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骨文中有“巴”字,其形是“妇女怀孕”之状。谷斌、刘雁二同志不同意此说,认为“巴”字与“巴蛇”有关,“巴”之本义为蛇。“巴”字字形与“蛇”形不类,字义上没有共通之处。《说文解字》对“巴”字的解释有误。殷周时代的“巴人”分三部分,即丹阳巴人、巴子国和夷城巴人。丹阳巴人是甲骨文中的“巴方”。“商榷”一文所论的是“夷城巴人”,而“夷城巴人”不是甲骨文中的“巴方”,而是殷末周初的“虎方”。他们崇拜“虎”,而不是“蛇”。故“商榷”一文所论没有中的。  相似文献   

2.
《庄子.寓言篇》:“觀雀蚊虻。”觀在这里至少是一种鸟。什么鸟呢? 《续汉书·礼仪志》方相敺傩仪式十二神物食怪,有“委随食观”。委随即神蛇委蛇、委维,是“虺”或“虫”字的析音或缓读。《说文》虫字篆文作——特大其颈,象眼镜蛇愤怒时鼓起它的脖颈。眼镜蛇爱吃鸟,但是碰到猫头鹰就要倒霉;古人看到眼镜蛇和猫头鹰搏斗,就把它说成神蛇吃祸鸟,所以敺傩驱怪时要扮演“委随食观”。觀字可通“雚”。甲骨文里早就把“雚”(《甲》1850)字当作“觀”用了。  相似文献   

3.
张衡《西京赋》详细描写了汉代杂技,其中有“水人弄蛇,奇幻儵忽”,唐李善注:“水人、俚儿,能禁固弄蛇也”。水人何义仍不得其解,查《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有关倭国的记载,谈到了水人:“今倭水人好沉没捕鱼蛤,文身亦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为饰。”这里讲的水人并不一定都是裸体者,但下水沉没捕鱼蛤者必定是裸体水人。1979年夏我去新疆拜城克孜尔干佛洞临摹古代壁画、发见  相似文献   

4.
重庆文化主源头:来自伏羲族的“蛇”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羲“蛇身”,而重庆的简称“巴”也是“蛇”,这两条“蛇”有关系吗?本文试以文献学、民俗学、考古学三重证据论证:重庆文化主源头就是蛇巴文化,它源自甘青高原上的一支伏羲文化。  相似文献   

5.
主张“文以明道”的柳宗元,他写作《捕蛇者说》,旨在说明“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全文不是空发议论,而是借事明道,溶理于事,因事说理,以蛇毒与赋毒相对举而成文,相比较而见意,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作者以“蛇”为导引,步步深入地展开文字。全文以蛇开篇,至蛇收束,其中按照产蛇、募蛇、捕蛇,到捕蛇者、捕蛇者说的顺序步步递进,最后得出结论。虽然题为“捕蛇者说”,却不径从蒋氏叙起,而从“永州之野产异蛇”下笔。写蛇,饰之以“异”,使人醒目  相似文献   

6.
说“巴巴”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中,可以发现许多像“干巴巴”、“紧巴巴”、“急巴巴”、“可怜巴巴”这样一类以“巴巴”作词缀的形容词。“巴巴”表示程度很深的意思,它主要是用来补述前一个语素并起衬音作用。“巴巴”本是实词,那么它是怎样虚化成词缀的呢?我们从“巴”说起吧。“巴”本指古代传说中的大蛇。《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以后,巴也用以指代四川东部地区。生活在这里的人叫“巴人”。这里的民歌叫“巴调”,在唐代已经很有影响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的繁荣,“巴”的意义扩大了。唐朝时,“巴”的用法多起…  相似文献   

7.
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天趣”一词;其一是指自然界本身形成的未经加工的事物(大如西天巧云、高山飞瀑、大海涌潮,小如美丽的贝壳、雨花石,神态毕肖的蛇状树根等)给人们一种自然的审美情趣,也有个别美学著作中称为“物趣”。与此种意义上的“天趣”相对应的是经过人工努力而获得的趣味;其二是指艺术品的意致和韵调。汤(?)《古今画鉴·宋画》中说:“元章尝称华亭李甲,宋景元,作翎毛有天趣。”“作翎毛”谓画鸟。这里的  相似文献   

8.
《中文信息》2007,(4):125-125
蛇洞山风景区位于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西部4.5公里,占地面积300公顷,最高峰龙峰海拔406米,是国家“AA”级风景区。景区由青石崖、蛇洞山.龙峰、佛尔寺及西河园等景观构成。区内峰峦起伏,怪石嶙峋,各景点错落有致、浑然一体,龟.牛、蛙、龙、狮、虎、猿等奇石异景千姿百态,形象逼真。  相似文献   

9.
蛇图腾探源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居住着古越族先民。历史文献上“南蛮、蛇种”、“东越、蛇种也”,即指该族的种属。蛇种,即信奉蛇图腾的民族,这已为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胶、文献古籍和考古资料所证实。 但蛇图腾是古越族自生图腾,还是受北方民族浸渗留下的印迹?笔者倾向于后者。 早在越族形成之前,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黄帝部落联盟之一轩辕族的图腾形象,就为“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这个图腾实物画面,可从甘肃武山西坪出土的仰韶文化小口平底瓶的图饰中窥知。以后,这个以蛇图腾为其标志的中原先民的后代,在历次征伐中覆盖了中国南部辽阔的土地,逐步繁衍成散居在广大区域的民族共同体。 我国古代优秀地理文献《山海经》有许多与北方民族创造的四神有关的蛇图腾的神话记载。如《海外北经》中说:“北方禺疆,人面鸟身,  相似文献   

10.
王旗 《快乐青春》2011,(1):20-20
装死,是一些弱小动物为了生存而“玩”的小把戏。最会装死的是某些蛇类,其中猪鼻蛇的表演水平堪称一流。  相似文献   

11.
蛇曲,是被河流冲刷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质地貌。陕西延川黄河蛇曲是发育在秦晋大峡谷中的大型深切嵌入式蛇曲群体,规模宏大,是我国下流河道上蛇曲发育规模最大、最完好、最密集的蛇曲群。  相似文献   

12.
释家     
“说文解字”:“家,居也,从宀,(?)省磬。”段玉裁认为许说是一大疑案,所疑极是,但他训家为尻,亦是没有得到朔意。按“孟子”“滕文公”下:“堂尧之時,水逆行,汜滥於中國,蛇壟居之,民無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窟。”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時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伤民。”这里所谓巢、窟、穴等,就是先民的家宅或住处。古代家宅演進的情形,照蒋大沂从古文字中觀  相似文献   

13.
蛇年赏蛇联     
农历辛巳年,与十二生肖中的蛇相对应,故称蛇年。蛇年到来,人们的兴味不免转向一些与蛇有关的趣味话题。这里,为你介绍几副蛇联,权当一份贺年小礼。  相似文献   

14.
在探索古代巴族信仰和崇拜何物的历史时,学者们普遍认为,古代巴族世世代代都有过对“虎”、“蛇”崇拜历史。然而,古代巴族人们除了对“虎”、“蛇”进行过崇拜以外,还有过对神“鸟”崇拜的历史,考其渊源,前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往后历经夏商周至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甚至在现在土家族居民生活习俗中仍有踪迹可寻。在此,就巴族崇“鸟”的历史进行较全面的探讨,并认为古代巴族应是一个以多种动物为崇拜的民族。  相似文献   

15.
鲁迅笔下“蛇”的形象,多姿多彩,意蕴丰富。且看《故乡》中的名句: 我想:希望定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希望”——“路”,在《彷徨·伤逝》中,便是用”蛇”来比喻的: 新的生路还很多,我必须跨出去,因为我还活着。但是我不知道;怎样跨出那第一步。有时,仿佛看见那生路就像一条灰白的长蛇,自己蜿蜒地向我奔来,我等着,等着,看看临近,但忽然便消失在黑暗里了……  相似文献   

16.
《南方论刊》2012,(4):I0016-I0017
南澳,一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在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在这里,山水相映,渔船往来,风情迷人:在这里,特产丰富,歌舞升平,游人如织。从前的一个朴实无华的古镇,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深圳特区的“桃花源”,被称为“东方夏威夷”,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残阳何意照空城 山西作家采风团“走马黄河”的第一站是偏关。偏关,古称偏头关,因为“地形东仰西伏,似人首之偏隆”,因此得名。黄河落天走山西首先流入偏头关境内,滔滔黄河和巍巍长城在这里交汇,内长城和外长城在这里聚首,是晋蒙交界之处。偏头关与雁门关、宁武关并称为长城“外三关”,史称“九寨屏藩,三关首镇”。由于偏头关三面环山,地形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来就有“宣大以蔽京师,偏头以蔽冀晋”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高博 《文史哲》2023,(6):153-161+165
如何把龙这一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到印欧语境中,是困扰了中外译者几个世纪的难题。16世纪的西班牙汉学家门多萨曾用“金蛇”(serpiente dorada)来表征中国皇帝的权力符号。尽管现下汉语学人也关注到了早期汉学家使用“蛇”来翻译“中国龙”的转码策略,但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权宜之策,却忽视了两者在中世纪语境下都具有浓重的负面意涵。因此,问题的关键并非是“蛇”的负面文化冲击力轻于“龙”,而在于龙是以基督教的异族暴君形象存在于16世纪欧洲文化记忆之中的,而建构这样一种异质文化形象背离了《中华大帝国史》的同一化书写立场。与此同时,作者的同一化意图又被巧妙地编码进了乌托邦式的想象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从中西方遭遇之语境下的具体政治经济经验中解读,这种新文化形态是16世纪中西关系史进程的一种历史折射。  相似文献   

19.
AT155型故事是世界流行的民间故事之一,在美籍华人、世界著名民间文艺学家丁乃通先生所著《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被名为“忘恩负义的蛇再度被捉”。其故事基本母题情节为:Ⅰ[追赶](a)国王(b)猎人或(c)凶恶的动物追赶(d)狼(e)或蛇(f)或其它凶恶的动物。另一种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主义”,这里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它像一面旗子,引导队伍进行革命和建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的“主义”。所谓“问题”,这里说的是革命和建设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当代中国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摆脱贫穷落后状态,把中国发展起来。因此,所谓“主义”与“问题”的有机统一,乃是指我们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主义”与“问题”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