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促成了广东珠三角地区与港澳成为一体的大珠三角城市带的形成,把广东省分成了事实上的工业、城市产业地带和农业、农村产业地带两个具有不同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的地理、空间实体。从政策和发展战略上认可和顺应这个发展事实,会发现现存的体制、政策及经济现状对其发展存在多方面的碍障,并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出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西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分析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协调发展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城镇化 ,即小城镇的发展 ,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本文从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七个条件入手 ,分析了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的大体思路。具体从分析小城镇发展的人口迁移因素、产业集聚因素、区位选择因素、投资环境因素、科技投入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因素以及政府行为因素等方面出发 ,总结了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一些基本条件 ,以期其能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落实。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从世界不同国家发展的实践看。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四种类型。从中国及贵州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实践看,工业化进程并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针对贵州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面临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镇生活成本远远高于农村、制度障碍加大了农民进入城镇的难度和成本三大问题,建议采取四大对策:1.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农民收入差距;2.政府公共服务重点和投资应进行战略转移。由城市转向农村;3.政府应加快完善重要的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支撑机制,推动我市农民增收市场化长效机制的建设;4.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调查,分析了万州区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表现。具体表现在: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工业化程度偏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产业链;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影响市场容量的扩大,制约农业自身的发展,制约第三产业发展和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步伐,城镇化辐射带动能力弱;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城镇对生产要素的集聚功能差,农村工业布局较分散且技术落后,“空城现象”明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区域经济结构运行质量不高,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区域经济的发展环境不优。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量调查,分析了万州区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表现.具体表现在: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工业化程度偏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产业链;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影响市场容量的扩大,制约农业自身的发展,制约第三产业发展和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步伐,城镇化辐射带动能力弱;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城镇对生产要素的集聚功能差,农村工业布局较分散且技术落后,"空城现象"明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区域经济结构运行质量不高,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区域经济的发展环境不优.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镇化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实践经验表明,用人口的城乡地域分布来评价城市化水平是不科学的、不准确的。居民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指标,才是评价城市化的最本质的指标。我国城市化的重心应当放在强化农村建设上,也就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础性条件。与此相联系,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8.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辨别农村城镇化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并据此选择相应的发展路径与模式至关重要。从浏阳市依托传统产业、新型工业园区、旅游商贸产业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四种模式中可以得到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诸多启示:合理规划、选择主导产业;培植支柱产业,打造城镇特色;拓宽资金渠道,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以及合理的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分析滁州市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滁州市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对策: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构筑产业,壮大经济,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精心组织,深化改革,努力实现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多方融资,加大投入,积极拓宽城镇建设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就城市化水平而言,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即使在国内,据1998年底统计,江苏省城镇人口占总人lZl比重的31.5%,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0%)只高出1.5个百分点,而且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象较明显.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江苏省农村城镇化的机缘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江苏省农村城镇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了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 ,指出了工业化各阶段的标志体系 ,分析了衡阳工业化的进程与近 15年的目标体系 ,最后 ,从高新技术发展、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等四方面加速衡阳工业化进程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在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当前,必须认真总结传统工业化条件下的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支撑工业化,通过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小城镇,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等措施,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大中小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与工业化紧密相关、在城乡间转移与城镇化紧密相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决策是一种基于信息传播、预期形成的复杂微观决定,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区域非农产业集体转移,宏观上表现为转移目的地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预期在决策中起关键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将工业化、城镇化联结在一起,使得城镇化水平对工业化发展的弹性在短期、长期分别表现出滞后和超前的特征。在构建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局部调整—自适应期望综合模型基础上,运用河南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对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可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基础,运用安徽省1985—2009年数据,考察城市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在短期内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长期来看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工业化在短期内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长期来说这种负面影响逐渐消失,最终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由农村迁向城市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又是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大于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影响,工业化和第三产业水平的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大于当期工业化和第三产业水平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内在互动性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是必然的选择,这"三化"不是独立的个体, 它们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是一体化的进程:工业化是信息化、城镇化的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动力;而 城镇化则为工业化、信息化提供载体,为工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作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化。湖南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偏小,集聚功能较弱,缺乏辐射力较强的超大中心城市;城市结构趋同,城市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注重信息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的现代化一起考虑;坚持城市发展模式多样化的原则,注重特色经济的发展,是湖南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一经济过程两个不同侧面的反映。通过相关数据对连云港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连云港市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制定连云港市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农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化水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乡之间互为市场 ,而市场交易总量又是人口和收入的函数 ,所以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互相制约的函数关系。本文据此建立简单的数量模型 ,分析近 2 0年来农村居民的城镇依存系数 ,认为要在 2 0 10年达到城乡人口 1∶1,则今后 10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须达 10 %~ 13%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