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科学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自身发展和本性出发 ,深刻剖析从科学到科学精神的发展历程 ,反思科学精神的哲学内涵 ,认为科学精神的最基本要素是求实精神、批判的怀疑精神、自由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学精神的现状 ,阐述弘扬科学精神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精神与科学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与科学信仰是相互联系的问题 ,概括地说 ,科学精神是一种批判、怀疑、创新和追求普遍性精神 ,也是一种自由的精神。从根本上说 ,科学精神是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的统一 ;是怀疑精神和求实精神的统一 ;也是民主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与科学精神相联系 ,科学信仰是指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理性信仰。在知识经济时代 ,确立起科学精神与科学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科学和科学精神,讨论了弘扬科学精神的一些认识,认为大学生应成为科学和科学精神追求者、继承者和捍卫者.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包括自由精神、自觉精神、超越精神和人的价值观;科学精神包括理性精神、实证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民主精神和奉献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即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科学精神包含了人文精神;现代科学已构成了独特的科学文化,现代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科学文化的整体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要点可以表述科学的特点,反映的则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科学需要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者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所需要的精神素质的总和,包括求真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宽容精神等.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必须防止科学精神的衰退,大力提倡科学精神的培养,才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怀疑和批判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开拓与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和灵魂、谦恭和宽容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执着与献身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科学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论述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着重从构建科学文化氛围和发挥科学的精神价值两方面论述了弘扬科学精神的重大意义。文章指出:在长期科学活动中形成的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在全社会塑造、培育科学精神不仅是科学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同时,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科学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利于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因此,弘扬科学精神不仅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且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文章还就如何弘扬科学精神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从16世纪上半叶哥白尼日心说的创立到17世纪下半叶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完成,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科学革命,它不仅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格局,而且也改变了科学自身的地位及其格局.这一时期的科学精神不仅包括科学的理性精神即科学的存疑、探索、创新和兼收并蓄的精神,而且包括科学的伦理精神即科学活动主体的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崇德精神和坚持将科学造福人类的伟大目标--臻善精神.  相似文献   

9.
从科学自身发展和本性出发,深刻剖析从科学到科学精神的发展历程,反思科学精神的哲学内涵,认为科学精神的最基本要素是求实精神、批判的怀疑精神,自由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学精神的现状,阐述弘扬科学精神的实现性。  相似文献   

10.
科学精神的概念在上世纪初就已提出,但由于其含义的深邃性,因此,对其理解、宣传、普及等问题尚有待探讨.本文回顾了科学精神提出的背景及演变过程,诠释了科学精神的涵义及蕴含的价值功能,进而探讨了其弘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界定科学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科学精神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指出了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精 神文明过程中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与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谈科学精神     
近年来科学精神成为学者们谈论的焦点。就什么是科学精神、如何弘扬科学精神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但依旧有其不完善之处。首先,科学已不再是科学家的工作,它已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国家支持的事业融入到社会之中。因此,科学精神必然呈现多元化趋势。其次,科学是时代的产物,科学成果、科学思维方式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改变形式。因此,弘扬科学精神必须寻求其时间维度。另外,西方文化最早孕育了科学,由此弘扬科学精神也必须深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从中找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弘扬科学精神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科学方法的传授引导和科学活动能力的锻炼加强,从而形成综合的科学观,最终达到科学精神的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统领,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要求,也只有在科学精神的统领下,科学教育才能有实效性.但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在教育过程中缺少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形成不是抽象的,要在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知识传授过程中和科学方法训练中获得和体现.反之,科学教育中就不具备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4.
科学文化精神与科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有其自身的文化精神。科学教育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机制,必须占有科学的文化精神。唯占有科学文化精神的科学教育,才能更加有利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促进科学进步和科学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层出不穷的当代文化危机与科学的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因此对当代文化批判的理论往往被等同于对科学文化的批判。当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实际对象应当是科技理性的僭越和科学主义的滥觞,而非科学和科学精神。因为科学主义虽然极力推崇科学和理性、贬斥非科学和非理性,但从本源上看,它不但违背了科学精神,而且大大损害了科学精神。当代文化需要科学和科学精神,科学的怀疑批判精神、开放进取精神、平等宽容精神、理性负责精神将为当代文化应对危机、实现转型提供积极有效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6.
科学精神在社会中的弘扬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现阶段科学精神的严重缺失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为此,基于传播学视角,应用系统科学方法,从科学传播系统的组成要素以及历史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角度,分析了科学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指出弘扬科学精神必须转变科学传播观念,调整和疏通科学精神的传播渠道,加快教育改革,积极营造适于科学精神传播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对弘扬科学精神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从哲学角度对弘扬科学精神作整体性的考察,首先分析了倡导科学精神在我国的历史线索,然后提出科学精神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应对其作广泛的系统性的理解,并分析了科学精神的系统结构,以及在我国宣传和倡导科学精神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8.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是探索世界奥秘和追求真理的科学实践和认识活动。科学的整体架构主要由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构成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是一种求真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科学精神与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实施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求是、创新与合作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生科学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可采取多种途径与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科学本质上是科学共同体的产物。科学中的协作精神不仅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而且也是衡量科学家素质的重要参数。在科学日益向高度综合化、整体化、社会化(包括国际化)发展的态势下,协作研究、团结攻关已成为科学研究活动的主导形式。因此,加强科学协作对科学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