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英汉语中“猫”及相关习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猫"最初用来指代英语中的动物"cat"。随着其在语用环境中的使用与变化,"猫"的含义变得越来越丰富。它不再局限于字面意义,而是有了更为深刻的引申义,由此也衍生出了大量与猫相关的意在言外的习语。这些习语及其引申义的出现使猫文化更具生命力。中西方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的不同,猫文化也不同,因此在翻译与猫相关的习语时,了解其文化内涵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猫文化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异同,对其相关习语的翻译提出了三种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和套译法。  相似文献   

2.
英语话语意义可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并具有很强的语用特征。话语意义所体现的语用特征为:合作性和违反合作性、礼貌性、社会文化性。话语意义仅从语言本身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基于语言,充分利用极具语用特征的语境因素才能获得较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运用约束理论,从句法学的视角切入,对英语和汉语反身代词的照应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其中的差异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很有意义。但是,仅仅从结构角度进行考察,不可能充分描写和说明所有的反身代词的照应关系,还必须综合考虑语义、语境和语用等因素,才能从更深的层次全面地认识反身代词的照应关系及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受各种语用因素和认知因素的影响,人们经常通过句子成分的移位选择不同的句子结构,其中被动态就是由主题的移位形成的。转换生成语法在描写英语被动结构时,仅着眼于孤立句子的转换条件及步骤,而忽略了语境对句子转换的诱发及制约作用。功能语法从信息结构和篇章连贯性的角度来讨论英语中的被动结构及其语篇功能。认知语言学则从认知的角度重新阐释了英语中被动结构的诱发因素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陈宏霞 《天府新论》2005,(Z1):330-331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习语,其数目比汉语中多,表达的意义与汉语中也不尽相同.例如,中文里与狗有关的习语多有贬意,而英语中则不然.在翻译这些习语时要考虑文化因素,采取直译、形象转换及意译等多种翻译形式,以达到对原文准确传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习语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文化构成翻译的语境。从关联翻译角度看,习语中文化的翻译策略体现出与译者的认知语境相关的诸多特点,鉴于关联翻译的教学意义,习语的关联翻译对语言文化教学尤其体现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英语习语比喻修辞运用的认知理论、认知观点及习语的认知解释理解等方面对英语习语中的比喻进行讨论,并结合英语习语隐喻化、分析性的认知特点,阐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只存在相对任意性,习语意义的理解是通过与习语有关的隐喻知识的积累来获得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语用模糊是话语在特定语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或传达数种言外之力的语言现象。在此运用关联理论对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语用模糊的产生和释义主要取决于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参与,认知语境、认知能力的不同就会导致语用模糊。受话人在释义中,通过语境推理和优化关联原则对话语进行信息加工来达到最佳释义,从而完成语用模糊的交际认知互动。  相似文献   

9.
习语是各民族文化的精髓,因英汉习语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这就为习语的翻译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习语翻译一直是翻译中的难点之一。习语语用翻译的研究可以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翻译角度出发,充分尊重语用翻译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达到中英习语翻译的等效。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境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主要指认知语境 ,即系统化了的语用知识。本文主要探讨认知语境在弥补和修正因文化图式不同而引起的语篇理解错误和空位中的作用 ,强调了增加认知语境中文化图式的输入对正确理解篇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盛卓立 《学术探索》2012,(4):159-161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再加上通讯业、交通业等广泛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英语习语的应用非常重要。由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单纯性传递信息,也不仅仅为文化交流。实际上,传播文化比表达语言信息更重要。所谓习语,主要指语言中具有固定的形式与意义的词组、句子等,因此若想准确翻译习语,必须对语言的文化背景具有深入了解,在翻译过程中也要注意保留文化特征和意象。本文结合当前英语习语的应用状况,以生活应用实际为出发点,对英语习语对文化交流的影响、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等内容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2.
论英语习语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英语习语都源自一定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 ,只有了解英语习语的来源才能更好地理解习语的内涵 ,掌握习语的用法以正确运用习语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3.
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正确使用和确切翻译习语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增进英汉交流和沟通。在文化背景方面,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先点后面的思想,探索英语习语的翻译标准及方法,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从而完善习语翻译的研究,更好的掌握和运用习语。  相似文献   

14.
论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汉习语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习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与文化的矛盾,在异质中寻求最大限度的对等。英汉习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在进行异化翻译时,应比较英汉习语的对等关系,再现源语习语的“形”、“义”、“神”。  相似文献   

15.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比较及其文化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独特的视角出发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习语加以对比 ,力图深入挖掘两种语言在文化深层所表现出的异同 ,使我们对两种语言所承载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 ,从而开辟出一条了解西方文化的蹊径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构成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一个民族社会生活和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本文主要通过英汉习语来源的分析——这些习语源于神话传说故事、宗教思想、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揭示了文化对英汉习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英汉习语中的饮食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均含有丰富的与食物有关的隐喻习语。由于相似的认知经验或方式,隐喻习语有很多重合:由于文化差异,它们又体现出鲜明的文化特色。本文以英汉语言中与食物有关的隐喻习语为例,旨在说明它们之间的认知差异及成因。  相似文献   

18.
成语是习用的固定词组。本文通过英汉成语反映的数字文化观、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历史典故、宗教信仰、神话寓言故事等方面透视英汉文化差异.表明正是这些因素制约了英、汉成语的形成.并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是准确把握英、汉语成语涵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成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社会观点、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都有着丰富的成语,因此,在英汉互译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找出这两种语言成语之间的跨文化共性和差异,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实现令人满意的语际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