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澳门的新闻传播事业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澳门出版的有6家中文日报:《澳门日报》、《华侨报》、《大众报》、《市民日报》、《星报》和《正报》;7家葡文报纸:《澳门人报》、《澳门晚报》、《澳门邮讯报》、《澳门消息报》、《澳门论坛报》(兼出中文报)、《号角报》、《中西报》。此外,还有澳门政府出版的《宪报》和澳门新闻厅出版的《星期六》两份周刊。澳门出版的中文报纸日销量为6万多份,葡文报纸约千份。此外,香港销澳报纸有40多种,日销2万份左右,还有20多种香港杂志销售。除报刊外,澳门的新闻传播媒介尚有:澳门广播电台、澳门绿村电台、澳门电视台和新华通讯社澳门分社等。  相似文献   

2.
邹韬奋是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报刊编辑、政论家、出版家、伟大的爱国者。他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真理、寻求光明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新闻出版事业,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1926年开始,先后主编过《生活周刊》、《新生》、《大众生活》、《永生》、《生活日报》、《生活日报周刊》和《生活星期刊》、《抗战》、《抵抗》、《全民抗战》等十余种报刊。《韬奋新闻工作文集》收录了他在黑暗年代,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撰写的有关新闻工作的文章,透过这些文章,我们会清晰地看出他的新闻思想发展的轨迹。服务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一、前身《译报》初露锋芒《每日译报》的前身是《译报》,是党在上海孤岛时期坚持抗战宣传的成功尝试。“八·一三”抗战失败后,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成为“孤岛”。日寇接收了原国民党设在租界的新闻检查所后,亦宣布对租界内的中国报刊实行新闻检查。绝大多数的抗日报刊,如《救亡日报》、《抗战》三日刊,《申报》、《大公报》、《立报》等,为保持国格、人格和报格,有的毅然停刊,以示抗议;有的迁往内地或香港。只有《新闻报》、《时报》等少数报纸,可耻地接受日方的新闻检查。日本侵略者在加大摧残中国抗日报刊的同时,也加强了自…  相似文献   

4.
《华字日报》创办于1864年(一说为1872年),停刊于日军占领香港后的1941年年底,前后历时77年,创办人是香港英文报纸《德臣西报》的译员陈蔼廷。在香港早期中文报纸中,它的出版时间最长,保存也最为完整。目前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图书馆皆收藏着1...  相似文献   

5.
1903年前后,大量充满民族民主革命精神的诗篇出现在以近代化报刊为主阵地的新诗坛,形成了一股浩荡的革命诗潮。高旭诗歌之创作题旨在此期发生了重要变化,其发表阵地逐渐从《新民丛报》转移到《国民日日报》、《觉民》、《警钟日报》、《中国白话报》、《复报》等革命派报刊,其诗歌内容以宣扬民族民主革命为主旋律,以剑气激发民气,以箫心唤起国魂,形式和风格则承继了诗界革命的革新精神与方向,在如潮水般涌起的革命诗潮中充当了主力军,引领了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6.
小思的散文,在香港作家中风神挺拔,别具一格。她用“卢玮銮”本名发表的一系列香港文学史研究论著,慎重与谨严的文风,同样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卢玮銮有关香港文学史论著和资料性著作共有五种。此外,还有不少散见于《香港文学》、《抖擞》、《八方》、《联合文学》等报刊上来不及结集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先后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报》等,将宣传变法的阵地由国内移到了日本,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梁启超办报以“广开民智”、救国报国为宗旨,提出了“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以及经济上独立等基本原则。他把报刊当作维新派的阵地,鼓动“兴师讨贼”,传播西方新思想,主张报刊应发挥“监督政府”和“响导国民”的作用。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不仅具有一定的反封建进步意义,而且也是新闻报刊史上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16,(1):79-85
《密勒氏评论报》作为一份美商在华英文报刊,以其客观公允的态度和报道风格而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一直存在到1953年,是最后退出中国的外商报刊。进入1949年后,在这一历史转折时刻,《密勒氏评论报》面临着生死去留的抉择。新闻政策和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压缩了其生存空间,在对时局进行观察和判断后,《密勒氏评论报》积极做出调整和应对,最终决定留在中国继续办报。  相似文献   

9.
叶浓,原名张茂林。笔名叶浓,也农、野农,曲辰等,斋号迟悟斋。陕西高陵县人。1925年10月生,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西北农学院院刊》主编,《陕西日报》记者、编辑,交艺部、出版部副主任、主任兼《星期天》报、《漫画报》主编,陕西老年大学书法系主任。教授等。先生幼嗜书画。兼好文学、音乐、戏剧等。青年时曾师齐白石弟子张少山学画。擅长花鸟画写意、尤以画梅最几个性与工力,报刊时有登载。40年代末即。举办个《野农画展》,深得赞誉。其书法初习欧柳,继退魏晋。楷隶行草皆能,尤以行车见长,挺拔苍劲.风骨动人,雄强峻迈中含…  相似文献   

10.
1854年7、8月间《遐迩贯珍》刊载的《瀛海笔记》和《瀛海再笔》,是目前所见王韬发表最早的两篇报刊文章。但是,由于同一时期王韬近代报刊意识缺乏等一些具体原因,王韬为《遐迩贯珍》撰稿之举,尚不能成为认定他从事报业活动起点之标志。该起点从1870年代初王韬兼任《香港近事编录》编辑算起较为合适。更明确之标志,当非王韬于1874年受聘出任《循环日报》"正主笔"一事莫属。  相似文献   

11.
40年代步入诗坛的老诗人杨山,同时也写散文。几十年来,先后在《大公报》、《新民报》、《申报》、《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厦门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成都晚报》、《四川文学》、《散文》、《晚霞》、《九洲诗文》等几十家报刊发表散文。近几年来,散文写得更多,引起了评论家的注意。他的散文和他的诗一样,真切地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2.
张巨龄 《云梦学刊》2006,27(5):145-151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和人员大改组。回族报刊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封建主义尚未根除,民主意识已见端倪。丁宝臣、丁竹园、刘孟扬等回族先进知识分子和王浩然、王友三、张子文等开明宗教领袖的两支队伍形成。这为以新闻传媒形式开启民智,唤起回族人民爱国兴教提供了组织准备。《正宗爱国报》、《回文白话报》,以及《清真学理译著》等回族报刊的出现,显示了回族人民参与社会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精神,是其自我教育,逐步提高民族素质的保证,为此后回族报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清末民初回族报刊,是我国少数民族报刊史,以至中国报刊史上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我是1942年2月从日军占领下的香港到达桂林的。同行的有夏衍、金仲华、蔡楚生、司徒慧敏等十六人。他们都先后去了重庆,我留在桂林,进了欧阳予倩为馆长的广西省艺术馆当研究员。当时从香港撤退到桂林的文化人很多,记得新波和特伟比我先到桂林。而叶浅予,戴爱莲在后,但叶浅予不久就去了重庆。所以在我们发起搞画展时,他没有参加。经过紧张筹备之后,《香港的受难》画展,于1942年12月在桂林举行。参加者有盛此君、新波、杨秋人、温涛、郁风、特伟等六人。《广西日报》还为此画展发表了孟超、华嘉、韩北屏写的评价文章和开幕消息。接着又于1943年在重庆举行,并增  相似文献   

14.
全国部分县报首次业务讨论会于六月六日至十一日,在我省铜山报社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湖北省襄阳报、洪湖报,浙江省诸暨报、江山报,山东省邹县大众报,辽宁省海城市报,江苏省宜兴报、铜山报的负责同志,镇江日报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来电表示祝贺,并就如何开好会议提出了三点意见。到会的还有《新闻战线》编辑部、江苏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新闻通讯》有关同志;徐州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学会、徐州日报、铜山县委有关负责同志。这次会议的宗旨是:互通情况、交流经验、沟通县报之间的横向联系。在经济宣传中如何扩大信息量,增强服务性,是这次业务讨论会的主题。与会同志认为,当前的状  相似文献   

15.
香港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世界金融贸易中心之一,随着经济的起飞,新闻传播事业跟着有飞跃的发展,据1987年出版的《香港》统计,现有报纸67家,期刊杂志515家。每日出版的中文报纸45家,英文报纸5家。若干个本港通讯社的内部通讯亦注册为报纸,其中有用中、英文印行,也有用日文印行。香港报纸每日的发行量总数为200万份以上,按目前500多万居民估算,平均两个半人就有一份报纸,仅次于日本每千人平均有569份的阅报率,为世界每千人平均阅报100份的4倍。香港居民94%家庭都有电视机,新闻传播媒介影响人民生活之大,是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重点叙述香港当代新闻传播事业,井概略介绍香港前期的新闻事业史。  相似文献   

16.
有人断言,“香港文学在香港,香港文学研究在内地”。此话并不全面。香港学者对香港文学的研究,比内地还要早。还在内地闭关锁国的1964年,罗香林教授就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作过《中国文学在香港之发展》的专题报告,不过他谈的是在香港的中国文学,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香港文学,且当时还未有明确的“香港文学”概念。到了1974年9月,吴萱人在《学苑》发表了《20年来香港文学的嬗变》,从宏观上论述了与内地文学分流后的香港文学的发展变化。1975年7-8月,香港大学文社主办“香港文学40年文学史学习班”,编印了《…  相似文献   

17.
《新闻战线》一九七九年第四期《中国近代报刊之最》云:“我国最早的白话报,是一九一八年由进步知识分子在无锡创办的《无锡白话报》”。其实,在这之前,早就发行过几种白话报了。据蔡元培回忆,“民元前十年左右,白话文也颇流行,那时候最著名的白话报,在杭州是林獬、陈敬弟等所编,在芜湖是独秀与刘光汉等所编,在北京是杭辛斋、彭翼仲等所编,即余与五季同、汪允宗等所编的《俄事警闻》与《警钟》,每日有白话文与文言论说各一篇”(《中国新文学大系异论·中国的新  相似文献   

18.
自1997年7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中国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根据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的规定,九七后的香港将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和贸易制度等)和生活方式,保留其现存的与《基本法》不相抵触的法律。但是,由于法律与主权密不可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香港主权移交、香港由英国的殖民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的转变,不可能不对香港现存的法律制度产生影响。为…  相似文献   

19.
《循环日报》之编辑与发行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各类新闻史著对有关《循环日报》编辑与发行情况的记述多有疏漏。经笔者考证,《循环日报》编辑人员主要由"主笔"(分"正主笔"和一般主笔)、"总司理"和"译员"等三部分人员组成。《循环日报》自创刊日起,除在香港及附近地区出版日刊版的"日报"外,还一度在海外华人聚居地区发行日报的周刊缩编本。《循环日报》发行地区主要分布于香港及周边地区,同时中国内陆各主要通商口岸及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南北美洲等华人聚居地区也有数量不等的发售。创刊初期的《循环日报》发行量不超过800份。1879年后,发行量增加到1100份左右,最多时达到2500份。为了扩大发行,《循环日报》在创办初期还采取免费赠送、广告招徕、刊登广告优惠、面向社会积极征稿等诸多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循环日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新莱茵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6月在德国西部的科伧创办的一份大型政治日报。它是对《莱茵报》(马克思曾于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任该报主编)的继承,这从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报纸的命名就可看出。但它却比《莱茵报》有了重大的发展,并且起了质的变化。如果说《莱茵报》还属于进步的资产阶级民主报刊的话,那么《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