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女性经理人应酬多了,有麻烦;应酬少了,社交圈子打不开。应该如何处理呢?应酬和家庭生活 "现如今,金融行业应酬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有些工作必须在应酬中进行。无论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它是你工作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快人快语的薛冰是深圳市商业银行福田支行的行长。"而且为了工作,我从来不会把它当成是一种负担.' 身为百事的  相似文献   

2.
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有些事,只能想,不能说。因为有些事一旦说出口,被摆上台面,就可能应了那句老话——祸从口出。"骄傲"与"多言"是自古君子要严戒的,对今天的职场人来说,同样有借鉴意义。一般来说,有两种"多言"会为你惹来麻烦: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历来讲究"正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对达官贵人、芸芸众生的称呼是有着不可逾越的明显规定的,一不留神,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在"文革"时期,称呼问题是个令人头疼而又不得不挖空心思对待的问题,称呼不当会被认为丧失立场并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相似文献   

4.
陈成 《领导科学》2008,(6):30-31
从媒体披露的一些大案要案中我们发现,有些干部在提拔任用前就存在贪污、贿赂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干部"在提拔使用"体检"时,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反而被委以重任,使之愈加腐败堕落,甚至出现愈腐愈升的怪现象.这种"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的不良现象,直接影响了一个单位和一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一现象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正领导实践中常常遇到干部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缺点、问题和不足,如何准确判断和正确评估这些问题,对于指导他们纠正不足、改进工作、丰富阅历、激发活力将大有裨益。判断干部在工作上的失误要看六个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六把尺子"。一、是方法问题还是态度问题一些年轻中层干部,工作热情很高,但在请示工作时常常遇到麻烦,如未先向直接分管的领导请示,越级办理;多头请示,特别是利用多头请示搞实用主义;只讲问题,不拿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里,冲突可以说是个体或组织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这些冲突得到妥善的处理,问题得到创造性的解决,组织就会变得更有成效,组织生活也会更有吸引力。领导者对形形色色的冲突的管理,是"领导"与"管理"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7.
一、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工作力度和工作成效.只有思想上重视,措施才能得力,稳定工作的效果才能明显.如果思想上不重视稳定工作,发生信访稳定问题不及时处理,不及时做稳定工作,只会越拖越糟,终将成为心头之患,以后再重视、再做工作,就会难上加难.因此,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必须始终确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始终树立"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始终坚持把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只要上下同心,团结一致,就没有处理不了的问题,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很多需要处理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常规性问题与非常规性问题之别,也有原则性问题与非原则性问题之分.对非常规性的一时难以提出明确处理意见而又必须表明态度的问题,对一时还没弄清楚的问题和非原则性的问题,如果硬性套用"非此即彼"的精准处理方式,轻者徒劳无功,重则损害和谐、伤害感情、贻误工作.处理这类问题,如果适度"模糊"一些,则可以收到化不利为有利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很多老板或主管,非常不喜欢爱抱怨而不去解决问题的员工,但在多年的管理经验中,我认为能否很好地处理员工的抱怨,是一家公司能否进步的关键之一。负面的看,它叫抱怨;正面的看,它叫解决问题。有些员工,每天在公司做事,但不曾去思考工作上的问题,这种人我称之为"不知不觉者"。第二种人我称之为"旁观者",他们会发现问题,但不会跟别人说,只是静静地看着问题存在,等着别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2年春季开学典礼讲话中提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标准.在现实生活中,群体性事件频发,有些领导干部在面对媒体记者和公众质疑时,要么"沉默是金",要么"百般抵赖",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这些行为只会降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使党和政府的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必须坚决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会不断地扩大,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在产、供、销、人、财、物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科学的管理,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然而有些企业在商品削价处理上大做文章,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的主观因素.笔者特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人民群众的"脸色"是领导干部工作情况的"晴雨表",他们的脸上阳光灿烂,表明你的所作所为群众是肯定的;相反,他们"脸色"很难看,说明你的工作群众不满意.人民群众的"脸色",也是领导干部形象的"显示器",领导决策水平的高低、自身行为的对错、处理问题的偏正,都能从人民群众的"脸色"中反映出来.所以,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会看上级领导的"脸色",正确领会上级意图,还要会看人民群众的"脸色".  相似文献   

13.
吴铭 《领导科学》2001,(3):16-16
新任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到任后,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本单位的"旧臣",特别是如何对待前任领导的亲信.从实际情况看,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就能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并能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有较大创新;处理得不好,就会挫伤一部分同志的工作积极性,严重的还会形成团团伙伙,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因此,如何对待前任的亲信,是新任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到任后必须认真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干部考察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的一项经常性和基础性工作,也是一名组工干部基本功的体现.对于许多资深的组工干部来说,干部考察工作似乎已成模式,一切按老套路、老办法开展,得出结果就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却发现个别考察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谈话人员不会谈.在谈话了解考察对象情况的过程中,一些谈话人员只会简单地告诉考察组,"考察对象很优秀"、"工作能力很强"、"工作成绩很突出"、"组织协调能力很强"、"管理水平很高"等.这些看似准确的概括,对于考察组来说,实际用处不大.考察对象究竟优秀在什么地方?工作能力又是如何强?  相似文献   

15.
在前一期我和大家谈了如何挖掘和培养准客户的一些方法,很多读者朋友看了这篇文章后说写得很实在,很容易看得懂也容易照着去做,这本来就是我所要追求的,非常符合我的"简简单单"的销售理念.我非常强调推销是个"知行合一"的事业,非身体力行、老老实实去做不可,现在有些书在技巧上大做文章美其名日《推销36计》什么"美人计"、"回扣计"等等不一而足,不但破坏了推销人的形象,也败坏了社会风气.歪门邪道可得逞一时,但决不会长久.这些年我由于工作的关系,接触过大量的推销顶尖高手,他们身上无不充满着对自己事业坚定的信念,为人正直、襟怀坦荡,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客户,不搞什么阴谋诡计,更不欺骗.这里和大家谈的是如何作好拜访前的准备工作.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按照今天的话说就是任何事情有准备才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相似文献   

16.
<正>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公共部门或事业单位都会存在"问题下属"。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这种"问题下属"难以被清理出局,给部门或单位造成了管理障碍,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改革发展效率。"问题下属"形态各异,有的懒惰怠慢,有的倚老卖老,有的凭借"关系"拒不服从管理,有的时时处处跟领导对着干,有的无事生非制造麻烦和矛盾。这种无事生非的麻烦制造者就属于"刺头型问题下属"。与其他"问题下属"相比,"刺头们"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信访、安全生产、环保、国土等工作日益复杂繁重,社会关注度极高,加之"尽职免责"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等因素,主要领导和这些领域的分管领导普遍感到压力巨大。这些"高危"领域一旦出现问题,整体工作就会被一票否决,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会受党纪政纪处分,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而且,  相似文献   

18.
战略和分析是分不开的.在过去十几年的代理商生涯中,我有幸和很多非常棒的战略师们共同工作过.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经历.团队协作非常好. 然而,有时当人们告诉我他们在制定战略的时候,我感到有些困惑.我见过很多精彩的、充满漂亮的图表和很大的文字的"战略"演讲.听过这些"战略"的每个人都非常激动,但是之后却没什么实际行动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陆要武 《领导科学》2002,(16):15-15
领导工作中的"三越"问题,是指越级、越权、越位.越级是针对领导工作中隔层请示汇报而言,越权和越位是对领导工作中权力使用不当而论."三越"问题的存在,会对领导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应尽量规避"三越"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时常听到一些部属私下里抱怨领导:"整日里忙死了,也没有一个闲的时候."也有的抱怨领导:"也不安排什么正经事,一天到晚闲得无聊."乍听这些议论,似乎给人一种感觉,他们的领导是不称职的,既不会调动下属工作积极性,又缺少一种会"弹钢琴"的领导艺术.细细一想,这不仅是一个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干部素质的问题.对此,领导和部属都应辩证认识,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