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方式作为一个流行的名词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然而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些生活方式实际上是不平等的,并且有多种因素影响着生活方式的不平等.本文将阐述广告在生活方式的不平等的重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广告究竟是缩小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平等,还是加大了他们之间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2.
我们追求平等或许为的是,在一个平等的社会里,更加拼命地往上爬。19世纪50年代,亚伯拉罕·林肯宣称:"在我们当中,没有谁永远是受雇用的工人。"欢呼的人们为一个话外音所鼓励,仿佛他们正爬向金字塔的高处。层级是个人成就感永恒的魅力。于是公司里继续玩着悖论:越是一个平等的地方,越是积极开拓等级的可能性。纵使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大而又大,人们也不抛弃这种梦想,像是人人有份的幸运游戏。当人们有了更多能力的时候,这种原始的向上愿望,只会变得更为强烈,因此所谓平等和等级之间的理念,只是我们头脑和心灵的不同幻觉,事实上是同一个春梦的不同的欣快感——等级让人们有路可循,平等让人们路在脚下。  相似文献   

3.
以情境语义学作为方法来研究平等问题,可以克服当代西方哲学研究平等问题的局限性。情境语义学要求对平等的考察要作出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分析,在具体的时间、空间中,在特定的主体与世界的具体联系中来研究平等。而情境语义学的相对性并不否定客观性,情境语义学为我们研究平等问题,既保证客观性,又保证相对性,提供了一个有力的逻辑工具。  相似文献   

4.
司法平等是司法公正的核心内容,关乎着司法公正及社会正义的最终实现。正是基于这样的意义,司法平等一直广受关注。而探求司法平等,就不能回避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即弱势群体在司法过程中的权利保护。在以马克思主义立国的我国,我们有必要寻求司法平等及弱势群体在司法过程中的权利保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以深化对司法平等及司法公正的认识,同时,这也对目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弱势群体问题在司法领域的弱化和解决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的契约思想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黑格尔认为契约是平等主体之间建立在相互意见一致的合意基础之上的协议,契约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由和平等,契约使人从等级特权的人身束缚之中解放出来,契约使个人的才能得以施展,使人的个性得以倡扬,从而使社会充满了活力,因而契约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不过,契约平等具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两个维度。由于契约能力等原因,契约形式平等背后可能隐藏着契约的不平等,这是我们必须要加以注重的与预防的。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于契约的形式平等,我们应关注契约的实质平等与社会的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6.
国家主权平等与“领袖型国家”的正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正确理解国家现象与国家平等,就可看出国家主权平等有最高限度、最低限度,以及从最低限度到最高限度的连续统。我们有义务在为差别作公允辩护的同时捍卫平等的最低限度并促进更大的平等。一个国家在已遵守主权平等的最低限度的条件下,(1)依差别论衡量设法正当地取得了一个特权或强势地位,不过是一个强势国家;(2)正当地成为一个强势国家,且取得了大国地位,并尊重国际体系的价值,以及真正成功地担负起对国际体系所负之重大责任,不过是一个伟大国家;(3)尊重国际体系的价值,且真正成功地担负起对国际体系所负之重大责任,不仅素来都在诚信地甚至是模范地遵守现存合法规则,而更重要的是,已帮助规划或提炼出一个合适的国际体系远景,并努力将之构建起来,以使人类繁荣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就是一个领袖型国家。  相似文献   

7.
论平等原则的程序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等原则的精神之一是通过程序化的手段使政府对公民采取负责任的行动,为公民提供判断政府行为是否合法、正当的最可靠的原则和途径。平等不仅是一种原则、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方法,就是程序正义的方法,而非强力或意志的方法。平等在功能上是积极的,但却有着“一张千变万化的脸”。由于实质平等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往往困惑于不能肯定政府能而且必须做什么,但是形式平等将通过程序正义以确定规则告诉我们政府不能做什么。平等原则的程序化的本质的确是而且必须是通过以听证制度为核心的公民参与权行使限制权力,促进权力公平、正当的行使。  相似文献   

8.
道家平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容颇为丰富的道家平等思想可归结为两点 :一是人人平等 ,二是天人平等。老庄从人性平等、人格平等和社会地位平等诸方面论及了人与人的平等问题 ,从既肯定人的地位又反对以人灭天的辩证思维中确立了天人平等观念。道家平等思想虽有种种局限性 ,但其作为儒家等级观念的矫正者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具有积极意义。就其现实意义来说 ,道家的人人平等思想对人们真正确立性别平等观念 ,对残疾人树立自信精神、对学界人士培养开放心灵均有启发意义 ;而其天人平等思想则可启迪我们重新认识并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引导我们在高度文明的基础上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9.
对民族平等应该实行结果平等还是机会平等,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民族结果平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现阶段和较长一个时期,仍有必要实行民族结果平等.在实行民族结果平等时,民族优惠政策是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男女平等的哲学家,他的男女平等思想从教育平等、职位平等、婚姻平等以及私有财产平等四个维度展开全方位论述。关于他的男女平等思想,学界一直持有认同和否认两种不同态度。我们通过对《理想国》原著进行解读并梳理柏拉图男女平等的思想脉络,探讨男女是否具有平等理性。在批判否认男女平等思想基础的观点上,进行整理收集,并分析对比不同版本对柏拉图思想的解读。最终,揭示男女平等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今天更好地为女性争取合理性地位、更好地实现男女平等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都在关注"法律平等"这一问题,如:中国古代流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西方资产阶级针对封建专制又提出过"权利平等",而我们现在宪法当中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不但是我们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那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像中国古代流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的说法,它能不能上升到法律的角度,资产阶级提出的权利平等原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它是不是已完美无缺?还有我们现在虽然《宪法》中明确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有时也会产生一些疑惑,人们又看到生活中有许多不平等的事情,这又会引发我们一些思考,法律平等是不是事实的平等?法律平等是不是绝对的平等?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本文就围绕这些来分析和探讨有关法律平等及人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2.
平等作为人类一个古老和抗议性的理想,其理念在近代经历了一个随自由主义理论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即古典自由主义的权利平等、功利自由主义以自由为基础的平等和新自由主义平等的限度。这种情况说明人类对于平等的理解远没有达成共识,平等的内涵也必然会随社会本身的变化而发生波动。  相似文献   

13.
沃尔策是当代社群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以提出"复杂的平等"观念闻名于世,而"复杂的平等"是针对"简单的平等"提出来的。这里的核心观点是,沃尔策的平等观念与其说是复杂的平等,不如说是复杂的不平等。我们将分三步来论证这种观点:首先讨论沃尔策对简单的平等的批评;其次对他的复杂的平等观念进行深入分析;最后证明为什么我们把这种复杂的平等称为复杂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价值观念的冲突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系统存在四种基本价值观念,即正义、能力、自由和忠诚的相互冲突,具体表现为公平与效率、平等与自由、自由与忠诚三对矛盾,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某种价值观念而忽视其它价值观念,正确的做法是追求平等兼顾效率,追求自由承担责任,在一个多元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实现多种价值观念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关于两种平等观念的产生和社会效果,以及各自发展的历史过程,对人类起到的不同作用,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所谓平等,一谓经济分配上的平等,即结果均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平均主义;二谓政治权利上的平等,也就是机会均等。这两种平等观都曾是人类追求过的理想和目标。然而,经过长期地考察、探索及科学地研究,证明两种平等观导致的结局及历史作用,其差距  相似文献   

16.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同时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必须在自己纳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进程中时刻保持对文化建设背后所蕴藏的复杂问题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往和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文化多元化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文化不平等关系或文化差异和冲突.在正视文明冲突、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因素,始终紧紧把握住对主流文化的控制权的前提下,我们必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迎接世界文明的洗礼,以扎实的工作、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老师都离不开与学生言语对话,但是我们却不能保证自己是在百分之百“真诚”地与学生对话!也许我们每个老师都知道对话需要“平等”,可谁又知道这种对话是不是一个口头上的“平等”?课堂上我们之间的对话是否能为教学服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也日益重要。对话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情感,而不流于形式,这些更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重点。学生其实并不是“一无所有”,更不是一张“白纸”,我们不能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们和学生的教学对话并非是给予学生的单向“恩赐”,而是课堂交流的需要。我们要认识到课堂乃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空间,而“平等、有效”则是“发展”的前提。只有这样,师生才能获取真正意义的教学对话,才会获得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认为平等的观念不是永恒的公理,而是一个运动着的历史范畴,这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方法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历史把握,也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现实体现,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促进人的发展,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平等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平等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要承认了共同的人性 ,或者假设了共同的人本质 ,逻辑上就有了关于人类平等的思想 ,但这种平等观念在中国古代大多局限于形而上的思辩的层面 ,只承认人类的抽象平等 ,因为无法解释现实的不平等而放弃了对不平等制度的批判。公平意识的精髓是形式平等 ,但这种形式平等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也没有发展成我们的文化传统。总之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平等思想 ,却没有关于平等权利的主张 ,未能为现实的平等要求提供合理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平等主义最重要的代表是罗尔斯。对于这种平等主义,罗尔斯本人把它称为"民主的平等"。但是,从"什么的平等"的观点看,应该把它称为"基本善的平等"。我们对这种平等观的讨论包含三个问题:首先,分析基本善观念本身,解释其具体含义以及与正义原则的关系;其次,揭示基本善观念存在的一些困难,其中包括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涉及基本善的客观性,第二个是基本善的性质;最后,探讨平等主义中的个人责任问题,从基本善的视角来看,民主的平等在这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