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深刻地、鲜明地从党的性质、党的基  相似文献   

2.
刘建芳 《决策探索》2011,(22):25-26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党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共产党员必须时刻牢记、自觉实践这一宗旨。我们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涌现出像孔繁森、李国安、吴登云、汪洋湖、…  相似文献   

4.
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法院工作天天面对人民群众,天天跟人民群众打交道,解决的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现实利益问题,为此,尤其需要把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5.
王晶 《办公室业务》2013,(23):31-32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党员干部工作本身就是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如何克服党员干部"庸、懒、散、浮、奢"等不良风气,从而达到固思想强素质的作用,是我们需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只有保持清正廉洁,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一、保持清正廉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保持清正廉洁,才能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我们党处于执政和领导地位,这一方面使我们党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大大增加了。从代表和体现人民群众利益这个根本问题上看,党群关系的主流无疑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能够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具有自我革命之勇气,由党的宗旨所决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现如今,以习近平同志  相似文献   

8.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我区的工作大头在农村。今年初,我们向全区广大干部发出号召:努力提高为农服务水平,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增进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党旗增辉,为党的80诞辰献礼。以下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谈谈为农服务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自我革命勇气与政治自觉。具有自我革命之勇气,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根本原因。97年来,我们党正是由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不改,才能凝聚党心、民心、军心,从而取得革命、建设和  相似文献   

10.
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执政根本,是我们能保持三十多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未来道路方向,是保证全体中国国民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本文从制度自信的角度,从群众路线制度的科学性、时效性和长远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三大法宝"之一,是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结下了血肉相连的阶级情谊。党执政后,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当作最大的政治优势,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执政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9页)自此以后,我们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写进党章,只是根据党所面临的中心任务不同而对实践宗旨提出不同要求。执政之前,实践党  相似文献   

14.
作为基层乡镇党委书记,必须树牢党的群众观点,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倾注感情,树牢群众工作观点。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乡镇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自身群众观点的修养,对群众时刻怀有衣食父母之情,把树立  相似文献   

15.
始终如一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党和人民分隔开来。现在。我们有的党员干部思想上没有真正树立起宗旨,说的话、做的事违反党的原则、损害人民利益。既坏了党的形象又伤了人民的心。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心系群众安危冷暖的深厚感情,为民排忧解难的满腔热情,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奔放激情。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当好先行者、执行者、实践者、示范者、保障者  相似文献   

16.
正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各种形势,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将是焕发党的生机与活力的强大动力,也将赋予全党崭新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纵观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追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曾经执政的共产党没有一个是被外部暴力所搞垮的,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主要原因就是背离了马克思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重的脱离了人民群众。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正是在同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7.
冉晓青 《经营管理者》2012,(7X):347-347
党的纯洁性同先进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纯洁性是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党的纯洁性是在严于律己的行为中历练的,是在清正廉洁的作风中体现的,是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升华的。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只有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牢固树立并且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才能进一步深化党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在金星农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党的宗旨意识的科学内涵宗旨意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表达主要目的和意图的一种思维方  相似文献   

19.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领导干部要常怀为民之心,常行为民之事,做为民表率、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为官的品德。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自诞生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永远不变的根本宗旨,忠实地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因如此,人民群众成为我们事业的衷心拥护者和坚定支持者。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开拓,都离不开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詹峰 《经营管理者》2013,(20):312-312
要建立一个优秀的党,就一定不能够忽略人民的重要性。所以,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是建立一个受人民群众爱戴、尊敬的党的主要方式。而且,在党的十八大上,也提出了要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而全面地建立一个结合历史、现实与理论的,自觉、有效的党。为了能够建立一个真正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要如何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呢?本人将在此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