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干部工作中选人用人要坚持的重要导向.然而,现实中有许多人对此心存疑惑,他们认为老实人固然可信,但不可用.显然,这是对老实人的一种偏见,是对老实人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2.
"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干部工作中选人用人要坚持的重要导向。然而,现实中有许多人对此心存疑惑,他们认为老实人固然可信,但不可用。显然,这是对老实人的一种偏见,是对老实人的一种误解。一、为老实人正名,扬老实人美德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领导者》2009,(12):61-62
选人用人事关重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按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语气之重,体现了党中央对用人不正之风的深刻洞察和整治这一问题的坚定决心。在今年11月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培训班上,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强调,要重视关心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防止任人唯亲、唯近。其实,  相似文献   

4.
<正>"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实现干部工作公平公正的重要导向,但在用人实践中,由于受人性、文化、制度及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近年,我们从以人为本出发,积极探索通过制度设计来确保"不让老实人吃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干部选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要自觉做到"七看"。  相似文献   

6.
永新公司近年来积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使一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老实人”得到提拔重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这种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做法不仅赢得了职工群众的好评,也在公司树立了廉洁从政的新风正气,为公司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本文着重介绍该公司的选人用人机制,以期该大家启发。  相似文献   

7.
防范“条子、关系、后门”因素破坏用人规则公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中,在事关干部成长、单位事业兴衰乃至国家民族未来的选人用人问题上,不乏领导机关以"条子、关系、后门"等潜规则影响公开、公平、公正用人显规则的情况,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干部选拔任用的生态环境.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思考,笔者认为,要破解领导机关"条子、关系、后门"因素破坏选人用人规则公平,坚持基本原则是根本,坚持基本导向是关键,坚持基本要求是前提,坚持基本程序是重点,坚持基本制度是保障.  相似文献   

8.
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干部工作的基本价值导向.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国以贤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唯在用人.用人犹如立标杆、树旗帜,不让老实人吃亏,就是在全社会树立兢兢业业做事、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人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9.
用人重在导向"。不能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能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导向非常受基层干部欢迎,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具体体现。为此我们专门进行了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如何做到让这三类基层干部"不吃亏",值得深入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选人用人是一把手的重要职责,也是组织发展的人才保障。用人正,人心齐,发展好;用人弊,人心散,发展难。一把手选人用人是关注度最集中、复杂性最大、争议最多的工作,往往还要遭遇"负向悖论",即一把手不管怎么公平选人、科学用人,总是不能获得全体成员百分之百的满意,总有这样那样的"杂音"。"负向悖论"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领导干部的选人用人工作。一、主要表现1.用能人则庸人自扰。能力是选人用人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1.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我们一直遵循的用人原则,它对于提高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人才的创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考察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难以把握的客观因素,这对领导干部的选人用人水平是个考验.如果完全不疑,就可能造成用人失察、失真、失控,容易用错人,工作难免会陷入被动;完全怀疑,则会无人可选、无人可用.所以,慎于用"疑",敢于用"疑",是确保领导干部个人发展进步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从中央提出"不让老实人吃亏",到"重用老实人",显然是一种趋势。不过,这并不意味我们要把老实人从党员干部群体中区分开来,为老实人量身定做一套专门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干部工作中用人的基本价值导向。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国以贤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唯在用人。不让老实人吃亏,必须从评价机理上去鉴别,从制度设计上去激励,从用人行动上去支持,真正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子。一、老实人的评价机理何谓老实人?从其字面理解,"老实"是形容词,其中一个义项是指诚实,"老实人"即是"诚实的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干部选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要自觉做到"七看".  相似文献   

15.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对于提高选人用人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如何公正选人用人是古今中外执政者面对的历史课题,也是必须应对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事  相似文献   

17.
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是领导干部要炼就一双识别老实人的"火眼金睛",不让老实人在视线里"走失"。为什么许多老实人被耽搁荒废而错失提拔使用的"黄金期"?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及时、准确辨别  相似文献   

18.
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干部工作的基本价值导向。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国以贤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唯在用人。用人犹如立标杆、树旗帜,不让老实人吃亏,就是在全社会树立兢兢业业做事、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人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9.
雷辉  朱祖纯 《决策探索》2009,(23):73-75
选官用官如何“不让老实人吃亏”?何谓“老实人”,如何发现“老实人”,如何确保“老实人”提拔后继续老实……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全国组织部部长培训班上指出,要知人善任,重视关心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当前,一些地方在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把竞岗者的工作经历、年度考核结果、奖惩等情况通过一定办法折合成分数,作为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这种方法就是适岗评价. 目前,适岗评价的操作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前置式.在适岗评价中取得规定的名次,竞岗者方可参加笔试、面试等考试环节.适岗评价结果不再对竞争性选拔的后续环节产生影响.第二种,等同式.将适岗评价等同于考试的一个环节,和笔试、面试成绩按照一定权重综合计算分数,确定进入下一轮的人选.第三种,全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