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将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依法执政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人民当家作主原则、坚持和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原则以及间接行使国家权力原则。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解决好"为谁执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解决好"如何执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必须珍惜、使用、保护和培育执政的合法性资源,解决好"因何执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政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陷于枯竭,将直接导致执政地位的丧失."三个代表"与中国共产党的依法执政具有必然的联系."三个代表"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提供了新的合法性资源,依法执政是夯实执政的法理基础,是贯彻和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依宪执政的宪法理念凸显出宪法至上的宪政原则,强化了党执政的合宪性基础,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的具体化,其内在地要求党的宪法理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5.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科学执政,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执政实践;用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指导实践、指导发展;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反对独断专行和各种主观主义、形而上学、形式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确保公共政策决策建立在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础之上,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民主执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通过健全党内民主生活方式推动民主执政;实行民主治国,用民主的方法、民主的手段来管理、治理国家.坚持依法执政,必须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和尊重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党的执政理论需要进一步阐明党与国家政权、党与法、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从而为形成科学的执政体制和健全的、良性互动的党政运作机制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与政治方向,如何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执政基础的建设,真正做到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具备了深厚的执政基础,包括历史根源、人民认同和法律基础三个方面。但长期执政还要求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巩固完善执政的微观基础,进而巩固执政地位。这包括改变执政方式和执政行为,依法执政和建立执政违法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协调统一,而这三者的协调统一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执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从制度和法律上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大举措。然而,在依法执政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因此,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制度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8.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重大创新,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体现了平等、人权、秩序、效益的价值。依法执政是政治宣言,更是一种体现现代政治文明的施政原则与行为规范。执政党不仅要转变执政理念,增强依法执政意识,而且要把执政程序法制化,追究执政过程中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实现依法执政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主要内客,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可以分为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两个层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从经济基础、思想基础、文化基础三个方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依据"三个代表"这个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应该遵循的具体规律主要有在执政的理念上,遵循与时俱进的规律;在执政的社会制度上,遵循自我完善的规律;在执政的任务上,遵循执政兴国的规律;在执政的目的上,遵循执政为民的规律;在执政的方式上,遵循依法执政的规律;在执政的能力上,遵循从严治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依法执政"的治国方针,这是其领导和执政方式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建党80多年来,由于党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处的环境和任务的不同,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身份和所承担的角色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角色的不同,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经历了由依靠国家政策和群众运动执政而逐渐向"依宪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方针发展等重大变化.认真总结和汲取共产党领导和执政方式变革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加深理解当前"依法执政"方针的意义,有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11.
"以儒立国"与北宋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建国后形成的"文德政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即所谓"以儒立国"的政治构架,为北宋士大夫们提供了较前代更为宽松和优越的参政议政环境,从而使他们中的大多数无论是在思想意识、道德人格上,还是行动上,都因受时代精神的感召而表现出一种志在经世、自任以天下之重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对执政理念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执政的理论前提.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执政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四大执政理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无为而治"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国理念。中国古代民间纠纷解决的基本范式以民间调解为主要手段,以民间习惯为主要依据,以追求"无讼"为价值理想。"无为而治"理念对传统民间纠纷解决范式具有重大影响。在"无为而治"理念的引导下,国家司法权在民间实行"无为",主要运用调解方式,充分重视民间习惯,化解民间纠纷,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治理效果。社会和谐的价值考量、熟人社会的情理需要、调查取证难的客观要求等,是"无为而治"理念渗透民间纠纷解决范式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儒家"礼乐刑政"治国方略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礼治"以"和而不同"为追求,推行教化,力求实现社会相对的公正合理;"乐治"通过发展"中和"之乐来促进礼乐交融,以乐化人;"刑治"以"无讼"为理想,恭行天理,执法原情,倡导体现公平的法律原则;"政治"则以民本思想为指导,强调君权的理性控制以及严格的职官管理制度.四大治国方略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儒家“礼乐刑政”治国方略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礼治”以“和而不同”为追求,推行教化,力求实现社会相对的公正合理;“乐治”通过发展“中和”之乐来促进礼乐交融,以乐化人;“刑治”以“无讼”为理想,恭行天理,执法原情,倡导体现公平的法律原则;“政治”则以民本思想为指导,强调君权的理性控制以及严格的职官管理制度。四大治国方略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德治国首先要以德治"官",这是领导干部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以德治"官"的关键是以德治权.加强廉洁从政道德规范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规范领导干部道德行为的制度建设和净化领导干部队伍,是以德治"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始于明清之际。王夫之的法律思想,就从多方面突破了专制主义特权人治传统的局限,具有十分明显的近代性因素。他批判了孔子专门针对民众而言的“宽猛相济”的主张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人治原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严以治吏”的观点和“刑尤详于贵,礼必逮于下”的法律原则,体现了现代法治国家重在防止官员犯罪的立法精神;他反对程颐、朱熹、张载等人以“道德”的名义恢复上古肉刑的主张,力主废除以非人道的方式对待罪犯的专制酷刑,反对把道学家的个人意气和民众的非理性的仇恨情绪置于法律之上,体现了现代国家法律至上的精神和人道主义的精神。他甚至还主张从国家的根本大法上“置天子于有无之外”,并主张以法律来制约君主的权力和制裁君主的不法行为,以建立一个“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裁焉”的法治社会。如此等等,都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和思想文化向着近代转型的新的历史动向。  相似文献   

18.
吏治腐败与体制、机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吏治腐败是最大、最严重的腐败,是一切腐败的根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中国社会出现了以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为特征的吏治腐败现象,并且呈现出多案窝案化、公开半公开化、资金大额化、职务高级化等特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除了其他复杂的原因之外,现行政治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现行政治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权力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仍然过分集中,且不受制约或很少受到有效制约;权力--责任--利益机制扭曲,权力利益巨大化和权力责任虚空化倾向严重;监督乏力,惩治被动,导致"腐败黑数"大量存在.要遏制和消除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吏治腐败现象,最重要的是要实现政治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桃花扇》思想艺术价值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桃花扇》作为一部思想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历史剧作出了新的阐释和评价。从艺术角度来说 ,《桃花扇》的成就不在于其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 ,而在于其赋予历史生活以戏剧性 ,在于其艺术真实地再现了南明王朝的灭亡 ;从思想深度来说 ,孔尚任通过《桃花扇》这一文本形式 ,对大厦将倾之时的整个士大夫阶层进行了质疑 ,不只认定权奸误国 ,同时认为忠臣良将救世乏术 ,亦难辞其咎。顺理成章的结论就是整个士大夫精英阶层不再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社会底层人士高尚可敬 ,代表未来和希望。这就是作者力图表达的从历史兴亡更替中所感悟到的历史本质  相似文献   

20.
同《公约》及部分外国刑法规定相比,我国行贿犯罪需作如下完善:其一,在罪种上新设对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和对有交易影响力人员行贿罪,前者可以提升我国行贿指数(BPI)排名,后者能够弥补行贿罪惩治范围的不足。其二,在主观上取消"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并代之以"意图收买职责行为",惩罚为正当利益而行贿者不存在刑法强人所难。其三,在客观上修改贿赂内容为"利益"并扩大行贿方式为"许诺、提议或实际给予",可以通过行贿行为定罪和行贿后果量刑的方式来解决提供非财产性利益行贿的认定难题。其四,在刑罚结构上调整罚金刑的设置并增设资格限制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