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嫩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中部、西南部及西部地区,是我省粮食的主要产区,又是草原畜牧业基地。因此,充分发挥松嫩平原的自然优势,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关系,对实现我省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趋势世界农业经济发达国家的主要特征,就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并举。一般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50~90%,森林复被率达到30~60%。发展畜牧业的趋向,都很重视  相似文献   

2.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农业发展也加入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更重要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农业应争取为整个向外型经济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本文拟从粮食供需平衡角度出发,对我省农业发展路子的新的选择作点探索。 一、是参与国际循环,还是续继寻求自给自足? 我省农业发展,是选择新的发展战略,通过参与国际大循环来求得农产品供需的平衡和农业的更高发展,还是续继沿袭长期来省内(或国内)自给自足的路子,以求得农产品产需  相似文献   

3.
在如何发展农业的问题上,直至今天,学术界还存在着不小的分歧,至于如何发展大农业中的畜牧业,更是意见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认为,无论农业,或是从属于农业的畜牧业,都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人们要认识它的客观规律,就不能就农业谈农业,就畜牧业谈畜牧业,而必须把农业或者畜牧业,放到我们国家、民族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作一番考察。如果要谈论我省农业或畜牧业的发展,同样地也必须把它放到我省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研究;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各种条件、因素,去衡量我们主观能动作用的舞台,去妥善处理各种横的和纵的关系;等等。在这里,我们仅就我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以来,我省牧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那么,近期发展状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牧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根据我省在牧区设立的固定观察点连续七年的跟踪调查,从微观角度为我们提供了透视依据。现将基本数据分析如下: 一、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牧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江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适宜牲畜繁殖生长。建国后,我省畜牧业有很大的发展,从1949年至1981年,畜牧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5.1%;猪牛羊肉总产量,平均每年递增8.9%;生猪出栏平均递增4.3%;耕牛存栏平均递增2.9%;羊存栏平均递增2.7%。但是,畜牧业仍是我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之一,畜牧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我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战略必须对省情、国情、世界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也不宜于单纯地就工业的情况去制定全省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这是因为战略学的任务是研究全局性、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而且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整个领域里,工业只是全局的一个方面。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这个基础,也离不开交通邮电、人才开发、市场开拓、资金周转、物资供应、信讯传递等各方面的条件,只有在综观全局之后才能对工业的发展战略有一个科学的分析。研究我省工业发展战略问题,涉及的内容很多,难度也很大,本文试图抛砖引玉,以引起各方面的同志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一、研究我省工业发展战略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我省地处中原,农业历史悠久,农业人口与播种面积均占全国第二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业虽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却十分脆弱;而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没有先进的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发展就会受到种种制约。这几年,农业初步开创了新局面,农村经济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对整个经济、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人多地少、粮食紧缺的省份,怎样才能生产出更多的肉、奶及其他畜产品,以满足整个国计民生的需要,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发展我省草食畜禽业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对策等问题,谈谈一些看法。 值得重视的薄弱环节 当前,我省农业生产结构中,畜牧业处于落后状态;在畜牧业中草食畜禽业又居微弱地位。解放以来,我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徘徊在10%左右,其中2/3以上的年份低于10%。最近几年,由于批判了“左”的错误,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1982年畜牧业生产创新记录,产值达1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但也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2.6%,低于全国16.4%的比重。在落后的畜牧业中,以猪为主的食粮畜禽占绝对优势,而牛、羊、兔、鹅等草食畜禽所占比重很小。1983年上半年,全省  相似文献   

8.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实行了“双包”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地区,如何正确贯彻这一原则,是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依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应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农林牧副渔生产实行间接计划,列指导性指标。实行“双包”以后,全省农业生产计划的制订,要依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国家对我省农业的要求、我省中长期农业发展规划,参照各地、县历年农业生产水平和上报的年度计划,在三兼顾的前提下,提出年度指导性指标,由省逐级下达到县一级。由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畜牧业突破了长期徘徊局面,展现持续增长六畜兴旺的新景象。一九八二年末与一九七八年同期相比,全省存栏大牲畜达四百七十九万余头,增长19%;猪九百四十万余头,增长20%;山绵羊一百八十九万八千只,增长8.8%;禽、蜂、兔也有增长。畜牧业生产令人可喜的一个标志是,畜禽饲养重点户、专业户(含牧科户)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蓬勃发展。目前已有六万七千余户,占总农户1.3%,从而给整个畜牧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促使人们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清醒地看到它在畜牧业发展中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二大提出力争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后,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加速发展我省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对实现农业产值翻番关系密切,因而对畜禽饲养重点户、专业户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我们根据一些调查,仅就畜禽饲养重点户、专业户在畜牧业经济中的作用和当前发展的趋势以及今后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谈谈浅见,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所谓畜禽饲养重点户,是泛指由单一农业结构中的家庭副业向一业(农业)为主,多种经营方向发展,畜禽饲养量由一般水平上升到较高水平的户。有的地方划分一户之内,依靠辅助劳力或部分主要劳力从事饲养业,畜禽数量较多的为重点户;也有以畜牧收入来衡量,畜牧收入比重较大(占总收入50%以上)的为重点户。实际上,这些户仍然要承包经营集体田土,承担国家粮食征购等任务。因此,重点户,多数是“小而全”以农业为主,兼营较多的畜禽,畜产品产值较高的兼业户。这些户,目前是多数。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农业电子商务现状分析及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商务是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加速实现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电子商务在我省的发展现状,指出影响我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电子商务发展与农业发展战略脱节,农业信息网络不完善,农业信息技术缺乏整合应用,农业产业链的主体农民对电子商务的参与程度低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地方政府可通过制定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寻求电子商务发展与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的匹配,通过完善农业电子政务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搭建甘肃特色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立农村信息网络,采用多种措施促进农民使用网络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全面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农业是战略重点之一,要把农业搞上去,实现翻番的宏伟目标,大力发展畜牧业是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以及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等特点。而饲料工业又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因此,根据我们的国情,建立以配合饲料为中心的饲料工业体系,是加快畜牧业发展,实现农业翻番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饲料工业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配合饲料的生产也有几十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发展,畜牧业逐渐走向工厂化,饲料工业的发展也更为迅速。美国把饲料工业列为十大工业中的第九项,我国近年来也把饲料工业提到了  相似文献   

12.
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我省农村经济实现战略转变的重点。我省发展外向型农业有着优越的地域、资源和经济条件。我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11个市地中有8个是开放城市、开放区,或者处于沿海地带。全省海岸线较长,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水陆交通比较方便。自然资源丰富,仅植物资源就达3000多种,野生动物兽类达80多种。产业结构以农业和轻纺工业为主体,农业生产门类多、集约程度高,是一个农业综合发展的地区。农村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历来与国内外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往,全省有21.5万名海外侨胞,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都是发展创汇农业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3.
1农区畜牧业就是在广大农业区养宙,它是农业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农业区畜牧业,对发展大农业、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粮食生产总量还不多,特别是饲料粮紧缺。1991年用于饲料的粮食约1亿吨,仅相当于美国的2/3,而且,由于技术落后,我国的饲料转化率也大大低于美国。目前我们凭什么能生产出比美国还多二百余万吨的肉呢?靠的是我们闯出了一条有中国特惫的畜牧业发展道路,即节粮型畜牧业的道路。那么象美国、日本那样主要靠粮食发展畜牧业,我们没有这个条件,行不通;而象新西兰、澳大利亚那样主要靠草原发展畜牧业,我国人均占有草原只有新西兰的1/14,澳大利亚的1/92,现实条件也不具备。因此,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坚持草原牧区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共同发展。我国广大农区有极其丰富的农作物秸杆以及其他农作物的副产品,给我们提供了发展草食家畜良好的饲料资源。凭借农区丰富的饲料优势,加上技术优势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发展草食家畜,这是我们发展畜牧业的一条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4.
<正>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全国翻两番,山东起码也要翻两番.发展饲料工业与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饲料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全省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省农业总产值也会相应增加.另一方面,饲料工业的产值大幅度地增长,也会相应增加工业总产值.据匡算,如果将现在我省实际消耗的饲料粮、糠麸、饼粕等全部加工成配合饲料,就可增加工业产值30多亿元.用加工的配合饲料养猪,可多养390万头,用于养鸡可多养2,500万只,增加经济收入几亿元.这些配合饲料可以生产肉蛋鱼等畜产品40亿斤左右,全省平均每人50多斤.可见,发展饲料工业能够促进总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使我省人民生活早日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要求,在继续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这是非常正确的,也是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河南省畜牧业生产长期处于徘徊、甚至倒退的局面,直至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才开始有所恢复和发展。但是,由于尚未完全摆脱“左”的影响,重农轻牧思想的残余还存在,以及缺乏具体切实可行的政策,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仍不够稳  相似文献   

16.
迈入新千年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危机何有 ?出路何在 ?这一直是理论界分外关注的问题。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杨万江研究员在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和省课题的基础上 ,近期推出的力作《危机与出路 :中国粮食结构与农业发展新论》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粮食—种植业—畜牧业—农业协调发展为主线 ,以饲料—农户为副线 ,构筑了中国食物生产、消费和发展战略的崭新的分析构架 ,用全新的视角审度了中国粮食和农业发展的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问题。它一出版就得到了国内著名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赞誉 ,称其…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国家及各省区进行的农业全局性、中长期发展问题的战略研究,是人们对于农业本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认识深化的突出表现。它集中地反映了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运筹、调控能力,预断和预警能力的增强。为了实现本世纪末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我省于1984年制定了“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了我省的农业发展战略方针和指导思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试就畜牧业生产的基本规律作一初步探讨,望能得到关心我省畜牧业生产的同志的指正。 畜草平衡规律的概念和含义 畜牧业生产同工农业生产一样,有它内在的规律性,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是畜草平衡规律。 什么是畜草平衡规律呢?畜草平衡规律就是牲畜与饲草相适应发展的规律。 牲畜和饲草,集中地反映了畜牧业生产的两个主要内容和特点,即作为饲草的植物第一性生产和作为牲畜的动物第二性生产,畜牧业生产就是在植物第一性生产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9.
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振兴我省经济的一个关键。从我省的省情出发,省政府领导提出的在大农业(指农林牧渔付五业全面发展并与工业、商业密切结合的农业)基础上发展工业,是一个正确的、重大的战略决策: 第一、有利于发挥我省在农业上的优势。我省具有非常优越的发展农林牧渔业的自然条件。气候好,雨量多,水热基本同期。按人口平均的山、水、田在我国东南部一些省市中占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条件十分优越,这是大家公认的;解放36年来,新疆畜牧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新疆畜牧业发展是否缓慢?是不是新疆国民经济中的一条明显“短腿””?看法不很一致。事实是最好的见证人,请看:1、与工业、农业相比,畜牧业发展速度最慢,畜产品增长幅度最小,比重大幅度下降。1986年与1949年相比,牧业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只增长3.26倍,而同期,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6.2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79.2倍,农业总产值增长了7.1倍,种植业总产值增长了8.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