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在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而小康社会的构建需要一种特殊的理念来指导 ;具有既和谐又竞争的调节功能的契约理念 ,恰好可以承载这一重任。培育人们的契约理念 ,充分发挥契约的调节功能 ,无疑成为我国构建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在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小康社会的构建需要一种特殊的理念来指导;具有既和谐又竞争的调节功能的契约理念,恰好可以承载这一重任.培育人们的契约理念,充分发挥契约的调节功能,无疑成为我国构建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作为公司治理文化的基础,是一种创生秩序,主要调节人的自然属性,治理完备契约。而公司治理文化作为公司治理制度的升华,是一种自生秩序,更注重调节人的社会属性,治理非完备契约。公司治理制度与文化两者之间是既互补又替代的关系,因此在治理企业时,要把治理制度的设计与治理文化的构建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4.
风险社会、复杂性理论同环境危机之间存在关联性,而公共行政的后现代转向则与环境多元治理相契合,并促发环境多元治理模式的生成。行政契约是环境多元治理模式的法理基石。环境多元治理模式有赖于多元参与、协同合作以及整体开放这些价值目标的实现。为此,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来确保治理的多元性;用行政契约来规范权利和义务,以保障治理的协同性;构建交互式、回应型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实现治理方式的整体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民族,“和谐”的内涵不同;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调节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改革为动力,以社会稳定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恒的社会理想,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既对立又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新的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归属,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与构建全民共同发展的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个体发展的全面性,而且包括“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构建全民共同发展的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指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强调要通过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并进而论证了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和谐发展,在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一种特殊的理念来指导:具有既和谐又竞争的调节功能的契约理念。培育人们的契约理念,充分发挥契约的调节功能,必将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阶段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政治保证、精神条件和生态条件,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新的构想和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社会矛盾深刻认识的结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方位和出发点。我们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中把握和谐社会的建设,使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和服从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构建和谐社会还要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特点来处理和谐社会构建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作用,和谐社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和谐社会理论应该帮助人们树立全面建小康一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发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命线作用,使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的无穷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社会矛盾深刻认识的结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小康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方位和出发点。构建和谐社会要直面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突出矛盾,和谐社会的内涵必须与小康社会和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要分二步走。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必须坚持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观点。只有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 ,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因此 ,我们只有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 ,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自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与发展预测,从社会发展基本过程的角度分析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从低水平的小康向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经济快速发展的小康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小康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小康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小康向地区平衡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粗放型发展的小康向集约型发展的、经济与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试析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区别和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是有着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所要解决的社会矛盾是不同的,两者有着各自的侧重点。但是从两者的发展目标来看,它们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关系;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要求来看,它们是互相包含、并行不悖的关系;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理论来看,和谐社会是从小康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和中间形态。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是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教育机制、管理机制、投入机制、人才机制、服务机制等方面提供制度性保障,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核心的人民观思想体现了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体现了人民观思想的重要性,人民观思想的传承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提出来的最新发展观.其基本内涵包括:强调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实现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