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原市委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机关精简"文山会海",让领导干部抽身出来,集中精力下基层调研或处理重点问题,并确定每月最后一周为"无会周".  相似文献   

2.
话说"闲杀"     
对于人才的扼杀,我们平时听得最多的是"捧杀"与"棒杀"两种所谓"捧杀",就是一旦发现你是个人才,就纷纷伸出"热情"之手,在你的头上戴上五彩斑斓的"帽子",把你捧人云里雾里,让你不辨东南西北,昏昏然,飘飘然,然后再把那"热情"之手悄然抽回,让你重重地摔下,"非死即伤";所谓"棒杀",就是一旦发现你是个人才,就对你吹毛求疵、挥动大棒,于一阵阵"吆喝"声中,让你"非聋即哑"."捧杀"与"棒杀"都是可怕的,其实,在这两种扼杀之外,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扼杀,我把它称之为"闲杀".  相似文献   

3.
话说"闲杀"     
对于人才的扼杀,我们平时听得最多的是"捧杀"与"棒杀"两种所谓"捧杀",就是一旦发现你是个人才,就纷纷伸出"热情"之手,在你的头上戴上五彩斑斓的"帽子",把你捧人云里雾里,让你不辨东南西北,昏昏然,飘飘然,然后再把那"热情"之手悄然抽回,让你重重地摔下,"非死即伤";所谓"棒杀",就是一旦发现你是个人才,就对你吹毛求疵、挥动大棒,于一阵阵"吆喝"声中,让你"非聋即哑"."捧杀"与"棒杀"都是可怕的,其实,在这两种扼杀之外,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扼杀,我把它称之为"闲杀".  相似文献   

4.
<正>领导干部讲政治,要务虚,更要务实,要担当。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本色,也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胸怀、勇气和境界。是否敢于担当,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觉悟的"试金石",也是判断领导干部胸怀、勇气和境界的"大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并将"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之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出台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党委(党组)主要负  相似文献   

5.
没有想到的是,陈坤给《快乐男声》当评委,一开场就惹得满屏花痴与恶评齐飞.被骂得最多的有"过于自我"、"爱秀"、"不尊重人",甚至有人评价怪不得"王菲、赵薇都不理这种人了,当评委也是秀人品啊".相比之下,谢霆锋同样给《快乐男声》当评委,被更多人接受.再相比一下,陈坤的同班同学、正在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当评委的黄晓明,渐入佳境,更胜一筹.大家都在演,结果有高下.  相似文献   

6.
王存喜 《领导科学》2012,(33):37-38
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这句话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交友里边有政治.作为一个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想通过交朋友处理社会关系、优化人际环境,乃至促进工作落实、助推政令畅通,不妨学一学孔子的交友之道. 多而不滥——择友有标准 社会越发展,交际越广泛."多个朋友多条路",越来越成为大众认同的交友观念.朋友越多越好吗?孔子的看法也是肯定的.孔子讲过人生"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其中有益的一"乐",就是"乐多贤友".可见,孔子是提倡广交天下朋友的.  相似文献   

7.
近日,许多地方推出了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南方农村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在公布"十大实事"时,用词含糊,"导致群众无法问责",一些官员将它解释为留下"回旋余地".这样的结果,是"十大实事"常常达不到目标,甚至半途而废. 实事得"实办",但更重要的是,解决民生问题并不仅仅是"十大"能囊括的."十大"只是起个示范、引领作用.处在中国转型期的民生,需下大气力、大面积地去解决.  相似文献   

8.
刘勃 《领导文萃》2022,(3):76-80
王导(276-339)出现在《世说新语》里的次数之多,仅次于谢安.《世说新语》对他的称呼也特别复杂.有时称他的字"茂弘";有时喊他的小名"阿龙";有时喊官位,曰"丞相",曰"司空";有时又干脆简单地尊称为"王公". 这80多条记录非常零碎,只知道很多人原来对江东政权的前途很不看好,但看见王导就有了信心,称道他是"当代管...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首要的是要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要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笔者认为,从严管理干部,关键在"三管". 一、管在"顺风处",激发干部的内动力 仕途上顺心、工作上顺意、事业上有成,是每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内心所想,这是不必讳言的实话.然而顺风顺水,难免会使少数干部滋生一些自我膨胀、心浮气躁、急于进步等不良心理,这与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的要求极不吻合,必须下决心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限权,旨在有效保障权力的正常运行,用制度和规定来引导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权力运  相似文献   

11.
作为领导干部,交友应该慎之又慎,自觉做到门无杂宾.所谓"门无杂宾",指的是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做客,后多用来形容交友谨慎.领导干部要做到门无杂宾,必须牢记"慎"、"间"、"道"这"三字诀".  相似文献   

12.
人民群众的"脸色"是领导干部工作情况的"晴雨表",他们的脸上阳光灿烂,表明你的所作所为群众是肯定的;相反,他们"脸色"很难看,说明你的工作群众不满意.人民群众的"脸色",也是领导干部形象的"显示器",领导决策水平的高低、自身行为的对错、处理问题的偏正,都能从人民群众的"脸色"中反映出来.所以,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会看上级领导的"脸色",正确领会上级意图,还要会看人民群众的"脸色".  相似文献   

13.
掌握实权的领导如何防范"权力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一个颇具根本性意义的命题亟待破解,这就是: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防范"权力风险". 所谓"权力风险",是指由于权力受到侵袭、缺乏制约等原因,导致掌权者行使权力的行为偏离其初衷的可能性.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注意防范"权力风险",是现实的提醒,也是历史的警示.  相似文献   

14.
房立洲 《领导科学》2012,(28):40-41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所谓的"气",以今天的语境看,指的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待人接物中形成的精神气度和人格力量.领导干部的"气度"取决于自身经验、学识、能力、思想、道德、胆魄等要素的"厚度",它的养成需要个人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努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增厚"."气度"与"厚度",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必须熟练掌握并不断修炼的基本功. 要做一名深得人民群众认可和爱戴的领导干部,应努力涵养以下十种"气度".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实施领导的过程中具有多种"两重性",认识并把握好这些"两重性",有利于提高领导效力. 履职之初的角色定位,明确其领导与管理的"两重性".领导者的职责是决定做正确的事,管理者的职责是正确地做事.  相似文献   

16.
乡镇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后,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乡镇年轻领导干部面对复杂的农村工作形势,要想在履行职责、服务基层中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必须时刻谨防"手足口"病. 一、谨防眼高"手"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基层年轻领导干部,要坚决克服在履职为民中眼高手低的弊病.一要眼盯"小事情".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取决于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多少.相较于口若悬河大谈事业的干部,群众更愿意把支持的天平倾向于心系群众、默默干事的干部.年轻领导干部只有把群众眼前和身边的小事办好办实,才会赢得群众的认可.领导干部如果为了追求政绩,只顾搭"花架子"、摆"虚把式",就会降低在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17.
古人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话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但仔细一琢磨,也不尽然.用人该不该"疑",当因人而宜,因事而宜.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例告诉我们,在使用干部问题上,特别是在任用关键岗位上的领导干部时,应该存点"疑".  相似文献   

18.
信访,是令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头疼的难题.信访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被并列称为"天下第一难".然而,记者最近在河南省林州市采访时发现,这个号称"天下第一难"的难题,已被林州市的各位领导成功破解了.  相似文献   

19.
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在作报告、发言讲话时往往不能赢得群众的掌声和认可.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这些领导干部的讲话缺乏"含金量".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十点.一是"套".照猫画虎,不看对象,不分场合,千篇一律,对谁都适用又都无用.二是"念".不会讲自己的话,不管什么会议和场合,都是照本宣科,甚至开个小会或主持会议说几句开场白、过门话,也要照念不误.三是"长".本来五分钟就可以讲完的话,一定要短话长说拖个把钟头.四是"假".台上夸夸其谈、振振有词,台下却成了另一个人,讲的都是套话、假话.五是"大".往大的范畴上扯,往极端处用词.  相似文献   

20.
<正>中组部新近下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注意识别和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和纠正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换取经济增长速度,防止和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同时还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政绩的综合分析,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一、《通知》体现中央干部政绩考核的"新思维"中组部的《通知》让我们看到了中央"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精神,促进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