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执行力低下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执行者的角度,分析影响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执行者因素,如个人素质、执行态度等,最后提出提高地方政府执行者政策执行水平的建议,确保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通过政策的执行来调控本辖区内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社会发展进程,政策执行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步伐的快慢.因此,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的研究,加强提高政策执行力的有效途径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和政策执行力:以外资产业政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执行力一直是政界和学界所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中央—地方政府关系的视角,同时考虑政策特性(冲突性、明晰性),提出了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框架,我们认为,在不同的政府间关系和政策特性条件下,地方政府将会采取完全不同的政策执行策略行为。而且,我们还认为,由于中央—地方政府关系本质上是一个多阶段讨价还价过程,因此,政策制订本身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策略都将是一个动态性均衡。本文以中国外资产业政策在江苏省的执行案例对政策执行框架进行了说明,案例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动态性均衡观点。  相似文献   

4.
政府执行能力与政府执行力的逻辑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府行政实践中,执行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必须重视政府的执行能力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政府执行能力与政府执行力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本文试对此加以分析,探寻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凤民 《决策与信息》2013,(10):102-102
由于地方政府和官员从切身利益出发,对国家政策采取选择性执行、虚假性执行、机械性执行以及被动性执行等,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暴力拆屡禁不止都一定程度上与地方政府执行力不强有着重要关联。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问题目益严重,由此导致了诸多公共政策的总体效应的减损,削弱了中央权威,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执行力就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让理论付诸实践、把计划变为现实的能力,是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同志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这一"决定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应是干部的执行能力.增强领导干部的执行力,事关党中央和上级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关乎单位建设发展的质量与速度,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应予以关注,见诸行动,当前,提高军队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应注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学者艾利森曾说过:"在实现政策目标的实际过程当中,90%的功能取决于有效的执行,只有10%的功能取决于方案。"当前,各级党员干部执行力总体是好的,但在从严治党、整风肃纪的新形势下,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缩水"现象和"脑梗"症状。扫描干部执行力"脑梗"症状,主要表现为"五不":一是尺度不高。  相似文献   

8.
政府执行力的强弱,关系到政府职能的实现、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和行政效率的高低,提高政府执行力有着深远的政治和社会意义。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提高政府行政执行力提供了重要途径。主要表现在提高政府执行人员素质、重塑行政组织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创设执行环境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政府执行力建设已日渐成为各级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虽然各级政府为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对政府执行力高度重视,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也收到一定效果,但政府的实际执行力离党和国家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较大差距,应付执行、选择执行、被动执行、消极执行等问题还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0.
执行力源于企业管理的理念,并在企业界得到广泛推崇.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执行力"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就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和干部而言,执行力就是指贯彻落实上级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实践能力,就是执行命令、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能力,就是抓落实、抓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罗章  韦维 《领导科学》2016,(5):15-19
政策适应力突出了政府在国家战略下对信息的动态捕捉和对政策的适应性调整,强调了政府对政策目标和方案的有效把控,关注了政策的协作落实。本文以复杂理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对复杂领导力的学习借鉴,从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角度定义了政策适应力概念的五个维度:环境辨识力、目标明确力、方案选择力、协作执行力和追踪决策力,并从政府的行政、调适和赋能三个功能视角对政策适应力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笔者认为,国家战略语境下政策适应力的提升能够有效实现政策能力的三大功能,有助于政府积极回应日益复杂和不确定的行政环境,在维护传统科层体制的基础上进行政策能力的创新,以此取得更高的执行效率和更好的执行效果,从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间责权关系变迁、政府治理价值导向以单位行政区为主体、环保监督乏力和追责无头等构成跨界水环境政策执行受阻的根源。提高跨界水环境政策执行力,要明确各级政府的管辖范围,改变以单位行政区域为治理主体的政府治理价值导向,构建体制化、标准化的多层系区域协同组织,推行环保督察"回头看"。  相似文献   

13.
蔡晓明 《领导科学》2007,(22):26-27
落实是战略决策与效果之间的桥梁,是政府能否实现党委预定战略目标的关键性因素。要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在贯彻落实中不动摇、不走样,必须提高地方政府的执行力、落实力,必须在理解和把握落实要义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执行不力、贯彻不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执行力总的来说就是企业执行战略的能力、不折不扣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部门之间良好协调的能力。执行力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当企业的战略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这时候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一个基业常青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战略与执行并存的企业。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执行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执行力的大小与多少,执行程度的不同导致实践结果的差异,是现今许多领导者容易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执行问题值得关注;理解执行的内涵;实现执行创新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等三方面,浅要论述了领导者如何将其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6.
王国俊  梁上坤  陈冬华 《管理学报》2010,7(8):1248-1253
结合配股权契约对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997~1998年我国证券市场不存在"功能锁定"现象;1999~2000年市场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价高于营业利润,表现为"功能锁定"现象,但可以通过配股权契约与盈利持续性予以解释;2001年配股政策的变革,降低了非经常性损益在取得配股权过程中起的作用,市场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价回复正常,"功能锁定"现象消失.结论显示,在我国特有的转型制度背景下,配股权契约对股票定价有影响作用.某些年份盈余定价表现的"偏离",是基于经济制度背景的理性行为,而非基于心理行为的非理性现象.  相似文献   

17.
所谓执行力,是指贯彻企业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美国作者拉姆·查兰博士在《执行》一书中讲到:“知道做什么,选择正确的人来做并持续激励他们,最后传达和显示结果,这就是执行.完成这一过程的能力就是执行力”.拉姆·查兰博士对执行力的界定较为理性和全面,更符合企业的实际.  相似文献   

18.
观察我国政策意见征集的网络实践,运用政府效能的理论视角分析网络理政的政府能力问题可以发现,在政策意见征集过程中,政府能力虽大幅提升,但存在着公开数量多、结果反馈少、执行效能低的现象。这反映出政府网络理政能力弱化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回应能力较低、自主治理能力较弱、政策执行能力欠佳、制度供给能力不足等。提升政府网络理政能力,需要整合扩宽回应渠道,实现政府公共价值;提升自主治理意识,建立积极有为政府;激活政策执行动力,增强执行调适能力;创新政府制度体系,合力提升政府效能。  相似文献   

19.
商亮 《领导科学》2012,(20):34-35
一、执行主体与服务型政府执行力的相关性执行主体是指具有行为目的、行为意识和行为能力的人和组织。服务型政府的执行力是指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和参政公民通过执行制度对各种执行资源进行合理运用,从而有效地执行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一公共政策的能力、效力和力度。服务型政府执行力是一种合力,是能力、效力、力度的综合,这也说明服务型政府执行力是一个系统。执行主体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执行能力,是个人执行和完成组织任务的素质和能力;二是组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环境下,随着电子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公共政策的执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对于完善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具有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新媒体所包含的非理性化、非规范性的信息量也对公共政策的执行提出了挑战。因此,新媒体与公共政策的执行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必须合理利用新媒体环境,规范网络环境,提高公民民主意识和素养,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及网络参与机制。本文从新媒体的一个视角——政务微博层面,来分析公共政策执行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趋势、新媒体环境对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结合当前现在,解决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