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官员自杀事件频发,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在官方调查结论中,除了个别因涉嫌腐败问题畏罪自杀外,多数被鉴定为因精神高度抑郁而轻生。例如,2014年5月4日,年仅35岁的《都市快报》副总编徐行因抑郁症自杀离世;同年6月5日,中共潍坊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白峰在其住地附近自缢身亡。据其亲属介绍,他有多年抑郁症病史。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压力增大,抑郁心理已成为领导干部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无助、行动迟缓、内心孤独、反应迟钝和失眠头痛等,严重者会出现自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心理问题不仅困扰着一般民众,领导干部也不能置身事外.尽管多数领导干部的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因心理素质较差、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了焦虑、抑郁等问题.个别干部甚至有严重的心理失调现象.笔者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近200名50~59岁的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竟有45.6%的人有孤独、失落、压抑等心理不健康倾向.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揭示.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抑郁症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心理问题。随着环境转变,领导干部的情绪劳动常态化,很容易造成情绪失调,这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在外部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和领导自我层面的内部因素共同影响下,领导干部容易患上微笑型、激越型、疑病型等"非典型"抑郁症。为此,应从心理健康意识、心理调节能力、心理干预机制、心理工作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升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中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心理的力量是巨大的,事业的成功来自积极的心理态度。对个人而言,心理健康是保持正常行为能力和正常生活的前提和保证;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心理健康事关干部的成长和进步,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然而,现实中有少数干部往往因为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有个别干部心理严重失衡,导致精神崩溃。因此,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干部工作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干部心理健康问题有五种典型表现:一是工作倦怠,二是心理焦虑,三是心态失衡,四是自设藩篱,五是自我放纵。干部心…  相似文献   

5.
<正>组织部门应加强对干部的关心和关爱,特别是要从"心"开始,为干部心理"减压"。一、解决好"本领恐慌"产生的心理焦虑。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分析形势、把握大局、宏观决策的能  相似文献   

6.
尧超 《科学咨询》2009,(3):42-42
自杀是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导致自杀的各种因素并非独立、平行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形成了自杀心理机制,最终导致自杀.其中,先天遗传与性格以及后天所形成的特定心理思想构成了自杀的心理基础,即内因.在此基础上一旦有了诱发因素即外因的作用,主体便会付诸自杀.  相似文献   

7.
青年干部对职务晋升的追求,是促进其成长成才的动力之一。但由于任何一个行业的职级结构注定都是"金字塔"形的,干部到了一定职务或层级之后,再往上晋升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也更容易触及"天花板",个人对职务晋升的过分追求就往往会带来晋升焦虑。所谓晋升焦虑,就是因职务晋升问题带来的心理困扰,表现为一种持续性的情绪紧张,严重的还将导致思维乃至人格异化。姑且以三句诗来描述青年干部面对职务晋升焦虑的三种状态。  相似文献   

8.
"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是党的十七大针对干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出的一剂良方.目前,在此项工作的推进中,有不少领导干部因认知上的缺失,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上的障碍.而心理上的障碍,直接影响了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工作的开展,阻碍了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进程,必须认真加以克服和纠正.  相似文献   

9.
<正>相对来说,党外干部在业务能力素质上比党内干部要求更高.因为党外干部是代表人士,而代表人士一般都要出类拔萃,成为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养。但现实中,部分党外干部也存在一些不良心理。一、党外干部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一)"局外人"心理一些党外干部认为,自己是"被  相似文献   

10.
龙玉文 《经营管理者》2013,(27):366-366
因赛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定位和目标取向的不恰当以及比赛过程中形成的焦虑和不自信,造成心理过分紧张以及心理状态调节的滞后而导致发挥失常的现象非常普遍。训练控制中的心理压力调节应该适时地进行加压与减压。抗压训练是压力调节的重要内容,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要时时贯彻。心理压力的调节要遵循极限、时机、不间断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1.
公选能较好地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是党管干部原则与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较佳结合。其中,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是获取群众公论的有效途径。群众公论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公选的结果,因此,公选中群众公论的真实与否对公选的成败至关重要。但在公选中时有发生的因“公论不公”而导致部分在公选中胜出的干部“高票低能”的现象却不容忽视。究其原因,与部分在测评推荐中参与打分、投票的群众存在的三种不良心理有关。其一,碍于情面心理。个别进入测评或推荐阶段的人选,不是在演讲答辩等环节上展示自己的真功夫,而是自己上…  相似文献   

12.
自杀是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导致自杀的各种因素并非独立、平行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形成了自杀心理机制,最终导致自杀。其中,先天遗传与性格以及后天所形成的特定心理思想构成了自杀的心理基础,即内因。在此基础上一旦有了诱发因素即外因的作用,主体便会付诸自杀。  相似文献   

13.
<正>认同是对事物的认可,认同危机就是对事物认可产生怀疑。干部"带病提拔"现象会导致干部对自身、干部群体乃至制度产生认同危机,这不仅影响到干部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影响到干部群体的和谐与制度的公平正义。一、"带病提拔"会导致干部的自我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4.
唐小丽 《经营管理者》2013,(18):383-383
本文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诊断标准及随访记录,对资料完整的74例已出院的抑郁症患者按有、无自杀行为分为自杀组、无自杀组两组,并将两组资料进行相关临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自杀组与无自杀组在文化程度、个性特征、起病诱因、既往自杀企图及MECT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发病季节性亦抑郁症发病季节相符,抑郁症患者自杀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个性内向、文化程度较低、有明显起病诱因的抑郁症患者较易发生自杀行为,以及有一次以上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发生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09—20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可见,后备干部越来越被重视。后备干部从不为人知到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容易产生自大、自负心理,而一旦"后备"久了,又极易产生焦虑、彷徨、失落等不良心理,陷入"心理陷阱",导致对组织部门信任度降低,产生消极怠工、不思进取等不良现象。后备干部要想从幕后走到台前,从后备到被重用,必须及时走出"心理陷阱",调整好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正>民主推荐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改革措施,但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具体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简单以票取人"。"简单以票取人",直接导致干部选用工作中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现象。从选拔干部的责任来看,产生了"主体责任转嫁"现  相似文献   

17.
机构改革后常见"阵痛"问题有"宗派"问题导致的小团体主义、利益再分配带来的心理问题、大部制带来的内部协作新难题、单位文化差异带来的思维理念冲突问题、改革过渡阶段的工作衔接问题等。要开诚布公,正视各方诉求,畅通干部职工意见反馈渠道;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改革过渡区间;实事求是,培植具有广泛认可度的单位文化;高度重视干部心理问题,建立健全干部心理干预机制;扎实做好干部选任工作,营造公平公正的机关氛围。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在应对网络舆情时,经常出现因"躲""拖""堵""懒"等心理所致的应对不及时、不主动、不科学、不到位的失范现象。针对这些问题,领导干部要突出"快",第一时间发声;聚焦"准",主动精确回应;把握"度",恰到好处应对;着力"效",提升舆情处置力。  相似文献   

19.
丁全明 《决策探索》2001,(12):23-24
一、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全面认识干部教育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公开干部选拔可以保证新任干部的素质,加强权力监督可以减少干部蜕变现象的发生.但是这些措施都是外在的,只有行之有效的干部教育才是内在的、以人为本的.只有站在全新的历史高度重新认识干部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在现实中锤炼出一支坚强有力的、科学务实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20.
"隐形台阶"这一概念,在传统的理论界一直是被否定、被抨击的对象.理论界普遍认为,它的存在延长了干部的成长周期,不利于干部的脱颖而出;助长了论资排辈现象,不利于调动干部开拓进取的积极性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