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安徽明光市水产站职工范文鲁,与单位签订合同,于98年在女山湖进行“小网箱育仔幼蟹、小围网育扣蟹、大围网养成蟹和网箱成蟹暂养”一体化养蟹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为大型浅水湖泊河蟹集约化养殖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黄平 《小康生活》2000,(1):21-21
为探索提高养蟹效益的途径.从一九九七年起.我们在三处面积2公顷(30亩)的蟹池中进行成蟹养殖,三年平均亩产56.4千克.每亩每年平均产值11176元.毛利3534元,实践告诉我们。必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盐都县楼王镇郭村农民杨志刚,利用10亩农田实行种麦、养蟹,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连续两年小麦亩产达300kg,成蟹亩产50kg,亩纯效益超千元。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1)蟹池建设。庭院养蟹多数实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养蟹池主要有地池、水泥池两种,以水泥池为首选。池子的面积从10多平方米到100平方米皆可。通常建成圆形或椭圆形,池壁用水泥抹光滑,池深1.2—1.5米。有进排水管道,  相似文献   

5.
射阳县鲍墩乡位于射阳河北岸,地势低洼,荒滩废地多,过去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基本集中在这里。近几年来,选准了“稻田养蟹”这条致富路,经过93年的试验,94年的起步,95、96年初具规模,97、98年大面积推广。目前,已从92年9户9亩蟹池发展到今年1500户近万亩蟹田,亩均收入达3000元。全乡今年近万亩稻田养蟹喜获丰收,预计稻田养蟹实现产值57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相似文献   

6.
1994年,江苏省金湖县涂沟镇涂沟村有6户农民利用80亩水田进行稻田养蟹,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一户叫顾金春的农民稻田养蟹19亩,生产商品蟹650公斤,收获稻谷近8000公斤,利润10.7万元,折合亩利润5631.58元。实践表明,稻田养蟹,稻蟹共生互利,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不少农民把承包田挖塘养蟹的也越来越多,许多人通过养蟹走上了致富路,但也有不少人养了蟹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亏了本,这是为什么呢?笔者最近走访了不少养蟹户,通过走访座谈,大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养蟹要增效受益,在技术上应该做到以下“八要”。(一)鱼蟹混养。利用水质清新、水面宽阔,有天然丰富的湖泊、河沟、池塘  相似文献   

8.
碧霞 《小康生活》1995,(2):43-43
〈一〉、有关养蟹的三点建议。河蟹人工养殖,湖北省汉川县1994年发展河蟹面积一年陡增几十、几百倍,结果损失很大。主要原因:一是蟹苗不纯。一部分户是从上海、江苏、浙江引进的海边天然大眼幼体,品种混杂,有的甚至是“铁蟹”,生长极为缓慢,且个体无法长大,回捕率极低。二是购进了不少秋龄黄蟹。此蟹(幼蟹经多次脱壳,体重增至20—25毫克以上,生产上习惯称其为黄蟹)看是蟹苗,实是成蟹,在完成最后一次脱壳进入绿蟹期时“寿终正寝”。三是大眼幼体  相似文献   

9.
筱军 《小康生活》2004,(10):33-34
一防池浅。养蟹池塘,深度以1.5—2米为宜,不宜过浅。池底要平坦,淤泥不超过20厘米。水深约1—1.5米。幼蟹放养后,要勤换水,并保持水位稳定,以防蟹重新打洞。二防逃跑。池塘四周,可用塑料板、橡胶板、水泥板围住,或用砖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农田实行种麦养蟹育虾,能够取得较好的效益,小麦亩产可达300千克,成蟹亩产50千克,青虾亩产20千克,亩获纯利超千元。现介绍我地操作方法如下:(一)农田整治。(1)水质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农田保水  相似文献   

11.
成蟹暂养是养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早期捕捞的成蟹,性腺尚未完全成熟、肥满度差,通过暂养一段时间可提高成蟹的品级和价格,增加养蟹户收入。但是成蟹暂养,必须讲究科学,精心管理,否则将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我乡大宋村一养蟹户于九月下旬在池塘中捕捞养殖的成蟹三百余  相似文献   

12.
从“大养蟹”到“养大蟹”蕴含了丰富的环境社会学机理。“大养蟹”破坏了水体资源,污染了水域环境,导致兴村河蟹养殖进入困境阶段。在推拉原理作用下,兴村走上了“养大蟹”的生态养殖之路。“养大蟹”不仅修复了区域水质,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大养蟹”到“养大蟹”是一种“DDP→EES”发展范式,体现了人与环境的互动逻辑。从“大养蟹”到“养大蟹”说明:①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必须同步;②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可以统筹兼顾;③环境效益的获得要有经济效益基础;④内陆区域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实施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推广稻田养蟹,面积不断扩大,收入不断增加,笔者通过对近100户农民稻田养蟹的调查,稻田养扣蟹1hm^2可获纯利5-10万元,相当于单一种稻效益的7-15倍,最高的可达17万元/hm^2,经济效益下分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一、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水深1.5米以上,池底平坦,淤泥20厘米以下,面积10—20亩左右。养蟹池的进、排水口设置成对角状,实行高灌低排,池周用钙塑板防逃。二、清整池塘。12月份干塘曝晒,清除池底多余淤泥,整理好塘埂,蟹种下塘前15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三、蟹种选购与放养。幼蟹要求规模一致、附肢完整、无病无伤、未性成熟。春节前后,每亩池塘放养  相似文献   

15.
在巢湖南岸的安徽庐江县同大乡下东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稻田养蟹“状元”,叫周自创。11年来,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稻田养蟹,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独特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该乡稻田养蟹面积由当初的寥寥几亩发展到万亩以上,成为我省稻田养  相似文献   

16.
蟹池的选择:养蟹池的大小和形状没有限制,数十平方米至几十亩面积均可养蟹,面积稍大,水体中的溶氧量由于风浪的作用易得到补充,同时也相对地增加了河蟹的活动场所。但太大又不利于成蟹的捕捞,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河蟹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蟹病也日趋严重。据笔者2003年对本地万亩养蟹水面的调查,其发病率高达60%-80%。1、发病特点:①流行季节长。从蟹种放养到成蟹捕捞的各个阶段均有发生,以秋季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在池塘养蟹中,水草为河蟹的生长发育提供极为有利的生态环境,对河蟹养殖起着重要的增产增效作用。水草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于以下几点:(1)模拟生态环境:河蟹的自然生态环境离不开水草,“蟹大小,看水草”,说的就是水草直接影响着河蟹的生长。在池塘中种植水草可以模拟和营造蟹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河蟹快速生长。(2)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水草富含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河蟹需要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9.
进入夏季高温季节,是水稻和河蟹生长的关键时期.抓好稻田养蟹的中后期管理,对提高稻田养蟹的经济效益足十分重要的其管理的技术要点是:(1)保持水质清新。稻田养蟹要经常换水,及时排除残饵和污物,换水时.要先排出池水1/3左右,  相似文献   

20.
所谓幼蟹两步培育法。即:第一步将人工苗或天然苗放在5—10平方米的小池或网箱内培育成Ⅲ期幼蟹;第二步将Ⅲ期幼蟹分养在1—2亩的土池中,经4—5月育成5—10g 的幼蟹。经实践证明,用两步培育法培育出的幼蟹,其养蟹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