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能简单地认为游牧生产方式落后,农耕生产方式先进,游牧民族进攻,农耕民族防御。在长城以北发展游牧经济,既突破了环境对人类的限制,又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在战国秦汉时期,农耕民族处于总体上的进攻与扩张,战术上的防御与退守态势,而游牧民族则处于战略上的退缩与战术上的进攻态势。  相似文献   

2.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历史上的中国 ,天然地划分为农耕区与游牧区。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也主要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这两大类型民族的统一。这两大类型民族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它们在历史上都相应地建立过政权。习惯上把由农耕民族建立的政权称为“中原王朝”,由北方游牧民族为主所建立的政权称之为“北方民族王朝”。北方民族王朝在政治上采用“二元制”,在经济上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相互依存 ,在思想文化上相互影响、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明末耶稣会士来华之前,华夏文化曾与两种类型的外部文化相交汇。一种是与中亚和西亚的游牧文化的碰撞与融汇。与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相比,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民族的游牧文化是一种“低势能”的文化。在这种碰撞中,游牧民族即使取得军事征服的成功,却因为文化的落后,结果总是“征服者被征服”,那些进入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逐渐为农耕文化所同化。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游牧文化也对农耕文化产生了某些积极的影响,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类。第二种类型是两汉、魏晋、隋唐时期南亚次大陆佛教文化进入中国。从学术思想的发展水平来…  相似文献   

4.
"游牧"的概念与文明史的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三义 《学术研究》2001,19(10):109-113
"游牧"一词在古代史中为何总与"野蛮、落后"相联,被当作农耕文明的对立面?原因是我们用农耕文明的标准(如文字记载、城市出现、国家产生等)来衡量游牧民族,夸大了文明时代早期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之间的差距,把游牧民族划在文明史之外.事实上,二者之间哪个先进,哪个落后,尚需具体分析.只有弄清"游牧部落的形成过程","游牧民族生产发展的水平","进入文明之前游牧民族的社会结构",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已有的关于游牧民族的评判失之粗疏和武断.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多数属于狩猎—游牧民族,中国历史上农耕文化与狩猎—游牧文化间的竞争与融合是古代文化发展史中的一个基本线索。无论汉族文学,还是少数民族文学,都不是孤立发展起来的。促进和参与中国主体民族文学的发展,是各个少数民族文学对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狩猎—游牧文化之间的互补与融合,极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题材,促进了中国各族人民精神的升华。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之前的中国文学以雅文学为结构主体,之后转变为俗文学为主体。蒙古族、满族等汉文学创作,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典型,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意义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6.
朱和平 《中州学刊》2001,(3):133-137
匈奴虽然是一个游牧民族,但是,到两汉时期,由于游牧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和农耕民族经济的影响,匈奴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不仅使其经济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且为其向汉王朝及西域诸国扩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于长城的功能与作用,学者们多将其界定在防御工程这一范畴。实际上,由于长城修筑的时代长、情况复杂,其功能与作用也不可一概而论。以战国秦汉时期的长城为例,它的功能与作用就是多方面的。既有防御功能,也有开拓功能,其中向游牧地区的开拓扩张功能占据着重要地位;此外,中原王朝统治者修筑长城主观上希望它发挥隔离农耕文化区与游牧文化区的作用,而客观上却起到了联系与融通农耕文化区与游牧文化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纵观兰州的全部历史,最为突出的是民族问题,这是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的,西南方的青藏高原,西北方的蒙新高原,都是适合游牧族活动的原野,它本身所在的黄土高原开始进入农牧皆宜的农耕地区。这种位置就决定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斗争、融合的必然性。如果说人类历史是一部阶级斗争史,那么,兰州的历史则是一部民族斗争、融合为主导的历史,换句话说,在兰州历史上的阶级斗争,一般是透过民族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如毛主席说的,民族斗争实质还是阶级斗争。斗争有时激烈,有时缓和,有时发生战争,多的时候是和平相处,通过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而渐趋融合。大胆地说,一部民族斗争与融合的全部历史,就构成了兰州古代历史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公元4至6世纪发生在中国和西欧的民族大迁徙的特点、过程及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公元4至6世纪西欧和中国的游牧民族迁徙,是当时世界性民族大迁徙的组成部分;它加强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联系;改变了农耕民族的社会衰落状况;对中国和西欧的民族融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由于中国和西欧不同的经济与社会条件,使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融合后出现了不同的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0.
处于地理与文化双重边缘的游牧民族在全球性现代化进程中正在脱离原来的发展轨道,悄悄地进行着城市化的蜕变。今天游牧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已经小于l%,且正在受到更多的压力而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在这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尽管游牧社会的生存方式正在被放弃,但游牧文化思想却作为人类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凝聚顽强地在现代城市文明中生根发芽,成为我们就人类与处所关系进行思考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对游牧文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是人类两大主要文明。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交往、冲撞,则是上古、中古时期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游牧文化的历史,头绪繁多,史料零碎、分散,语言混杂,其史事又多依赖农耕人的记载而得以流传,而农耕人的记述往往厚己簿人,其中对游牧人的物质、精神生活不少讹传谬见。多年来我国史坛,对游牧文化,从历史发展角度研究者多,从文明面貌角度研究者少,因此,对游牧文化实有作全面再认识的必要。一游牧人与农耕人在亚洲大草原上相争、抗衡有30多个世纪之久,征战往还,时停时起,休战期间,各自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12.
游牧文明作为人类多样性文明形态的重要构成,因其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机整体性和内在关联性,遵循天人合一的整体主义原则,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规则,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准则,并以其"游而牧之"的生产方式、"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方式、"肉体来自青草"的生活方式,而显现其厚重的生态文明意蕴和深层的生态哲学智慧。游牧文明在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及其互补,特别是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冲突和互补交融发展关系中精致地发挥了游牧草场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优势,符合"生态位"原理。人类多样性文明的互补交融及其生态化,是人类通向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促使历史研究从以往的文明之间差异的研究转向文明之间联系的研究,互动的世界体系的研究成为研究游牧文明的重要范式和思路.通过提出“游牧文明带”的概念,肯定了在东方文化三大文化圈的交叉和交流中各个历史时期游牧文明带起到的传播文化和连接文明的重要作用.历史上的游牧民族也创造出各自丰富多彩的文明,构成了东方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游牧文明自身的环境和条件去考察游牧民族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比例和关系.由于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方式,游牧文明创造的物质文化没有定居文明丰富并难以保存下来,但是游牧民族的精神世界依然丰富多彩,应当充分认识和开发.  相似文献   

14.
古代北方草原各民族的社会组织表现出若干共同的基本特点,即军政合一、划分左右翼和按十进制组编,从匈奴开始,传承不断.军政合一、划分左右翼和按十进制组编也是大多数民族早期历史上社会(军事)组织都曾经有过的现象.农耕民族在日后的发展中,建立了专业化的军事组织,逐渐失去了这些特征和印记,而北方草原民族因与其游牧生产方式相适应,继续保留了具有上述特征的社会组织,在传承中彰显出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5.
1980年以来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文化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澍  马啸 《西域研究》2008,(2):116-124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文化是与古代中原农耕文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采用文化类型分析和多学科研究方法.成果体现在基本概念的厘定、游牧民族的历史与社会、游牧经济、宗教与习俗、游牧生态环境观等方面,对其加以梳理总结,有利于该问题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北方狩猎游牧民族的美术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它不是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北方民族创造的文化,而是多个民族在历史上的相互滋养、相互传承并与周边文化长期对话形成的独特的美术文化.北方狩猎游牧民族有着相近的发展历程、相近的宗教信仰与文化实践,也曾有过氏族的融合和政权的交叠.文化上的相互对话、相互渗透甚至承袭的关系,在客观上命定了这些曾以游牧、游猎为基本共同生存特征的北方狩猎游牧民族美术文化,既有发生学意义上各部族的个性化特点,又有其发展过程各民族共同孕育的共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满族肇兴时期所受蒙古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北,以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自古以来便成为渔猎、农耕、游牧民族生息繁衍、往来融通的理想场所.不同的文化荟萃于此,相互濡染滋养,进而陶治、孕育出一个个雄强健伟的民族.在东北地区渔猎、游牧、农耕三大文化相互濡染的问题上,以往论者 或偏重于对南部汉族农耕文化影响的说明,而疏于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彼此启迪发凡的考察.实际上,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东北诸少数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现象,无论就时间还是就空间意义上讲,均异常丰富、异常复杂.限于篇幅,本文仅撷取满族肇兴时期所受蒙古文化影响这一片断,略作说明,以为全豹之一窥.  相似文献   

18.
秦汉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服装形制及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斌 《人文杂志》2001,(2):114-118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服装的发展与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所处之自然地理条件,不仅适合于转徙流动的游牧生活,也形成了衣皮帽毛、简朴实用的服装特点,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气息.  相似文献   

19.
作为生产组织的社会结合方式之一,游牧生产方式曾经是草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对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保护生态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它逐渐失去了先进生产力的性能而成为中性生产力,与分工、协作一样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由于受人口、草场面积、产权结构、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农耕等一系列苛刻条件的限制,传统游牧业不可能再现。但现代草原畜牧业则可以利用游牧生产方式的合理内核———轮牧制———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草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游牧经济活动、传统水资源利用技术和农商结合型生产方式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进行了初步分析.作者认为,草原地区的游牧经济,农耕地区的坎儿井、水窖、汤瓶洗浴等水资源利用技术以及回族等民族农商并重的生产方式,都是当地人民适应特定自然地理环境而创制和积累起来的地方性知识,其中包含着有利于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智慧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