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态村作为一种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滇池流域的村庄建设中引入生态村概念,构建村庄-环境-湖泊可持续发展模式,可对农村地区特别是环湖区域的生产、生活所带来的污染进行积极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金陵瞭望》2011,(3):72-73
周村社区地处江宁区谷里街道东北部,属于丘陵山区,社区依山傍水,自然条件独特.山水资源丰富。东靠秀丽的风景区牛首山、郑和墓。全社区占地面积7.6平方公里,社区交通便捷。大谷路景观大道、南京绕城公路、京沪高铁、宁安铁路都从境内通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城市发展的要求,近年来。社区致力于旅游生态村的建设。不断优化和提升社区整体环境。为南京的大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3.
黄东  夏磊  张红美 《金陵瞭望》2008,(14):74-74
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在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关心和指导下,各基层社区组织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在创建内涵上求深化。在创建覆盖面上求拓展,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使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蓬勃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的整体思维出发,分析论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性,提出要推动社区公共卫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管理人员要树立科学的整体思维观,充分认识人和社区是相互关联的各组成部分结成的有机集成体,与社区和公共卫生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形成整体团队意识,重视人才的整体发展,才能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最近不断有读者来信问,他们在媒体上常常可以看到“可持续社区”的提法,究竟什么是“可持续社区”,有什么特点,如何建立“可持续社区”?答:“可持续社区”是指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综合平衡发展的某一人文地理区位。“可持续社区”的基本特征:一是“自然性”,二是“整体性”。传统社区的“自然性”是针对工业社会的“人为设计”特征而言的。在自然形成的社区中,个人的利益和意志总是从属于某一“共同体”,成员的参与比较充分,收入差别不大,尚未形成对立的社会阶层,社会矛盾尚处在可以自我调节的范畴,这些都是社区生生不息,具有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6.
根据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资产对福利的作用机制,采用武汉市郊区6村505份样本,应用模糊综合评判与基尼系数,对新型农村社区与传统农村多维资产差距的福利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农村社区资产差距较明显,其中显著缩小了文化资产的差距,扩大了自然资产的差距;资产差距显著降低了新型农村社区的福利,对福利的影响达到-37.3%。在考虑资产差距的情况下,传统农村整体福利为0.134,新型农村社区福利为0.181,除自然资产外,其他资产水平均得到了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体上改善了农村居民福利,但忽视了自然资产的建设。因此,未来的新型农村建设应加强对自然资产的重视和保护,促进社区各类资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简称"国标")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估,并以陕西省周至县生态村为例对其进行了适用性检测.结果发现:现行的"国标"内容过于简单,指标体系设计不尽合理,难以全面的诠释生态村的内涵,不利于真实评估现有生态村的建设水平.本文在"国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生态村评价指标体系,其适用性和可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生态村——生态居住模式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村是在工业高度发展、科技高度进步的现代社会中,为了应对产生的各种问题而发展出的全新的生活理念。随着生态村运动的发展和生态实践的增多,人们开始转变以往将生态技术作为生态村主导的观念,开始尝试探索更加全面地认识和发展生态村及生态理念的方法。在生态村社中建立无秩序管理体制以达到社员平等、建设交流空间以满足其精神元素的需求、构建能源和物质的循环利用系统,防止污染和浪费,采用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建造房屋,这种基于传统工艺和小尺度的模式对于构建宜居聚居区域具有启发性。文章对生态村的理念及相关操作过程进行分析,说明生态村的工作原理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生态村有种种不同的提法:甘肃省提出创建“农村生态文明小康村”,北京市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山西省阳泉市提出创建“文明生态村镇”,海南省和河北省叫建设“文明生态村”,贵州省黔西南州州委、州政府提出开展“生态家园文明村”建设,广西则称建设“富裕文明生态村”也有人将生态村、小康村二者结合起来,提出“小康生态村”的新目标模式。①在一些地方,生态村的概念被扩大,提出生态县、生态省的新概念。如浙江省提出,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不能算是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浙江省是全国首批提出“生态立省”的重点省之一,其所属的开化县是全国最早提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县。这些提法虽然各不相同,实质都落在“生态村”上。  相似文献   

10.
本调研报告由四个部分组成 :(1)简要交代龙脊地区概况和开展龙脊景区调研的缘起 ;(2 )对龙脊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阐述 ;(3)龙脊旅游开发现状及龙脊旅游景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4 )提出建设龙脊壮族文化生态村以实现龙脊可持续旅游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论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同于一般野生生物保护的特点,说明社区参与是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不可或缺的条件。并以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了在我国农村农业女性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妇女作为社区的守护者、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村家庭的管理者和农业文化的传承者等多重角色,对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担负着重要作用。然而,农村女性环保意识和知识不足、资源匮乏以及在社区管理中缺少话语权等原因,使她们的作用难以发挥。对此,本文建议各级政府和妇联组织把环境教育作为农村妇女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把"对环境友好"作为各种项目、活动的评价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管理基础差、经营规模小、旅游资源分散化等弱质性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提出以政府和社区为支撑体系,通过产业集群化发展和供应链一体化,推动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希冀利用合作战略来解决乡村旅游企业存在的问题,以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医改后高校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的必要性及转型后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分析了高校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指出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高校医院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鉴于城市形态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间的紧密关系,选择科学形态,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城市规划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并对我国当前的城市空间拓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汲取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及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构建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关键在于必须从我国城市发展各项实际出发,实现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的同步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理想模式,为我国构建可持续城市形态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发展乡村旅游,突出旅游业在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社区是乡村地区旅游发展的主体,社区的有效参与有利于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榆次后沟社区参与旅游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认为创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凸显社区参与的主体地位,丰富社区参与旅游的形式,提升社区参与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以社区为核心的参与旅游发展模式,对乡村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发展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对两个核心问题研究出发,利用利益相关者图解法,对农村社区旅游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认定,并区分其属性,得出结论,社区是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最关键群体,树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发展观是实现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尽量界定产权的基础上,对社区旅游进行企业化经营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因世界性饮用水源紧缺和污染所导致的饮用水源危机,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而且随时可能引发国际政治问题。因此,饮用水源的保护被提上了世界各国的议事日程,并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当代人类的普遍共识。本文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饮用水源保护立法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期对完善或创新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试论和谐社会与现代营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社会理念是对社会范围内基于资源有限性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这个理念的提出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组成社会细胞的企业都是适用的,现代营销理念被证明是能够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现代营销观念与和谐社会理念的之间的统一更加验证了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科学性依据,本文通过论述这两个理念的一致性,并试图通过和谐社会理念指导营销的发展,以此来深化对和谐社会构建理念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环保压力,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国也不例外,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好其与法律的关系。首先初步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法理基础,然后从公平价值、秩序价值、自由价值、和谐性价值、可持续价值、为法治奠定新的物质与道德基础几个方面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