种,野生动物兽类达80多种。产业结构以农业和轻纺工业为主体,农业生产门类多、集约程度高,是一个农业综合发展的地区。农村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历来与国内外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往,全省有21.5万名海外侨胞,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都是发展创汇农业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家庭中主要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满足了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引起农村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弱化了农村家庭的生产组织功能,造成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直接制约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提高留守妇女的职业技能水平,变劳动力流动的单飞模式为家庭整体流动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家庭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加强农业这个基础,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改革全局的大事,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问题。加强农业这个基础,根本问题是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农村工作的中心。当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围绕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组织和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2.改革农村科技体制,使科学技术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3.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4.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劳动对象,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5.进一步改革农业投资办法,提高农业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20.
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条件。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的过程。当前全国性的能源短缺,使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深刻影响。据报道,全国因能源供应紧张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750亿元。在我省,当前耗能最大的领域是农村。农村能源的消耗对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据统计,1980年我省农业生产上的耗能量合331万吨标准煤(不包括非商品燃料),占全省耗能总量的23.5%。但由此所获得的农业产值约占全省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0%;农业向工业提供的原料占全部工业原料的81.2%,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