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韩拓夫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全国文化界,特别是文艺界都积极进行各种纪念活动。我在广州中山大学和上海地下文化活动时期,都间接地和鲁迅先生有某些联系。在解放后五十年代,我曾应严文井同志的约稿,写了一篇简短的纪念文章。值此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之际,我又写了这篇既是纪念又是回忆鲁迅先生的短文以表示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忆念的心情。 相似文献
3.
刘节先生在去年六月十四日《文汇报》发表了“谈史料学和史学史”一文,探讨了史料学、历史编纂学和历史哲学在史学史中的地位问题。刘先生在文中论述了史料学的内容,认为首先是史料的搜集,其次是史料搜集的方法,再次是史料的分类。看来史料学的内容只是史料的搜集和整理,至于史观与史料学的关系,在刘先生那儿好似根本不存在的。刘先生又认为清代乾嘉以后考据学大盛,这是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清代学者,从名物训诂、地理沿革等等方面,可以使事事皆合物理事理之实,而且历史考据学是为发现社会发展规律服务的。这里,刘先生又一次强调史料考订的作用,贬低史观的指导意义。我们要问:如果没有正确史观的指导,考证学也能发现社会发展规律吗?清代乾嘉的汉学家们发现了那几条规律呢?刘先生这个结论看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刘先生又认为中国的历史哲学从司马迁以来,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没什么进展,而历史编纂学则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一部史学史应该以历史编纂学为主,历史哲学为辅。停滞的历史哲学产生了进步的历史编纂学,这同样是降低史观对历史编纂学的指导意义。刘先生的这些论点,是值得商榷的。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史料学的内容及其与史观的关系,第二部分论述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与史观的关系,第三部分论述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正权先生(1872——1932),字铁山,湖南汨罗人。他的故居叫楚风楼,世又称楚风先生。他历任雅礼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大学教授,前后历二十年,培养了许多英才。历史学家左复、名教授邵子风、留美硕士应开识等,都出先生门下。先生在教学之余,写了许多著作,最有名的是《汉书律历志补注订误》和《散氏盘铭楚风楼释文》。先生又长于诗歌,著有《楚风楼诗文集》四卷,为世人所赞赏。他是湖南的著名教育家、朴学家和诗人,值得后人景仰。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西方的历史编纂理论、体裁体例等开始输入到近代中国,客观上成为推动中国历史编纂学向近代化转变的重要标志。正统论作为传统历史编纂学的重要理论,在近代出现了颇为有趣的演变,即在前期(1840-1860年)仍受到史学家的关注,并在具体的史书实践中得到贯彻;从1860年到新史学思潮兴起前,一些史学家已经认识到正统论的不足,开始质疑正统论的合理性与权威性,希望将正统论的消极作用从历史编纂中剥离开来;新史学思潮兴起后,正统论遭到近代史学家的尖锐批判,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探索近代正统论的演进路径及其对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影响,对于我们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历史编纂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古代不仅有丰富绚烂的史书体裁、体例,在历史编纂理论方面也有颇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后者是支撑中国历史编纂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魏源(1794-1857年)是爱国的、进步的杰出思想家,在19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在当世发生过重大影响;还对后来的社会变革思潮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启蒙意义。历史把魏源推向剧变的社会舞台,他的一生贯串于封建“本世”和近代初期。魏源的前期活动正当中世纪的下限,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濒于崩溃。民族矛盾逐步上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经济侵略手段不断叩击中国沿海门户,加剧了社会危机。魏源的后期活动,则跨入了中国近代时期的初期阶段。意味深长的是,这个具有“天崩地解”的历史性转折的实现,既非社会生产力的重… 相似文献
7.
易卜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外国作家。他的剧作在当时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斗争中,起了不小作用。但真正理解易卜生、正确评价易卜生、将易卜生思想中有价值的东西掘深、开阔并发扬光大的,却几乎只有鲁迅一人。一五四运动前十多年,当中国还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日本留学的青年鲁迅,就已经向中国读者热情地介绍易卜生了,他是易卜生的最早的介绍者,在一九○七年所写的《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两文中,介绍了易卜生和他的著名剧作《人民公敌》。鲁迅这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是本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社会科学家.他对人类社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不仅仅在于他创立的相对论至今仍然是现代科学史上最优美的篇章,而且更在于他的人格的高尚、治学态度的严谨,在于他对人类命运的社会责任心和对民主、和平、平等、自由的炽热追求.正因为如此,我们完全可以说,爱因斯坦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乃是他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高尚人格,即爱因斯坦精神.今年是爱因斯坦诞生九十周年,我们纪念爱因斯坦,学习爱因斯坦,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对于推动我国民主化、现代化事业的进程,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二 殷夫的生平说明,他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党的教育下,经过革命实践的铁与火的锻炼,经过自我思想斗争的痛苦磨炼,逐步成长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殷夫以一部分时间用文艺作为重要的战斗武器。特别在后期他成为一个职业革命 相似文献
10.
11.
这次学术讨论会于十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在滁县召开,全国有十五个省市的七十多名代表参加,向会议提交论文三十九篇。与会代表围绕吴敬梓思想发展、《儒林外史》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版本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证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革命和建设就能顺利发展并取得胜利。反之,如果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模式,主观地决定工作方针,革命和建设就遭受挫折乃至失败。毛泽东同志说:“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 相似文献
13.
革命先驱者李大钊,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五四运动中最有影响的领导者,他的一生献给了壮丽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在五四新文化革命运动时期,他以卓越的文章和诗歌点燃了耀眼的火炬,照亮了当时的文坛,推动着新文学的发展。鲁迅先生曾经赞颂过:“他的遗文都将永在,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大钊同志的一生,就是一首烈火般的光辉壮丽的诗篇,他的诗篇至今闪耀着火炬一样不灭的光辉。 李大钊的诗作,在白色恐怖中,散失了不少,保留下来的只有二十五首。其中旧体诗十九首,白话新诗六首。旧体诗多发表在1913—1918年的《言治月刊》和《言治季刊》上。 这些旧体诗是:《送别幼衡》,《登楼杂感》(二首)、《题蒋卫平遗像》,《哭蒋卫平》(二首)、《吊圆明园故址》(二首)、《咏玉泉》、《有感》、《岁晚寄友》、(二首)、《南天动乱,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送别相无》、《太平洋舟中咏感》、《寄霍侣白》、《筱舫、寿山将往阿尔泰,诗以赠之》、《前意未尽更赋一律》、《复辟变后寄友人》等。他把这些旧体诗统称作《筑声剑影楼剩稿》,寓意是深刻的,它既没有旧诗中骚人墨客的吟风弄月,也没有绵绵汩汩消沉的个人遗怀,而是满含悲愤、深沉凝重的筑声,闻鸡起舞的刀光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最有创造天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有着崇高的人格、坚强的毅力和卓越的史才,所以在两千多年前就写出了一部具有世界史性质的中国古代通史,即纪传体《史记》。这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魄磅礴、见识超群的历史巨著,并且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两千多年来有不可胜计的中外学者阅读和研究它,都给予崇高的评价。司马迁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光荣,给炎黄子孙留下了一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王同新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5):12-16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始和奠基的,20世纪初叶由列宁主义捍卫和开拓的,20世纪前中期由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1978年以来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丰富、发展和创新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160年的发展史,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省政协、黄冈地区行署和黄冈县人民政府,在熊十力故乡湖北黄州联合举行了纪念熊十力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加拿大、苏联、日本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讨论会.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熊十力先生的一生,是坚持爱国民主、孜孜追求真理的一生.远在本世纪初,熊先生就立志救国救民,投身反清民主革命;辛亥之后,又参加护法之役.由于痛感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他转入从事哲学研究,思考"中国何由停 相似文献
17.
《文心》是一部影响极大,经久不衰的作品 一九三四年,开明书店出版了夏丐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这是“用小说体裁叙述学习国文的知识和技能”的普及读物,也是作者为复兴汉语文章学而创建的不朽业绩。该书问世后,风靡一时,国内头十五年竟再版二十二次;海外的翻印本至少有三十种以上。一九八三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重新排印出来的《文心》,是请叶圣陶酌加修改的建国后的第一个版本。半个世纪的实践检验,说明《文心》是一部影响极大、经久不衰的的作品,它不但是一本生动切实的语文教学法书,而且是一部极有系统的现代文章学专著。 相似文献
18.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1990,(3)
“九·一八”事变后,吉东爱国军民,“痛日寇之蛮横,河山之易色”为“挽救危亡,收复东北”①,挺身而出,组织抗日救国军.他们在爱国将领王德林和吴义成的领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誓为战死之鬼,不作亡国之奴”②,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先后经历两个阶段,进行七年之久的英勇战斗,揭开吉东人民抗日游击斗争的序幕,后来都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兵源之一.我们应该遵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认真探讨抗日救国军的历史作用,总结经验教训.这对于保持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加速四化建设,振兴中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政治发展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因此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 ,以政治革命为先导 ,依靠政治发展来开创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同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稳健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从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实现了政治发展的历史性变迁 ,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可靠的政治制度保障。1.近代中国实现现代化首先要求在政治发展上取得突破 ,建立独立、统一、民主的国家 ,打开走向现代化的通… 相似文献
20.
鲁迅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当然首先是因为他以蕴蓄着深刻现实主义力量的小说和投枪匕首般犀利的杂文为主要武器,“在文化路线上,代表全民族,向着敌人冲锋陷阵”而“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和现代文学史上为我们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但是,也有另一个不应忽略的方面:他不仅是以研究自然科学作为自己战斗生活的开始,而且,终其一生,他也一直把关怀祖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作为自己战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科学对于帮助鲁迅对社会进行观察分析和从事文艺写作起了颇为重要的作用。一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为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挽救祖国的危亡,中国人民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曾经历了一个向西方探求真理的阶段。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学习西方更成了一股重要潮流。毛泽东同志对当时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