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两次地震叠加、余震多、植被茂密、隐蔽性强、地处暴雨集中区……"我们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任务’,全力确保‘大震之后不添新伤’!"震后专门召开的地质灾害防范新闻发布会传递出四川坚决防治次生地质灾害的决心.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和各种专题会,不同场合共同传达出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全力防范地震次生灾害.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灾区一线指导安排除险安民措施.省级相关部门和灾区市(州)、县乃至乡、村、社全体总动员,目标直指严防次生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2.
四川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当前各地陆续进入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面临严峻的形势。对此,国土资源部于5月30日召开了全国主汛期与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部署主汛期与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强调,中央高度重视次生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国土资源系统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
5月9日下午,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汇报会在成都市召开.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在会上指出,"5·12"特大地震使地震灾区地质环境条件急剧恶化,防范地质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问题仍在,隐患未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更加重大,务必要将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工作准备得更充分一些,要客观认识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危险性,基层基础薄弱对工作的制约性以及实施各项防灾工程的紧迫性,做好各项防灾工作.  相似文献   

4.
概述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切实履行职责。汛前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地质灾害检查、排查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和地震灾区相对集中安置点再排查、再培训工作。汛期实施了24小时值班、督导检查、应急调查、应急会商、地震灾区驻守督导、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和预防避险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2010年,四川省发生地质灾害2161处,造成77人死亡,44人失踪,  相似文献   

5.
作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今年进入主汛期以来,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对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省国土资源厅始终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抓紧抓实,着力构建严密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指导督促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是严密有序的防治体系,促使各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丹巴县"8·9"特大泥石流发生后,及时准确判断险情,果断组织1521名群众迅速撤离,成功实现直接受威胁的651人无1人伤亡,受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王东明书记、魏宏省长、钟勉常务副省长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这是一次成功监测预警、提前避让撤离、省州县乡村五级联动、层层落实直至监测员,从而有效避免重大人员伤亡的成功案例。按照李克强总理"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监测及避险工作,推广成功经验"的批示精神,现将丹巴县"8·9"特大泥石流成功避险案例编发如下,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6月28日,国土资源部在蓉召开地震灾区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长汪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处龙门山地质构造带,历来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5·12"汶川特大地震前,我省共有发育规模和危害程度不等的崩塌、滑坡隐患点10万余处,泥石流沟3000余条。汶川特大地震后,地震灾区山河破碎,灾区新增了大量地灾隐患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已查明的地  相似文献   

8.
8月1日~2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四川省专题调研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先后赴广安市、成都市及其所属的都江堰市了解地质灾害情况,察看防治现场,并与基层干部群众、群测群防监测员座谈。徐绍史强调,要充分认识地震灾区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9.
一、中央高度重视防范次生地质灾害的工作 5.12汶川大地震之后,胡锦涛总书记在部署防震救灾工作的时候,指出一定要重视防范次生灾害.温家宝总理也明确地指示过,预防次生地质灾害的各项工作要落实.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李克强副总理从5月13日至5月27日八次批示,要求做好防范次生地质灾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7月8日起,四川省出现了入汛以来涉及范围最广、降雨量最大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且暴雨集中区主要分布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灾区。截至7月10日19:00时,本次降雨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出现在都江堰市幸福镇,达1049.6毫米,已接近该区常年年均降雨总量。强降雨期间,四川省各地共发生较大规模地质灾害灾情报告343处,通过深入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主动预防避让工作,共组织转移避让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41295人次,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15起,避免了243人因灾伤亡。成都市7月10日10时30分许,因持续两天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赶赴灾区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12日下午,刚刚从河南考察农业和粮食生产储备情况抵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赶往中南海的途中,得知四川强震的消息,第一时间折返机场奔赴灾区。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国务院温家宝再赴四川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22日下午乘专机再赴四川地震灾区,慰问受灾群众和参与救援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护人员,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下午5时10分许,一抵达绵阳机场,温家宝总理就和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国务委员马凯以及总指挥部其他成员一起改乘直升机前往北川察看唐家山堰塞湖,看望禹里乡准备转移的群众,并前往在地震中遭受严重毁坏的北川县城,了解受灾情况。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震区山体普遍松动,岩层变形、断裂,加之汛期降雨过程较多,随时可能发生新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范形势显得更加严竣。因此,国土资源部门在防范地质灾害工作上已刻不容缓,贯穿整个工作过程,群测群防预警体系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应当高度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视频会商会,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各地前一阶段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情况,研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做好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进一步做好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今后,部将不定期召开视频会商会,交流情况,反馈问题,增强工作布置的针对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谷雨一过,一晃就到了小暑.记得4·20芦山地震那天,正好是谷雨.地震后一段时间,与之有关的消息仍充斥着每个传播渠道,随处可见"雅安加油"、"芦山加油"等宣传话语. "因为爱,所以燃起了信心;因为行动,所以绽放出希望."这是无国界社工的服务信条.震后当天,无国界社工紧急灾难回应委员会就灾情情况进行讨论,当晚就派出社工进入灾区开展评估服务.截至7月初,无国界社工已有五队心灵天使前往灾区.我跟着第五队心灵天使一起从香港来到芦山灾区,短短6天的灾区服务,收获满满,感悟颇多.  相似文献   

16.
南江县地处米仓山南麓,"八山一水一分田"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尤其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全县地质环境条件进一步恶化,造成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为使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有序,南江县国土资源局从四个方面着手有效开展了科学应对地质灾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9月25日,温家宝总理来川视察时强调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和隐患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认真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迅速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温家宝总理重要指示,并结合当前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贯彻落实措施,要求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深入学习、认真领会、抓好落实,确保又好又快推进震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当前,各地陆续进入主汛期,由降雨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进入高发期.温家宝总理针对近期的强降雨天气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做好防范工作.国土资源部也已经下发了<关于防范强降雨天气引发地质灾害的紧急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防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土资源部于4月9日召开了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口小苏副部长在总结2007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础上,对以汛期为重点的2008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9.
数字国土     
2008年开展因灾失地群众返乡安置和安置点地灾危险评估工作,落实宅基地、永久安置地户数44429户,剩余887户已落实安置途径,调剂耕地2.33万亩,解决了失地群众的生产用地问题.组织力量对83个县(市、区)6985个安置点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涉及安置47.3万户,共计193万多人.发现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安置点900个,涉及安置户数2.2万户,约9.7万人,指导督促当地实施了应急避险.采取"先用地后补办手续"办法,为地震灾区提供7.15万亩过渡安置房及配套设施用地.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参与四川震后重建”项目终期检查验收不久前在四川苍溪举行。“老年人参与四川震后重建”是由国际助老会与全国老龄办、四川省老龄办合作实施的一个帮助四川省地震灾区农村贫困老年人的援助项目,通过增强灾区老年人协会的能力,支持灾区贫困老年人及其家庭震后重建,尽快恢复和提高生活生产水平,改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