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一、从众心理及其产生原因在传播学中,从众是指个体在传播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一个群体的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而在知觉、行为或观点上所发生的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人的心理上的复杂反应,就叫做从众心理。从众可以表现为思想上从众,大家怎么说我也怎么说;也可以表现为行动上从众,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那么,“人为什么会有从众”这一行为呢?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作了以下解释:门)对信息和信任的缺失。一名口渴的旅行家在撒哈拉大沙漠的一个绿洲上,看到阿拉伯人从这口井里打水喝而避免喝另一口井的水,他同样…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对炒股票越来越有兴趣,纷纷将资金投入股市中。然而,不少人对炒股票可能导致的风险缺乏思想准备,容易出现情绪紧张、悔恨绝望、乐极生悲等一系列心理不平衡的症状,称之为“股市综合症”。 股市中,从众心理是这些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重要根源。从众心理的主要特征为不愿吃亏、好冲动、不负责任、情绪多变、情  相似文献   

3.
“沉默的螺旋”是一种传统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结合CMC(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与FTF(面对面的传播)有关群体压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网络受众从众心理的动因继续存在,从众现象依旧普遍,因此,产生“沉默的螺旋”机制的基本条件在网络空间中仍然存在,并分析了“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中表现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传播学“沉默的螺旋”理论出发,回溯社会心理学关于“从众”现象的心理前提,阐释大众媒介在进行新闻传播时保持平衡原则的必要性,从大众传播效果的角度论证“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众心理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现象、形成产生的内外部因素以及提出消除大学生消极的从众心理的应对措施,有利于促进新形势下大学生的顺利和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6.
基于两项调查数据,论文探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城市一孩育龄夫妇在二孩生育中发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一孩育龄人群在二孩生育上受周围他人行为影响而发生从众行为的比例大约在10%左右。其中,想生二孩者发生从众行为改变原有意愿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不想生二孩者发生从众行为改变原有意愿的可能性则非常小。研究结果提示,在从众心理影响下,城市育龄人群的二孩生育水平只可能比生育意愿调查所显示的比例更低。这一结果对于更准确地预判“全面二孩”政策实际效果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于通过考察孙中山和黄兴关于民元共和建设的思想与实践,挖掘其推进民初中国近代化的潜在意识,揭示其所以与袁世凯合作、热诚维护民元政局的心理归因。 从众感:拥袁以稳固民国 从众感,是孙中山和黄兴在“非袁不可”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于军事态势、政治力量整合等利弊得失的权衡之中,逐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所产生的适应社会心理要求和现实需要的拥袁信念与行为。这种从众意识显然缺乏对袁世凯认知的基础。“和平收革命之功”与“早巩国基”即是其拥袁的主要心理归因。 应该指出,孙中山、黄兴的让位,受制于当时深刻的政治的、社会的历史氛围:当武汉还在激战的时候,弥漫着全国的总统非袁莫属的舆论声浪,逐渐促成了国人“非袁不可”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已经完全不以孙黄及其革命党人的意志为  相似文献   

8.
我国严重的富人逃税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富人逃税有着复杂的原因,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富人逃税过程中的几种社会心理动因,主要有:互惠不明显导致的懈怠心理;成本与收益反差过大导致的赢利心理;社会不公正导致的“相对剥夺”心理;越轨成本低导致的侥幸心理;社会失范导致的吃亏心理;逃税群体环境导致的从众心理。  相似文献   

9.
庄子建立一套心理防御机制,压抑情感以趋于平淡,退缩以求得安全,将“世弃”合理化,意欲超拔自我,但这种愿望未免落空。庄子有着悲观与旷达,从众与孤傲,人格独立与人格解体等多重矛盾心理层次。庄子之所以走不出人格困境,除了社会现实原因外,还有着很深刻的自身理论困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模仿与从众:时尚流行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模仿与从众:时尚流行的心理机制周晓虹“东施效颦”,在中国是一句妇孺皆知的成语。我们现在关于时尚流行的心理机制的探讨就从这句成语开始。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十分熟练地说出这句成语的由来。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末年,当越国苎罗人西施尚未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  相似文献   

11.
作者认为本文就《红楼梦》如何写女性进行了初浅的探讨,认为在贾宝玉意淫之下,《红楼梦》中女性是“闺阁良友”,是受喜爱和倾慕的对象,从而证实了在当时封建礼教及各种清规戒律之下,《红楼梦》的女性很难摆脱自卑、自抑及从众心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毒品在我国许多地方死灰复燃 ,吸毒人数越来越多 ,大有泛滥成灾之势 ,青少年深受其害。青少年吸毒现象屡禁不绝 ,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主观因素至关重要。青少年由于愚昧无知、出于好奇、追求“享乐”“时髦”、寻求刺激、从众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误入歧途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社会、学校、家庭必须齐抓共管 ,加强教育 ,自觉抵制 ,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道德从众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 ,对大学生在道德领域中的从众现象进行分析 ,可以看到个体在道德选择时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同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一般意义上的从众现象有着共同的本质 ;大学生道德从众的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 ,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 ;心理归属机制和外部赏罚机制是大学生道德从众的主要原因 ;对大学生道德从众现象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消除 ,而是要积极引导 ,使其纳入弘扬社会正气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从众”之于合唱训练的意义及规律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5.
谈受众心理与新闻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受众心理特点对提高新闻传播质量很有益处。由于受众存在从众心理、好奇心理、求真心理和亲和心理 ,新闻传播应在引导、新奇、真实和贴近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论初级阶段社会公德的困境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我国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出发,针对当前社会公德建设所面临的“反道德主义”困境,分析了初级阶段社会凸显的功利倾向、监督机制的乏力、道德行为的普遍私德化、群体心理的盲目从众与社会公德的超功利性、舆论监督依赖性、公共服务性和主体自觉性四个方面的矛盾,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四个方面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小说读者接受心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以读者的接受为目的的。小说读者的接受心理呈现出民族传统心理与求新求异心理、消谴心理与求知心理、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等多样化格局。作家创作既要适应读者,又要引导读者,以提高读者的接受心理,实现新的审美接受。  相似文献   

18.
语言变异的社会心理成因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变异是偏离语言常规的一种语言形式,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语言变异不仅受到语言本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同时还受到人们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诸如追新求异心理、从众模仿心理、避俗求雅心理以及男女性别差异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众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是社会成员的观念、行为之相似性和一致性的基础和表现形式,是社会规范与社会秩序得以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前提,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重要机制之一。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一词通常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本来主张,改变自身的态度或行为,而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一、从众的类型、性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对“农村妇女权益调查”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农村仍存在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不高、权利意识较淡薄且从众心理较强、农村群众普遍不认同女性的管理能力等问题。为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保障我国农村妇女参政权益,应在相关法律中增加女性候选人及女性代表的具体比例以及补选措施等相关规定,补充规定各级妇女联合会对妇女参政的监督机制,增补对妇女参政比例的保障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