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在经济发展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软环境和物流体系等方面呈现出的劣势。其次,分析了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指出合同外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均显著上升、各市承接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的差距大、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仍侧重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再次,分析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规划不系统、规模和结构不合理、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工业园区建设不完善等。最后提出安徽应改善产业承接的软环境、完善产业承接的载体功能、促进产业转移的产业集群效应、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的生产性服务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承接产业转移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资本的趋利性决定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时并不把环境因素考虑在内。这就要求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必须履行好生态责任,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尽量减少和避免承接产业转移对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依照国内外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轨迹,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集中-集聚-集群。连云港市目前工业园区发展的总体状况处于由集中向集聚发展的过渡阶段,如何在工业园区内形成产业集聚,并由集聚形成集群,向工业园区的高级形态迈进,更好地发挥地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是园区建设发展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产业的适时转移不仅是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为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找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最后从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接能力、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推动产业转移、加强教育和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承接产业转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举措,而产业承接能力是产业转移的实施条件之一。以陕南产业转移承接力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目前陕南三市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现状不尽人意,与三市产业承接力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陕南三市必须从提升产业吸引力、产业选择力、产业支撑力和产业发展力四方面采取措施培育其产业承接力。  相似文献   

6.
面对发达地区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一些中西部承接园区在产业定位上容易偏向外来大企业,或者偏向已有的产业规划,园区主导产业的选择欠合理。论文根据当前承接园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的园区主导产业评选做法是:一是在评选指标上,使用了产业周边供需率和劳动资源满足率等适合于承接产业园区的6项指标。二是在分配指标权重方面,为避免小范围内园区指标表现不稳定的情况,以及主观排序方法的随意性,论文以全国工业为考查对象,研究了工业发展与6项指标的灰色相对关联度,以灰色关联度来分配指标权重,得到的指标关系较为稳定,且具有实际解释意义。三是在评选方法上,使用了基于中心点的灰色评估模型对安徽贵池工业园区主导产业进行了评选。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移,必将不同程度地附有污染物的转移,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而获得利益的同时,必将承担着相应的环境风险。这似乎是一个难于消除的悖论。本文从环境伦理的不确定性、区际公平、地区形象等方面分析了先发地区产业转移中的伦理畸变,阐述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因素及面临的环境困境,提出了政府在促进产业转移与承接中应担负的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8.
在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建设两大背景下,处于低产业梯度的河南省由于基础设施良好,从而以较强的优势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以产业集聚为基础的产业转移对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目前,河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能力明显不足,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竞争激烈,来源地过于集中且承接地多为省内发达地区,承接新兴产业项目较少。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产业基础雄厚,市场体系较为完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但产业发展软环境尚待改善,产业配套能力不足,高等人才供不应求,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轻自主创新和技术学习。因此河南省在促进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改善和创造产业集聚条件,走集群创新之路,并注意利用产业集聚的规律促进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9.
产业地理集聚是普遍的空间经济规律,也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和集中体现。本文利用区位商指标分析了内蒙古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研究表明:内蒙古制造业集聚度普遍偏低,尚未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产业资源依赖程度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总体来看,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不高,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低。为此,在产业发展战略上,应发挥战略优势产业的主导作用,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摆脱资源依赖,发展循环经济,以工业开发区和园区为载体,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产业转移效应定量研究较少。运用区位熵、产业结构效益、产业影响力等统计指标,以东西部产业差异度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所带来的不同效应:一方面优化了产业结构,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过程中,个别地区也出现了负效应,即产业结构效益恶化的现象,并据此提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1.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译者的风格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的过程中,作家的风格是可译的, 为了得到最佳的译文效果,译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格意识.文章分析了在翻译实践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中,译者的翻译观点、目的以及采用的翻译手段对其译文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并且指出虽然受到原文的限制,译者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文本,并以原文风格为基础,追求与之相适应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基本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历经艰辛,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技术消费是技术品、技术服务进入消费领域的主体经济行为和个性创造过程。如果把工业遗产看作是工业文明的历史凝固物,那末工业遗产的技术消费遗存编码就构成了他的精神内核和遗存标志符号化系统。从技术消费角度解读工业文明的孑遗,从技术消费价值认知过程探索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将是一个有学术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